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

关注
固态储氢是未来高密度储存和氢能安全利用的发展方向

固态储氢是未来高密度储存和氢能安全利用的发展方向

固态储氢相对于高压气态和液态储氢,具有体积储氢密度高、工作压力低、安全性能好等优势。固态储氢是未来高密度储存和氢能安全利用的发展方向。
05-26
新型催化体系可实现高效电催化析氢

新型催化体系可实现高效电催化析氢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刘健团队与大连理工大学研究员周思,联合天津大学教授梁骥团队,通过单原子催化剂改性碳载体的策略,增强载体与其上负载金属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构筑了钴单原子催化剂掺杂碳载金属钌(Ru)纳米反应器,实现了电催化析氢反应中绿氢的高效制备,为碳载金属纳米催化剂性能的调控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
05-20
探索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利用 氢能成重头戏

探索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利用 氢能成重头戏

“可再生能源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和多元化开发利用,特别是交通行业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5月12日,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举行的交通能源转型产业研讨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建议,加快新能源和交通等融合发展项目的推广应用,探索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的利用。
把“太阳能”装进瓶子里?“液态阳光”未来还可替代化石能源

把“太阳能”装进瓶子里?“液态阳光”未来还可替代化石能源

“液态阳光”是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电解水生产“绿色”氢能、并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为“绿色”甲醇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
05-12
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哪种新能源最受科技界青睐?(一)

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哪种新能源最受科技界青睐?(一)

能源,不仅是现代工业的血液,也是正常生活得以维持的基石。千百年来,人类主要依靠化石能源维系,目前也是如此。但化石能源总有耗尽的一天。那么,什么可以接替化石,未来能够为人类提供清洁、可持续的能源
05-06
OMNI CT向市场推出首款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废物制氢产品

OMNI CT向市场推出首款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废物制氢产品

OMNI Conversion Technologies Inc. (OMNI CT)今天宣布首次出售其前开创性的废物制氢产品。由慈善人士Chris Larsen和Lyna Lam资助的 Larsen and Lam Climate Initiative基金会已承诺提供3,500万美元资金,用于将这项开创性的技术投入生产以应对气候变化。OMNI CT投产的第一家商业工厂将利用未经分类、不可回收的城市固体废物(MSW)在加州生产负碳氢,这些固体废物目前在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04-25
十万亿级氢能产业蓝海,大企业纷纷入局!

十万亿级氢能产业蓝海,大企业纷纷入局!

近年来,“氢能”作为一种零污染的高效能源,正逐渐被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能源央企纷纷入局十万亿级氢能产业,氢能源为什么受到如此青睐?央企在氢能产业中扮演什么角色?今天,小编带您走近氢能源世界。
沙特阿美转战氢能!斥巨资布局蓝氢产业!

沙特阿美转战氢能!斥巨资布局蓝氢产业!

这家国有公司希望在2024年从Jafurah启动天然气生产,到2036年达到22亿立方英尺/天的天然气销售,并包含每天4.25亿立方英尺的乙烷产量。但是,沙特阿美现在宣布,不再将这些天然气以液化天然气的形式出口,而是将其用于制造更清洁的燃料——蓝氢。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告诉投资者,沙特阿美转而发展氢气。
“以奖代补”政策支持,车企加速氢能源布局

“以奖代补”政策支持,车企加速氢能源布局

日前实地走访了长城汽车位于河北的氢能源技术中心了解到,经过5年的发展,长城汽车已累计投入20亿元用于氢能源研发,并将在2021年推出全球首款C级氢燃料电池SUV,落地全球首个完成100辆49吨氢能重卡应用项目。
新材料实现氢气提纯“一步到位”

新材料实现氢气提纯“一步到位”

陶瓷膜是无机陶瓷材料经特殊工艺制备形成的非对称膜。因其稳定性好、强度大、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植(药)物深加工、生物医药、发酵、精细化工等众多生产生活领域。
03-29
中国化学工程承建的国内最大太阳能电解制氢储能项目投产

中国化学工程承建的国内最大太阳能电解制氢储能项目投产

近日,中国化学工程十一公司承建的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电解制氢储能研究与示范项目10×1000Nm3/h电解水制氢工程项目一次性试车投产成功。
03-26
为“绿色冬奥”赋能:中石化燕山石化累计供应燃料电池氢气超20吨

为“绿色冬奥”赋能:中石化燕山石化累计供应燃料电池氢气超20吨

3月18日,从中国石化获悉,截至目前,中国石化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已累计向北京及周边市场供应燃料电池氢气超20吨,为北京冬奥会期间氢燃料电池汽车用氢保供打下坚实基础。
03-26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

记者24日从宁夏科技厅获悉,宁夏大学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马保军团队在光催化制氢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并提出了不同组装方法的复合催化剂的电子转移路径。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催化领域期刊《应用催化B:环境》。
03-25
英国石油BP宣布将建设1吉瓦蓝氢项目

英国石油BP宣布将建设1吉瓦蓝氢项目

这个名为H2Teesside的项目将占英国政府雄心勃勃的目标的20%,即在这个十年结束前实现5GW的低碳氢生产。该设施将使用天然气以及碳捕获和存储来产生蓝氢。
03-22
俄罗斯核能制氢现状与展望

俄罗斯核能制氢现状与展望

目前,规模化生产氢气的最理想方法是天然气+水蒸气进行转化。现在,全球48%的氢气产量是通过这种方式生产的。在1mol甲烷与2mol水能释放出4mol的氢气。因此,蒸汽转化是从天然气中生产氢气的最有利的方法,尽管它需要相对较高的能源成本,即每将1mol甲烷转化为4mol氢气需要200kJ能量。
02-18
氢气与传统的化石燃料不同,它不能经过长时间的聚集而天然地存在,必须通过一定方法才能将它制备出来。制备氢气的方法很多,传统的制氢方法主要有电解水制氢、化石燃料重整制氢和工业副产氢气等,新的制氢方法主要有生物质制氢、光催化制氢等。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