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用二氧化碳合成燃气 开展商业化经营

2019-06-22 16:53  来源:日本经济新闻  浏览:  

21从《日本经济新闻》了解到,日本国际石油开发帝石(简称国际帝石)准备把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作为城市燃气的原料开展再利用业务。将从8月起在新潟县的气田生产原料,2030年之前生产可供应5万个家庭使用的城市燃气。二氧化碳的再利用技术正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国际帝石计划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技术方面提升竞争力,并准备把这些技术推广到海外的气田。

国际帝石在日本新潟县长冈市的气田

这是日本国内首次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城市燃气的原料开展商业化经营。要求企业关注环境问题的“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正成为时代潮流。在6月16日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能源与环境部长会议上,各方就合作开展二氧化碳的再利用达成了共识。国际帝石将开展商业化经营,有可能带动与成套设备等相关产业的聚集。

国际帝石将在新潟县长冈市的日本最大气田里布设生产设备,使二氧化碳与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作为城市燃气原料的甲烷。8月份开始投产,先是年产约50吨甲烷,与城市燃气混合起来通过现有管道供应。计划在2030年之前推广到该公司拥有开采权的海外气田,年产量提高到35万吨。包括海外在内,每年对100万吨二氧化碳进行再利用。

预计一开始的生产成本是普通城市燃气的十倍。国际帝石希望通过量产效应和相关设备降价,力争在2030年以后降至普通城市燃气的水平。通过这一方式生产的甲烷,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视为零。还可纳入国际上正在讨论的通过对温室气体定价来促进减排的“碳定价”机制,避免自身因排放二氧化碳而增加成本。

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方面,成套设备厂商也从外部展开行动。国际帝石可以利用自身气田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商业化经营,这一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该公司在2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在开采权谈判中通过与提供技术相结合,加强与资源国的关系。此外,该公司2021年以后将切换到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的电来生产氢,从总体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在把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方面,欧美大型企业已经领先。英荷皇家壳牌公司在加拿大的油砂开发活动中,开展把二氧化碳埋藏到地下的“碳捕集与封存(CCS)”业务,已经储存了约400万吨。英国石油公司(BP)和法国道达尔等计划在英国东北部建设天然气发电厂,可对排放的二氧化碳开展从回收到储存、利用的一条龙经营。

在欧美,能源行业以外的企业也开始采取行动。德国奥迪开始利用现有燃气管道供应合成的甲烷。德国大型电力企业Uniper也在与法国和意大利等国企业合作开展同样的业务。

日本的日立造船开发出使火力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氢进行反应来制造甲烷的设备,正持续进行验证试验。计划2022年把甲烷与燃气混合起来作为发电燃料投入商业化运营。日本政府在2018年内阁会议决定的能源基本计划中曾提到,要将二氧化碳的再利用作为“电力系统脱碳化”的一个手段等,政府也在大力推动相关技术走向实用化。

  日本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丰田燃料电池(FC)系统将于今年春季上市销售

丰田燃料电池(FC)系统将于今年春季上市销售

丰田公司日前宣布,已开发出一种将燃料电池(FC)系统封装成小型模块的产品,并打算在2021年春季或以后开始销售该产品。新的FC模块将可被开发和制造燃料电池产品的公司利用,应用范围广泛。这些应用包括实现卡车、巴士、火车、船舶和固定式发电机的可移动性。
东京电力公司宣布:日本福岛核电站3号机组乏燃料棒全部移出

东京电力公司宣布:日本福岛核电站3号机组乏燃料棒全部移出

东京电力公司2月28日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乏燃料池中的乏燃料棒已全部移出。这也是2011年福岛核事故中堆芯熔毁的三个机组中第一个移出所有乏燃料棒的机组。同样堆芯熔毁的1号和2号机组乏燃料池中仍然保存着上千根乏燃料棒。
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打造钻石电池 有望实现100年内无衰减

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打造钻石电池 有望实现100年内无衰减

众所周知,目前包括锂电池在内的充电电池虽然可重复使用,但是其都有衰减期。而这对于一些太空探测器来说,一块具有长期寿命的电池对其更是相当重要。据外媒报道,日前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NIMS)研制出一种“钻石电池”,其能够在100年内无衰减,而该电池计划应用在太空探测器和地下采矿设备中。
丰田开发出封装式燃料电池系统模块

丰田开发出封装式燃料电池系统模块

2月26日,丰田汽车公司表示,已开发出一款封装式燃料电池系统模块,希望在汽车行业向电动汽车转型之际,扩大这种零排放技术的使用和普及范围。
核电站处理负担沉重 日本走出“余震”路漫漫

核电站处理负担沉重 日本走出“余震”路漫漫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突发大地震、海啸,并引发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10年后的今天,当地基础设施灾后重建已基本恢复,但核电站拆除、核垃圾处理尚未启动。日本首相菅义伟1月下旬在国会答辩中表示:“今后的救灾重点将转入心理抚慰,福岛的复兴重生需要长期支援,这仍旧是日本政府最重要的课题。”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