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下两个首次!粤港澳大湾区直流背靠背电网工程建成电网安全性大幅提升

2022-05-23 10:16  来源:央视网  浏览:  

5月21日,世界上容量最大、首次在电网负荷中心实现分区互联的柔性直流背靠背电网工程在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启动投产,将大幅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粤港澳大湾区直流背靠背电网工程就是分别在广州增城、东莞沙田各新建了一座柔性直流换流站,将粤港澳大湾区电网一分为二,形成两个“背靠背”的独立智能电网。

两个电网“背靠背”就像两个人互相“牵手”,平时“彼此支援”,遇到无法排除的故障“随时放手”,彼此之间有“防火墙”,避免“火烧连营”,一个小区域出现故障可以快速隔离,将停电控制在小范围,有效避免大面积停电。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首席技术专家 饶宏:这个工程就是在世界上第一次针对电网复杂结构进行了合理分区,并且第一次运用柔性直流技术把分区电网进行柔性互联,正常时可以相互送电,在故障情况下可以在不到0.1秒的时间里快速进行功率支援,大幅的提高了粤港澳大湾区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

这项在国际上具有领先水平的电网工程投资99亿元,历时两年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投资约80亿元,创造了电网工程的多个世界第一。

刚刚建成的粤港澳大湾区直流背靠背电网工程就相当于给粤港澳大湾区电网做了个复杂的大手术,解决的是如何为大湾区未来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电能的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电力负荷最密集的地区,庞大的电力负荷叠加众多的西电东送通道,和大量的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让粤港澳大湾区电网越建越大,越来越复杂,运行风险也与日俱增。

新建的直流背靠背工程就是要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电网的安全性,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基建部 凌怡珍:这样的网架结构可以避免“把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极大地降低相互牵连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的风险。在需要相互补给支持时,通过外环线路便可相互支援。与此同时,电网灵活度变得更高,更利于大规模新能源的接入。

不仅如此,智能分区后的大湾区电网运行的灵活性也将大幅增加,可以更大规模地吸收利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今年就能新增消纳600万千瓦海上风电、西部水电等清洁能源。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将投资超380亿元完善广东网架。大湾区外环将建成超2000公里的500千伏环形线路,使粤港澳大湾区供电能力提升80%,年均停电时间将少于半小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数字孪生技术让电网更智慧

数字孪生技术让电网更智慧

不久前,我国首个全息数字电网在江苏建成。该虚拟电网覆盖10万公里架空输电线路、28万基输电杆塔及相关地形地貌等数据。这是我国首次对上亿千瓦负荷的大电网进行全息数字化呈现。在融合北斗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基础上,全息数字电网可实现从电网建设到后期巡检、故障处理等的全周期、全方位、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第一个使用氢燃料驱动的微型智能电网在美国启动

第一个使用氢燃料驱动的微型智能电网在美国启动

加利福尼亚州Downey——费尔斯通大道(Firestone Blvd)上的一栋两层楼的住宅,采用了别致的极简主义设计,并进行了植物装饰。这幢房子从外面看起来就像该州的许多其他现代住宅一样平平无奇,但它拥有非常独特的能源系统。
美欧达成AI协议 强化人工智能在电网等领域的应用合作

美欧达成AI协议 强化人工智能在电网等领域的应用合作

美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委员会27日宣布达成协议,加速并强化人工智能(AI)在农业、卫生保健、应急响应、气候预测和电网等领域的应用合作
守护“西电东送”大动脉的青春力量

守护“西电东送”大动脉的青春力量

大凉山腹地,蜿蜒的江河之上,一座海拔2400余米的县城坐落其中。这座县城名为布拖,世界上最大的换流站——布拖换流站便位于此地。白鹤滩水电站所发的电能,就是从这里跨越2000多公里直达江苏、浙江两省负荷中心。
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

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日前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