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真的安全吗?未来驾驶氢燃料汽车又需要具备怎样的安全知识?

2019-05-15 09:58  来源:第一元素网  浏览:  

氢作为一种能源品种正在进入大众的视野,但在我国氢依然作为传统危化品进行管理,那么氢能究竟安全吗?

2019年3月15日,氢能源被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3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在博鳌论坛中指出“加快发展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氢能源等新兴产业”,氢能的发展正在国家顶层设计上予以重视。

同时,多个地方政府迅速出台了支持氢能源发展的相关政策,纷纷抢占氢能发展的制高点,至此氢能源的热风吹遍了整个中国大地。毫无疑问,目前,氢能已经从诞生期的口号和概念,成长期的观望和犹豫,逐渐发展到如今的抢占先机和实际行动。

尽管氢能概念如此火热,但有一个话题却无法回避——氢能的安全性。在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实施指南(试行)》中,氢能依然是作为传统的危化品进行管理的。那么,人们不禁会问,氢能真的安全吗?未来驾驶氢燃料汽车又需要具备怎样的安全知识?

1、氢能真的不安全吗?

判定一种能源的安全性首先要了解这种能源的特性。相关文献显示,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在空气中扩散较快,具有较强的泄露性,氢气向上扩散的速度可以达到20m/s,是天然气的6倍。而且氢气极其易燃,氢气在常温常压空气中的燃烧范围为4%-75%,泄漏的氢气在空间中扩散积聚,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就会燃烧,甚至爆炸。

同时,氢气在燃烧时是无色的,在白天肉眼几乎看不到,在黑暗条件下才可以看到蓝色火焰。最重要的是氢气无色无味,人们通过感官很难觉察到氢气的泄漏。

通过对氢能基本特性的描述,人们会直观感觉到,氢能确实很危险!其实并非如此。从技术层面来说,氢气虽然在空气中扩散性很强,但若发生氢气泄漏或燃烧,倒不一定会发生危险或者爆炸,因为氢气作为最轻的气体,可以很快垂直升到空气中并迅速消失。

对于大众最关心的乘用车安全问题,日本某燃料电池研究所曾做过氢燃料汽车和汽油车爆炸的对比试验,通过用枪射击高压氢气罐来测试,结论是由于氢气的密度非常低,从燃料罐溢出之后迅速上升扩散,着火后火势持续向上,乘客车厢与氢气燃料电池发动机隔离,火势过后汽车本身完好无损,也并没有发生爆炸,乘客也未受到危险,而汽油车油箱被击中后整辆车直接爆炸报废。

这样的氢能安全试验国内外已进行过多次,以上对比并非要论证作为能源的氢能比汽油更安全,而是说明无论何种能源,本质上都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石油、天然气甚至煤炭,在某种条件下或者在一定应用环境下,均有安全风险,关键的是如何通过一定的技术来达到安全使用的目标,使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氢能的“安全领域”

氢能的发展必须优先解决安全问题,安全是发展之本。目前,对于氢安全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储氢系统和输氢系统,储氢和氢能运输的安全性,是氢能产业是否能够彻底市场化,最终实现安全应用的两个最关键环节。

储氢系统主要包括高压储氢、液化储氢、金属氢化物储氢、物理吸附储氢和有机液体储氢。输氢系统主要包括氢气长管拖车、氢气管道、专用运输船舶、液氢或氢浆槽罐车和低温绝热管道。

在氢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安全事件。曾有相关研究机构对氢能的相关事故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在众多事故原因当中,排在前三位的是设备本身质量问题、氢能系统设计缺陷和人为原因,比例分别为40%、10%和9%,加起来占到了事故原因总比例的59%,而且主要原因还是与氢系统有直接关系的设备问题。

3、氢安全的“关键问题”

氢安全对于氢能未来发展和应用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很多问题,目前存在着两个方面需要着手解决,以便为氢能的发展解除障碍。

一方面是氢安全的技术投入太少。由于投入不够,目前我国缺少高压氢气循环快速充放疲劳的试验装备,缺少高灵敏度的氢气泄漏检测系统等关键检测设备,同时更严峻的是氢安全检测研究的能力暂时难以满足氢能发展需要。

另一方面是氢能专用装置的缺失。目前我国缺少氢能专用的安全泄爆装置,如果发生爆炸,缺少安全装置情况下将无法将爆炸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缺少氢系统中需要的压力表、电阻应变计、阻火器等安全仪器仪表。

4、氢安全发展需系统设计

氢能安全需要有系统化的设计,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所长、国际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席郑津洋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要系统开展氢泄漏、扩散、燃烧、爆炸等相关试验研究,为氢风险评价所需模型的建立与验证提供重组的基础数据;完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抗氢脆性能数据库,为我国高压临氢承载件料选择、设计制造、安全评估、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其次,要加强氢能基础设施运行安全技术研究,形成氢系统综合风险评价方法,针对加氢站建设,形成加氢设施服务网络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构建风险量化计算与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建立有效的事故缓解方法和应急安全响应机制,为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等的商业化发展提供支撑。

再次,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氢安全的标准化体系,为氢能产业链各个缓解的安全运行提供支撑,同时组建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氢安全检测研究中心,提升氢能装备安全检测能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内蒙古首台套氢燃料电池重卡下线

内蒙古首台套氢燃料电池重卡下线

北奔100kW级氢燃料电池环卫重卡由北奔重汽和上海交大共同研制开发,车辆搭载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功率等级达到150kW、功率密度3.5kW/L,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车辆匹配40Ah的稀土镍氢动力电池,可以保证低温大倍率放电,实现整车低温启动的高性能需求。
两会热点 | 换电声声不绝、氢能热度不减,新能源汽车产业痛点仍待解决

两会热点 | 换电声声不绝、氢能热度不减,新能源汽车产业痛点仍待解决

自去年9月开始,我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时间表,到目前,全国2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已经提出2021年将研究、制定碳达峰方案,各企业也应声而动。而聚焦汽车产业层面,新能源汽车、氢能、新能源消纳、充换电基础设施等成为近年来的发展重心。
丰田燃料电池(FC)系统将于今年春季上市销售

丰田燃料电池(FC)系统将于今年春季上市销售

丰田公司日前宣布,已开发出一种将燃料电池(FC)系统封装成小型模块的产品,并打算在2021年春季或以后开始销售该产品。新的FC模块将可被开发和制造燃料电池产品的公司利用,应用范围广泛。这些应用包括实现卡车、巴士、火车、船舶和固定式发电机的可移动性。
提前发明了120年的电池,终于获得了人们的认可!

提前发明了120年的电池,终于获得了人们的认可!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19与20世纪之交时,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一款可以产生氢气的电池。而在120年后的今天,这款电池终于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在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的一条碎石路上,一辆电动汽车从行人身边飞驰而过。车子宽敞的内部空间显然令一些人惊诧不已。它的速度是当时传统车型的两倍,卷起的尘土高高扬起,使街上拉车的马匹忍不住皱了皱鼻子。
景春梅:国内氢能产业发展出现了虚火现象

景春梅:国内氢能产业发展出现了虚火现象

“30多个地市发布氢能源规划,各地出现很多氢能产业园,有遍地开花的倾向,而且规划的氢能产业规模达到上万亿元,产业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的风险日益增加。”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