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新闻

能源界网为您提供能源领域最新的二氧化碳新闻,二氧化碳资讯,二氧化碳视频,以及二氧化碳相关的最新动态。
对煤制油过程中产生相当体量的二氧化碳该如何处理?

对煤制油过程中产生相当体量的二氧化碳该如何处理?

煤气化车间班长张东阳说:“煤制氢、煤液化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来到我们界区之后,我们把它汇集到压缩机厂房。经过3大压缩,变成高压的二氧化碳气体。在此基础上,经过除油、脱硫、变温、吸捕,引入集中塔冷却。低温的二氧化碳再经过一道工序处理,变成液态的二氧化碳。这下子它就‘老实’了,任由我们把它灌装和运输。”
07-16
中南大学一种新方法使二氧化碳还原效率提升200%

中南大学一种新方法使二氧化碳还原效率提升200%

能源界网从中南大学获悉,该校刘敏教授团队和加拿大Edward Sargent教授、台湾科技大学黄炳照教授等团队合作,首次从金属量子点中捕获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还原效率提升200%以上,大大提升了碳循环利用效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焦耳》上。据悉,利用电化学还原,在温和可控的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用的碳氢燃料和化学品,是捕获大气中二氧化碳、解决其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然而,这一途径的实现,却受限于催化剂难觅之困。通讯作...
07-05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中石油合作开展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中石油合作开展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日,我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与中石油合作开展的二氧化碳(CO2)加氢制甲醇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中试撬块装置在中石油大庆化工研究中心一次开车成功,单程CO2转化率可达20%,甲醇选择性可达70%(在有机液相产品中甲醇纯度>99.9%),并实现了稳定运行。中试试验还完成了小试规律验证、放大效应考察、工艺条件优化、基础数据采集等工作。此外,万吨级装置的技术工艺包开发也在此基础上同步进行。
06-29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在塔式太阳能热发电中的应用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在塔式太阳能热发电中的应用

二氧化碳具有合适的临界参数,化学性质不活泼,且具有压缩性好、安全无毒、储量丰富等优点。超临界二氧化碳(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2) 是气态和液态并存的流体,密度接近于液体,粘度接近于气体,扩散系数约为液体的100倍。和常规蒸汽发电相比,超临界CO2发电系统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热损更小、转换效率更高,系统仅需要较低的热量即可启动发电机、应对负荷变化调整迅速、支持快速启停,同时还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是太阳能热发电在光照资源好但水资源紧缺的荒漠地区的理想选择。
06-26
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机将助力提升光热电站的运行效率

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机将助力提升光热电站的运行效率

近日,由美国西南研究院(SwRI)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联合设计并制造的全球运行温度最高的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涡轮机顺利通过了测试。相关研究人员指出,测试结果表明这种sCO2涡轮机兼具降低电站成本和提升电站运行效率的优势,未来可使得小型光热电站更具市场竞争力。
06-26
日企用二氧化碳合成燃气 开展商业化经营

日企用二氧化碳合成燃气 开展商业化经营

21从《日本经济新闻》了解到,日本国际石油开发帝石(简称国际帝石)准备把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作为城市燃气的原料开展再利用业务。将从8月起在新潟县的气田生产原料,2030年之前生产可供应5万个家庭使用的城市燃气。二氧化碳的再利用技术正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国际帝石计划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技术方面提升竞争力,并准备把这些技术推广到海外的气田。国际帝石在日本新潟县长冈市的气田这是日本国内首次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城市燃气的原料开展...
06-22
全国碳市场试点配额累计成交二氧化碳3.1亿吨,累计成交额约68亿元人民币

全国碳市场试点配额累计成交二氧化碳3.1亿吨,累计成交额约68亿元人民币

19日是全国低碳日。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碳市场试点配额累计成交二氧化碳3.1亿吨,累计成交额约68亿元人民币。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011年,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7地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17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印发,标志着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
06-21
巴斯夫开发出一种二氧化碳中性法生产甲醇

巴斯夫开发出一种二氧化碳中性法生产甲醇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周五表示,巴斯夫已开发出一种二氧化碳中性法生产甲醇,并将申请专利。虽然该方法仅在巴斯夫位于德国海德堡的子公司hte GmbH的一个试验工厂进行过测试,但巴斯夫相信工业应用可以保证甲醇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05-27
东方锅炉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锅炉设备市场取得重大突破

东方锅炉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锅炉设备市场取得重大突破

东方锅炉与衡水中科衡发动力装备有限公司成功签订6MW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实验项目用锅炉设备供货合同,填补了东方锅炉在二氧化碳发电领域锅炉设备供货业绩的空白,对东方锅炉抢占二氧化碳锅炉技术研发制高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05-26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浓度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浓度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日前,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莫纳罗亚气象台的传感器监测到一个惊人数据。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浓度已经超过415ppm,即CO2质量超过整个大气质量的万分之4.15,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05-15
​地球二氧化碳浓度达到80万年来最高水平

​地球二氧化碳浓度达到80万年来最高水平

由于北半球的植物在夏季开花并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浓度呈现季节性变化。进入五月以来,地球处于二氧化碳(CO2)的年度峰值大气浓度。5月3日夏威夷莫纳罗亚的二氧化碳数据达到415.09ppm,今年的峰值将是至少80万年来的最高水平。
05-12
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计划在2025年前至少减少80%二氧化碳排放

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计划在2025年前至少减少80%二氧化碳排放

4月15日,Andreas Pinkwart向州政府递交了一份补贴申请书,以支持使用氢气对德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商蒂森克虏伯进行生产脱碳。同时,将进一步推进现场向气候友好型钢铁生产的全面转型。
05-11
大亚湾核电站商运25年对港供电近2500亿度 减排二氧化碳相当于种树160万公顷

大亚湾核电站商运25年对港供电近2500亿度 减排二氧化碳相当于种树160万公顷

25年前,随着大亚湾2号机组建成投产,大亚湾核电站全面投入商运,成为我国内地首个百万千瓦级商用核电站。以大亚湾核电站“高起点起步”为起点,中广核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核电自主发展之路,探索出一条安全、经济、科学的核电专业化运营方案,有力推动了我国核电技术、管理的持续创新,打造出国家名片“华龙一号”。
05-08
我国学者利用研发出新型催化剂 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纯度90%以上的甲醇

我国学者利用研发出新型催化剂 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纯度90%以上的甲醇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研究员司锐合作,研发出一种新型铂单原子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纯度90%以上的甲醇,这对减排和开发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日前发表了该成果。
05-02
芬兰清洁能源公司二氧化碳湿法冶金回收工艺使锂电池回收率达80%以上

芬兰清洁能源公司二氧化碳湿法冶金回收工艺使锂电池回收率达80%以上

芬兰清洁能源公司Fortum采用低二氧化碳湿法冶金回收工艺,锂离子电池的回收率已从目前的50%提高到80%以上。北芬兰清洁能源公司Fortum的一项新解决方案使80%以上的电动汽车(EV)电池可回收利用,使稀有金属重新进入循环,并通过减少开采钴、镍和其他稀有材料来解决可持续性缺口。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回收率约为50%。
04-29
上一页 1..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334 下一页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