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利军:氢能的开发与应用

2019-01-11 18:02  来源: 民主与科学  浏览:  

氢能是洁净的二次能源,其来源广泛,可存可输,应用多样。自然界中,氢存在于水、化石燃料和生物质当中,当输入一定能源后,可从这些物质中提取出氢。近年来,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但由于其在时间和地理上的分布不均衡,产生的波动大,因此造成上网难,如何大规模消纳成为制约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瓶颈。2016年,我国弃风电量达497亿千瓦时,弃风、弃光、弃水总量超过800亿千瓦时,相当于整个三峡水电站一年的发电量,十分可惜。因此,发展合适的储能技术迫在眉睫。

氢能是大规模储存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途径。氢适合各种规模的储能,在储存过程中无能量损失,可跨季度储存。例如,可以在风电资源丰富的时候,将剩余风电转化为氢储存起来,等到枯风期使用,这样可以实现全年的可再生能源供电。风电转变为氢后,还有另外一个优势,就是终端利用灵活,氢既可以作为化工原料和工业气体,还可用于分布式发电和燃料电池汽车的氢源,还可直接掺入天然气管网作为居民燃气等。从这个角度说,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可以成为连接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桥梁,将热力网、电力网和燃料供应网连于一体,使化石能源应用更清洁,使可再生能源应用更高效。

制氢方法

目前,比较成熟的制氢方法有碱性电解水、水煤气和重整制氢等方法。与此同时,新型电解水制氢方法正在研发当中,如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电解水制氢技术(简称SPE)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技术(简称SOEC)。SPE技术可以实现纯水的电解,其功率波动适应范围广,能效比碱性电解水高。但电解水制氢首先需将其他能源转换为电能,然后再制氢,多了一次能量转换环节,因而其总的能量转换效率偏低。理想的方法是直接从太阳能出发,直接热分解水制氢,或直接光分解水制氢,其总效能会更高。从生物质出发,发展生物质气化制氢、微生物制氢也是比较有前途的制氢方法。

直接热分解水制氢,须达3000℃的高温,温度太高,因而目前一般采用热化学制氢,降低对温度的要求。碘硫法热化学制氢是一种新型的制氢方法,它可以与适当热源耦合,制取氢气。例如,清华大学利用高温气冷堆的副产品热能直接制氢,目前的制氢能力达到1m³/h。同样,这样的热源也可以来自聚焦的太阳能。但是这项技术最大的难点在于反应过程的稳定控制,同时硫酸和碘具有强腐蚀性,对容器、管道和阀件材料的耐蚀性要求非常高。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利用光对催化剂的作用,将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产生电子空穴对,水在这种电子空穴对的作用下发生电离,氢氧根成为氧气的来源,氢离子得到电子,还原成氢,实现了氢气的制备。但电子和空穴对在迁移过程中会部分复合,同时氢和氧也会在催化剂表面部分复合,从而降低制氢的效率。我们目前的技术就是在增加光的吸收,减少电子和空穴对复合及氢氧的复合上取得进展,获得了整体效率的提高。目前,这项技术的光-氢转化效率可以达到6%,按照美国能源部转化率达到10%即具有工业价值的说法,这项技术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储氢

氢能系统包含制氢、储氢和氢能应用三个环节,其中储氢技术依然是目前整个氢能发展中的瓶颈。例如,满足一个中型燃料电池轿车500公里的运行需求,约需6公斤氢作为燃料,在标准状态下,这些氢气的体积与车身的体积相当。由于体积过大,不能满足应用,因此需提高氢的储存密度。理想的储氢方式不仅要求高储氢密度,而且要求快速吸/放氢,在3~5分钟内完成车载充氢。同时还要求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好、价格成本低。

储氢有三种方式:高压储氢、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目前,70兆帕下的高压储氢技术已经在燃料电池汽车中广泛使用,但这只是氢能商业化进程中的一个过渡性技术。液氢已在航天技术中成功使用,它可以同时满足重量和体积储氢密度的要求,但问题在于氢液化过程约耗费氢自身携带能量的30%,同时存在液氢蒸发的安全隐患。固态储氢的体积储氢密度最高,约合150㎏/m³,但目前其重量储氢密度偏低、储罐过重给直接上车带来困难。目前高压车载储氢技术已能满足燃料电池汽车行驶500公里的要求,但仍需降低成本,提高储氢密度。

我国储氢技术发展

从整体来看,我国储氢技术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轻质是车载移动储氢的前提,我国目前以锂镁氮氢氨基化合物为储氢材料,开发出轻质且高容量的储氢罐,与国际同类型储氢罐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作为固定式应用,加氢站对储氢罐重量的要求相对较低,固态储氢用于此处较为适宜。从美国加氢站的情况来看,采用高压式加氢技术,压缩机的故障率最高。为此,我们研制出一种新型加氢站用固态高压混合储氢罐,集静态压缩和高密度储氢于一身,通过低品位热源的作用,可使其持续保持45MPa的高压,为35MPa氢罐充氢,从而减少压缩机的开启频率,降低压缩机的故障率;当室温储存时,罐内氢压降低从而提高了储罐的安全性;此外,罐内储氢密度比同等体积的高压罐高一倍,因而可以减少加氢站的占地面积,缩短加氢站的安全距离。固态储氢在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备用电源用储氢装置、非稳定风/氢转化用储氢和太阳能集热/氢化物储热中均有一定应用。

燃料电池是氢能应用的一种重要方式

来自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的压力,倒逼两个转变:一是汽车产业由燃油动力向氢动力的转变;二是供能模式由集中式向分布式供能的转变。在这种形势下,燃料电池技术的显著进步,推动了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和分布式电站产业的兴起。从全球来看,燃料电池市场快速成长,一部分市场来自汽车,另一部分来自分布式发电。燃料电池汽车只排放水,不会带来环境污染,目前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在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除此之外,燃料电池还可以应用在潜艇、深海空间站和无人机等方面。

为燃料电池汽车配套的加氢站也在迅速发展中。目前,全球在运行的加氢站有274个,其中日本有92个,占据总量的1/3,在西欧、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初步形成加氢站网络。

氢能研发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近年来通过三个五年计划的支持,已经形成以大学和研究所为主的研发体系,包括制氢、储氢、输氢及安全、燃料电池、标准等研发。目前,我国已经具备良好的制氢和储氢工业基础,煤制氢及变压吸附纯化等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燃料电池产业链已经初具雏形。

但是从整体讲,我国氢能还是处于世界第二方阵,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我国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氢气循环泵等设备还依赖进口,燃料电池可靠性亟待提高,在氢气泄露和爆炸等安全研究方面还有很多空白。

为此,对我国氢能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以应用为导向,以系统集成为主线,尽快形成可靠的终端产品,再逐次解决材料和部件全部自供问题;以企业为主导,以产品为目标,以资本为纽带,集中国内优势单位,建立协同创新联盟,上下游密切结合,资源共享,快速研发;燃料电池汽车和分布式电站应同步发展,汽车先商用车后乘用车,分布式发电与可再生能源微网应密切结合,先供偏远地区后供城市;加氢站应首先定位于“可自我持续运行”上,在初期示范车辆不足情况下,宜建混合站,以油养氢,以气养氢;开展弃风(光)制氢、天然气管网掺氢输氢技术可行性和标准预先研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科学家利用弱电解质键让锂金属电池在低温下更好地运行

科学家利用弱电解质键让锂金属电池在低温下更好地运行

了探索更具应用前景的锂电池,许多研究团队已将目光放到了基于纯锂的金属阳极方案,而不是当前普遍采用的混合材料。同时为了攻克在低温下性能不佳的缺点,该领域的科学家们也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比如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的研究团队,就依靠电解质中的弱键,释放了锂金属电池在寒冷条件下的空前性能。
景春梅:国内氢能产业发展出现了虚火现象

景春梅:国内氢能产业发展出现了虚火现象

“30多个地市发布氢能源规划,各地出现很多氢能产业园,有遍地开花的倾向,而且规划的氢能产业规模达到上万亿元,产业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的风险日益增加。”
大连化物所研制出多功能MXene油墨应用于微型储能器件和自供电集成系统

大连化物所研制出多功能MXene油墨应用于微型储能器件和自供电集成系统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忠帅团队与刘生忠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多功能的水系MXene印刷油墨,并基于该油墨打印出微型超级电容器、锂离子微型电池和全柔性自供电压力传感系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上。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高规格发布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对各地区、各部门准确把握发展新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经济发展加快注入绿色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意见》明确要求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这是实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断电这样一个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为什么在美国变成两党的能源利益之争?

断电这样一个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为什么在美国变成两党的能源利益之争?

受极端天气影响,美国南部得克萨斯州电网大面积宕机,导致民众长达数天在断电中忍受严寒。然而,一批美国政客将民众遭遇置于不顾,忙着口诛笔伐、互相攻击,生生把断电事件变成了两党之间的利益工具,着实令人瞠目。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