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的图景,丰田已经为你画好

2021-11-15 17:07  浏览:  

对未来科技世界的想象预判,前几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凯文·凯利(Kevin Kelly)的《必然》。作者吸粉无数,不只是因为硅谷精神之父和互联网教父的头衔,更重要的是,他在当下堪称世界科技趋势预测的第一人,极客们也愿意为之疯狂。

当汽车行业迎来百年未见的转型大变局,每一个身处其中的参与者都想知道,极目远眺,出行生活与产业链条的远期模态究竟是什么?

前几天拉开帷幕的上海进博会,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丰田展台让自己触动很深,在那里,我们似乎置身于《必然》里描绘的“进托邦”一般充满想象的新世界。现场眼花缭乱的新元素和新技术,为所有人勾勒了汽车行业未来二十年的科技图景。

图片

对于所有参展的汽车制造商来说,聚焦未来,已成为进博会与传统车展的最大差异。丰田展台的独树一帜,不只是因为展示了明晰的方向,还展示了可行的路径和方法,秀出环保技术助力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的阶段性成果,以先声夺人的场景化表达,直观地为消费者描摹出远期出行生活的美好期待。

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到:到2030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

当碳中和成了如火如荼的行业热词,东瀛规模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以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让我们知道,在十多年乃至二十年后,这个世界的出行与移动生活将是怎样的形式,而我们有幸经历这个时代的人们,又能享受到如此充分的便利性、高效性和全面性。

图片

碳中和的“进托邦”

在进博会的媒体日当天,想必所有的参观者都注意到丰田展台最中央的数字大屏,联接的万物,流动的信息,全新的移动出行新模式,氢能、电能和合成燃料的绿色力量将民用住宅、工业建筑与商业区域融合在一起,碳中和的理念贯穿了运输、生活与工业制造的方方面面。

这是丰田对外描绘的低碳社会构想。

乍一看,这张最新的图景似乎有些“乌托邦”的味道,遥远而不可及。但是,经由丰田现场的工作人员详细讲解,后来我才意识到,这并非天马行空的“乌托邦”,其图景与理念,像极了《必然》开篇所阐释的“进托邦”概念。这,正是丰田通往碳中和之路的最佳写照。

何为进托邦?

《必然》里勾勒的进托邦,是一个充满温暖、人性与自由的新世界,它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渐进式的改进,一种温柔的进步,今天比昨天更美好,哪怕变好的程度可能只是那么一点点。这一点,和丰田一直以来惯于厚积薄发、求稳沉默的风格非常相似。

那么,何为丰田进托邦的最终归宿?丰田在此次进博会现场揭秘了答案,那就是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

图片

丰田一直坚信,二氧化碳是我们实现碳中和最大的敌人,这家日本制造商希望能为消费者的低碳出行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希望未来的消费者能够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目的以及不同的使用场景,自由选择兼顾可持续发展与实用性的出行服务与产品。

听起来,是个宏大的愿景。

但最终,还是要落脚于我们人车生活的方方面面。众所周知,汽车产业实现碳中和必须要从车辆生产、使用到回收的各个环节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丰田因此选择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实践,降低制造、储存、使用、回收再利用、废弃处理等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

此次进博会,丰田以氢燃料电池技术(以下简称“FC”)和纯电动技术(以下简称“EV”)为重点,向大家展示丰田推进全方位电动化过程中构建低碳社会的各项举措。

我们不妨以FC为例。

下图,很清晰地崭新了丰田在FC领域的全生命周期碳中和实践,包括制造(材料、零件与整车)/储存/使用/回收再利用/废弃处理几个环节,全生命周期都有相应的创新举措,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EV及电池回收再利用方面,丰田也同样在努力。

比如说,丰田在车顶、发动机盖、后窗玻璃等位置安装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太阳能电池,提升EV的续航里程及燃油经济性。

再举个例子,通过对经销店更换下来的电池进行“劣化诊断”,丰田将有残存性能的电池进行不同程度的回收利用,加之构建“电池材料循环再利用”体系,最大程度降低电池生产及使用后造成的环境影响。

最终目的,是将电池用到极致,把资源留给未来。下面这张图,很好地诠释了丰田如何搭建退役电池的储能系统。

绿色低碳,起步决定出路

《必然》里的新科技周期,是以至少三十年左右为分水岭的,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细节是,其最终却用了“开始(Beginning)”这一标签作为最后章节的标题,试图用这样的方式阐述一个朴素的道理——

我们这代人有幸处在人类打造的新型巨网的胚胎期,过程虽然漫长,但我们正站在开始的时刻,一切才刚刚开始。

碳中和的征途,也是刚刚起程。

从最初政策层面的一张时间表,到现在的行业巨头纷纷相应,十几年甚至二十年的周期,过程注定漫长。但是,我们站在丰田展台一睹其远景风貌的所有人,都有幸站在一个开始的时刻,而从这一届进博会释放的信息来看,丰田对其迈向碳中和征程的每一步,落子和谋局,都有非常清晰的思路。

丰田释放的信息量非常大。

碳排放的实践,最终都要落地到每一辆新车。目前,丰田在全球混合动力车型累计销量超过1800万辆,电池量相当于约26万纯电动车,但二氧化碳减排效果相当于约550万辆EV。在现阶段,通过普及混动技术,实现通过少量的电池达到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成果。

同时,丰田也将通过发展纯电动等其他技术,进一步促进电动化车辆的普及。据悉,丰田在2025年前讲导入35款新电动化车型, TOYOTA bZ纯电动专属系列的7款车型中就有5款车型计划导入中国。其目标,是到2025年电动化车辆占比50%。

丰田展台,谁是最耀眼的新星?

很显然,是丰田在今年上海车展曾经展示的那辆概念车“TOYOTA bZ4X CONCEPT”,而其量产车——TOYOTA bZ4X也在10月29日正式发布,作为TOYOTA bZ纯电动专属系列首款车型,它基于丰田最新纯电动专属平台e-TNGA打造,不同于以往丰田车设计保守、参数稳健的特征,TOYOTA bZ4X承载了这家东瀛巨头科技化发力、智能化冲击的最新使命,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内部的智能互联新体验,都将给人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

除了业界瞩目的TOYOTA bZ4X,丰田本次进博会展台还展示了新一代氢燃料电池车MIRAI,以及“柯斯达 氢擎 福祉车”和“赛那 福祉版”两款福祉车。这些都对外释放了一个信息,除了氢燃料以及纯电动维度的技术储备,丰田在产品维度也已经做好了全方位电动化移动出行的准备,这是碳中和征途的一个很好开端。

值得一提的是,2020北京冬奥会会是国内推广氢燃料电池车的一大契机,而手握氢燃料电池电堆技术、作为奥运官方合作伙伴的丰田势必也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此次进博会期间,丰田就对外展示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所使用的部分代表车型。

实际上,早在2015年,丰田就提出了“通过体育运动构建和平、平等的社会”,的价值观,并顺利成为平昌2018、东京2020、北京2022、巴黎2024这4届奥运会的移动出行合作伙伴。本次北京冬奥会赛事交通服务用车中,丰田提供的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小客车中占比100%,在全部车辆中占比85.84%,为历届冬奥会最高。

“当下确实是一片广袤的处女地,周围的新事物都在酝酿,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最佳开始的时机。”

在《必然》的开篇,凯文·凯利如此感叹,我们确实深处科技变革日新月异的最佳时代,未来几十年,也有幸见证这些最新的趋势和变化将如何形成合力,进而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

碳中和社会的征途也一样,而丰田,已经成为引领我们率先进入这一新时代的领头羊之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SNEC 第四届(2021)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大连)技术大会

SNEC 第四届(2021)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大连)技术大会

氢能源作为低碳和零碳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 随着以绿色低碳为方向的新一轮能源革命在全球蓬勃兴起,推进太阳能、 储能与氢能三大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势在必行。
09-17
韩国发布首个氢能规划:2050年超过石油成为最大能源

韩国发布首个氢能规划:2050年超过石油成为最大能源

获悉,近日,韩国总理金富谦主持召开第四次氢经济委员会会议,发布韩国首个《氢经济发展基本规划》,规划提出,到2050年韩国氢能将占最终能源消耗的33%,发电量的23.8%,成为超过石油的最大能源。
科学家获得界面水分子结构为绿色制氢提供新途径

科学家获得界面水分子结构为绿色制氢提供新途径

水分子直接参与众多重要的电催化反应,但对处于固液两相界面的水分子在电催化反应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与作用机制研究一直是电化学领域的难点。近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李剑锋教授课题组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潘锋教授团队合作,利用电化学原位拉曼光谱技术揭示了界面水分子结构,解开了界面水分子结构如何调控电催化反应这一科研难题,为提升电催化反应速率、进一步指导绿色制氢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科学家获得界面水分子结构 为绿色制氢提供新途径

科学家获得界面水分子结构 为绿色制氢提供新途径

水分子直接参与众多重要的电催化反应,但对处于固液两相界面的水分子在电催化反应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与作用机制研究一直是电化学领域的难点。近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李剑锋教授课题组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潘锋教授团队合作,利用电化学原位拉曼光谱技术揭示了界面水分子结构,解开了界面水分子结构如何调控电催化反应这一科研难题,为提升电催化反应速率、进一步指导绿色制氢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这一研究成果于12月2日刊登于《自然》杂志。
广东氢能产业产值超过百亿元

广东氢能产业产值超过百亿元

记者8日在广东佛山举行的“202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上获悉,广东已建成加氢站39座,汇聚氢能企业超过300家,氢能产业产值超过百亿元,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