节能
订阅
节能技术和装备重点是高效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装备、节能仪器设备
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其中,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能源法草案。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节约用水条例。
06-07
头条
近日,上市公司都完成了2022年度报告的披露。在这些电力上市公司中,大部分公司的年度碳资产交易额为千万元级别,其中华能国际2022年度最高的碳交易净收益达3.74亿元人民币!
降碳减排,正成为美丽湖北新的努力方向。为积累低碳发展的新经验、新方法和新模式,近日,我省已开展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试点申报相关工作。2022年底,湖北将建成首批近零碳排放区示范项目。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在国内率先建成首个能源消费侧碳排放监测平台,构建企业碳中和发展指数,动态评估不同地区各行业各企业在碳中和目标下的碳排水平为企业用户提供智能减排服务,助力能源消费侧的低碳转型,助力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6月4日,中国航发研制的“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在深圳通过产品验证鉴定,标志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10兆瓦级重型燃气轮机通过整机验证,填补了国内该功率等级产品空白。
土库曼斯坦共计184起“超级排放”,释放了大量温室气体,位居世界前列,造成的气候污染相当于6700万辆汽车的排放量
今天(6月2日),亚洲最大火电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项目——国家能源集团江苏泰州电厂项目经过多天满负荷运行,正式投产,每年可捕集消纳二氧化碳达50万吨。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6月1日消息,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加快制造业绿色化转型,5月24日至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在浙江省宁波市组织召开了全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现场会。
6月1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在南海东部海域正式投用,开始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伴随海上石油开采产生的二氧化碳。
截至2023年5月24日,全国碳市场安全运行449个交易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35亿吨,累计成交额107.86亿元,累计清算共计61350笔,累计清算金额215.71亿元。
研究人员最近构建了一种材料,仅利用周围环境的空气就能产生近乎恒定的电力
4月20日,史上最大规模的CHINAPLAS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完美收官。“CHINAPLAS 2023 国际橡塑展”的成绩单分外亮眼,呈现“爆发式”增长:38万平方米展示面积,全球38个国家及地区3,905家展商争相亮剑,149个国家及地区的248,222名专业观众纷至沓来,当中28,429为港澳台地区及海外的观众,占比11.45%。
格兰富首届“零碳工业峰会”在珠海成功举办。本届论坛邀请到多位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和工业企业代表,从不同视角分享和探讨“双碳”目标下的工业节能低碳发展路径,旨在为工业领域的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钢铁行业是最难实现碳中和的行业之一。世界钢铁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粗钢产量约为10.13亿吨。按照每吨粗钢碳排放量为1.8吨计算,去年全年我国钢铁产业碳排放量约在18.23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以上,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行业。
全球多国正在部署潮汐能发电项目,全球潮汐能商业化提速。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全球多国正在部署潮汐能发电项目,预计今年有望成为潮汐能大规模部署元年
在4月17-20日中国国际橡塑展期间,有解塑料观察记者采访到了巴斯夫亚太区特殊化学品部塑料添加剂创新技术中心亚太区技术总监尹满凯博士。
节能技术和装备重点是高效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装备、节能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