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氢动力初创公司Cryomomotive(陶夫基兴)将在新的Pffeenhausen工厂开发、制造和组装商用车、公共汽车和船舶用Cryogas复合材料储氢罐,加速零排放商用车的氢燃料系统生产。
根据中汽协数据,11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辆和400辆,同比增长51.9%和149.7%。
近日,从广东茂名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装车运送的360公斤高纯氢,抵达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的中国石化佛西加氢站。这是茂名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装置开车成功后首批供应的高纯氢。
氢燃料电池作为汽车产业新能源转型的路径之一,相比锂离子电池,在动力性能、补能等方面具有更大优势。
日前,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广州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方案(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达到规模化推广应用,加氢站布局建设稳步推进,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枢纽。
近日,国内四家氢能公司纷纷传出重大项目签约消息,三一重能、亿华通、风氢扬和中国石化分别在制氢端、燃料电池端、管输氢气端重资布局,累计投资超两百亿。
日前,丰田发布了卡罗拉 Cross H2 概念车,比较有意思的是,该车搭载了氢燃料发动机作为动力,该发动机可以直接燃烧氢燃料作为动力进行驱动,而非氢燃料电池那样,转化为电力,再由电机进行驱动。
日前,丰田在英国的分公司( TMUK ) 宣布开发氢燃料电池的Hilux 原型车,动力将以第2代Mirai为基础来做开发,并会在当地生产。
俄罗斯研究人员开发出用于生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完整技术循环,并选择了有效的制造材料,这些元件是由陶瓷和复合材料组成的多层结构。
宝马集团正式宣布开始生产 BMW iX5 Hydrogen 氢燃料电池车型。
电池驱动的汽车在全球很普遍了,飞行领域也有不少企业在搞电动化,但是很难做到商用,前两天英国劳斯莱斯宣布了全球首款氢动力发动机测试成功,现在空客也有类似的计划,也是氢燃料电池做动力,预计2035年商用。
近日,氢蓝时代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系统通过国家强检认证,额定功率达到 260千瓦。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下,加氢站布局持续加速为燃料电池行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国内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正向大功率快速迭代升级,技术水平快速提高。与此同时,燃料电池产品的制造成本大幅降低。燃料电池产业“一升一降”发展特征愈发突出。基于此,我国氢燃料电池产业即将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近日,中国船级社天津分社完成国内首个船用氢燃料发电装置试验机构认可,中国船级社向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颁发了国内首张船用氢燃料电池及发电系统检测和试验机构认可证书,中国船级社(CCS)天津分社副经理、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总经理等出席本次颁证仪式。
双碳背景下,交通领域作为氢能及燃料电池应用的重要突破口,一直是各方关注重点方向。近年来,随着氢能产业的发展,氢能重卡逐渐引起广泛的关注。2018年,中科院院士干勇曾表示,“柴改氢”是推进氢能应用的一个重要的方向,预计到2050年,将有超过50%重型卡车将氢燃料电池作为发动机。近日,氢能重卡又有了新的动态。
11月22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印发了《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发展规划(2021—2025年)》。其中明确提出,2023年前,力争建成并投运37座加氢站,加氢总能力达到74吨/日,满足47吨/日车用氢能需求,促成重点区域氢能产业示范引领。
上一页 1 3 4 5 6 7 ...
66 下一页
燃料电池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固定式发电、便携式发电和交通运输发电等。我国目前对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最为关注。中国的燃料电池研究始于1958年,70年代在航天事业的推动下,中国燃料电池的研究曾呈现出第一次高潮,期间多项技术获得突破。到90年代中期,由于国家科技部与中科院将燃料电池技术列入“九五”科技攻关计划,推动了中国进入了燃料电池研究的第二个高潮,随后国家相关部委密集出台政策,将发展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技术列为重点任务,将氢燃料电池汽车列为重点支持领域,加大了对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