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不足导致“光伏玻璃供需失衡”,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光伏产能结构问题”

2020-11-02 15:04  来源:证券日报  浏览:  

    光伏业界承受光伏玻璃价格陡增而积攒的“满腹牢骚”,正因一纸有关“产能置换方可新建光伏玻璃项目”的说明性文件,而得到集中宣泄。

    根据工信部10月26日发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572号建议的答复》,光伏玻璃仍被认定为产能过剩的重点行业,严禁新上扩大产能项目。必须实施产能置换,根据不同项目情况开展减量或等量置换。即只有在淘汰旧玻璃产能的情况下,才能上马新产能。

    而对此,光伏业界则认为,产能不足导致的“光伏玻璃供需失衡”,正是光伏玻璃价格陡增的核心原因。

    还不只是价格陡增,日前,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秘书长史利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甚至直言:“近期已有部分光伏组件厂商因买不到光伏玻璃停产”。

    相对于光伏产业链多环节,尤其是组件“受制于玻璃”的窘境,PVinfoLink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3.2mm镀膜玻璃从年初的23元已上涨至目前的35元~40元,累计价格涨幅已达到了52%~74%。

    与此同时,被业界誉为光伏玻璃行业“双寡头”的福莱特和信义光能也迎来股价暴涨。以福莱特为例,公司股价从9月上旬的20元/股左右,一路攀升至近期高点(10月14日)的41.8元/每股,实现逾100%的增长,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

    光伏发展被寄予厚望

    不只是光伏玻璃,一段时间以来,A股光伏板块都一直处在上升通道。《证券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主要取决于两个原因。

    首先,多年来光伏发电成本的快速下降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各界普遍认为,在部分地区实现低价(发电成本低于火电)未来可期。

    在此基础上,我国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节能减排等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在这一目标驱使下,作为发展势头最好的可再生能源形式之一,以及我国最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中国光伏大概率将被委以重任,具体体现在有关光伏的“十四五”规划可能超出预期,以致于有专家预测,“十四五”期间国内光伏平均年新增装机约为60GW-70GW。而这一数字显著高于我国2017年创出的历史最大新增光伏装机——53.06GW。

    但也正因光伏发电处在成本快速下降的平价进程中,光伏发电需求端对产业链各环节价格的波动格外敏感。此番“光伏玻璃价格陡增,引发的各方激烈反应”,就是光伏发电“价格敏感性”的表征之一。

    “受制于玻璃”被归咎于供需失衡

  记者整理多方采访获取的数据显示,光伏组件价格从2008年的27元/瓦水平,一路下滑至目前的约1.7元/瓦-1.8元/瓦。而相较光伏组件价格高达94%的巨量降幅,光伏玻璃占组件成本却由最低时的1%,提升到了当下的18%(双玻组件)。

    某券商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确认,“一方面,光伏玻璃这轮涨价,从此前(7月份)约占组件成本12%左右,快速上涨到了现在18%的水平,幅度很大;另一方面,光伏玻璃短缺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化解。”

    “这确实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上述分析师认为,“国内2020年纳入补贴的25.96GW竞价项目有望于四季度加速开启项目建设,这导致下游装机需求正旺,带动组件等需求激增。但现在,面对已经锁定价格的订单,组件厂商就算甘愿‘亏本’,光伏玻璃还是‘一片难求’。而组件厂商的窘境,还会殃及下游电站投资等环节。”

    当然,“光伏玻璃成本占比高企”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光伏玻璃价格上涨。近年来,一种双面组件主要凭借着发电量增益(降低度电成本、提升电站投资回报率),迅速蹿红业界。而伴随着双面组件(主要因其中部分双面双玻组件对玻璃需求翻倍)行业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光伏组件对光伏玻璃的需求亦日渐增大。

    智汇光伏创始人王淑娟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今年以来,双面双玻组件应用比例提高,已接近40%。

    但双面双玻组件的畅销并不是光伏玻璃价格陡增的直接推动力,业界仍普遍认为,“光伏玻璃供需失衡”才是光伏玻璃价格陡增的核心原因。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光伏产能结构问题”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光伏玻璃因主要采用超白压花工艺,故被称为超白玻璃。由于超白玻璃要满足光伏组件的特殊应用要求(透光、耐候等),所以在可见光透射比、耐高温性、耐腐蚀性、抗冲击性等方面,其都要显著优于普通平板玻璃。

    一位不愿具名的光伏行业人士向《证券日报》表示,“光伏玻璃的生产工艺难点主要体现在窑炉、压延机、退火炉等设备的性能与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把控,这是造成行业‘良品率’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光伏玻璃2013年才开始逐渐实现国产替代。”该人士介绍,“良品率就是目前主要厂商们通过工艺积累形成的核心壁垒之一。而良品率直接影响毛利率。比如,主要厂商的生产成本比二三线企业低约20%到30%,毛利率相较其他竞争对手高出15%-20%,而当龙头毛利率降至30%以下时,行业内众多小厂商便无法实现盈利。”

    除了“良品率”外,玻璃产能新建、扩张也是一项天然的壁垒。上述不能具名的某券商首席分析师向记者表示,“从规划产线建设到窑炉点火后稳定生产一般需要两年到两年半时间,且点火后即需进行连续生产,停复产周期长。可以说,玻璃供给呈现刚性。”

    “因为良品率,本来就很少有玻璃厂商具备实力转型生产光伏玻璃。”在上述光伏行业人士看来,“加之玻璃行业扩产周期长、停产成本高,特别是光伏玻璃被严禁新上扩大产能项目(必须实施产能置换),抑制了其他资本涉足光伏玻璃生产的热情,也就打破了供需平衡,催生了‘寡头’。”

    事实上,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包括福莱特、信义光能,以及亚玛顿、南玻A等目前都已跻身光伏玻璃赛道,并且相继宣布了扩产规划。

    但即便如此,业界普遍认为,“超白玻璃产能无法满足需求,制约光伏组件产量”的局面仍很难短期扭转。

    一方面,今年1月份工信部发布《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操作回答》,将平板玻璃(含光伏玻璃、汽车玻璃等工业玻璃原片)项目均列入需要进行产能置换的类别。

    另一方面,根据国盛证券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2020年至2021年,光伏玻璃将保持供需紧张的格局。2022开始,随着信义光能、福莱特产能陆续投放,供给紧张格局才有望缓解。

    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秘书长吕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光伏产能结构问题,2025年全年新增装机有可能突破300GW,2025年底全球组件产能有可能超过400GW,供应链安全尤其重要,原辅材料和设备供应链均要协同起来,不能有短板。光伏用的超白玻璃应该与普通建材玻璃区分出来,作为光伏产业的辅材鼓励发展。”

光伏业界承受光伏玻璃价格陡增而积攒的“满腹牢骚”,正因一纸有关“产能置换方可新建光伏玻璃项目”的说明性文件,而得到集中宣泄。

    根据工信部10月26日发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572号建议的答复》,光伏玻璃仍被认定为产能过剩的重点行业,严禁新上扩大产能项目。必须实施产能置换,根据不同项目情况开展减量或等量置换。即只有在淘汰旧玻璃产能的情况下,才能上马新产能。

    而对此,光伏业界则认为,产能不足导致的“光伏玻璃供需失衡”,正是光伏玻璃价格陡增的核心原因。

    还不只是价格陡增,日前,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秘书长史利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甚至直言:“近期已有部分光伏组件厂商因买不到光伏玻璃停产”。

    相对于光伏产业链多环节,尤其是组件“受制于玻璃”的窘境,PVinfoLink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3.2mm镀膜玻璃从年初的23元已上涨至目前的35元~40元,累计价格涨幅已达到了52%~74%。

    与此同时,被业界誉为光伏玻璃行业“双寡头”的福莱特和信义光能也迎来股价暴涨。以福莱特为例,公司股价从9月上旬的20元/股左右,一路攀升至近期高点(10月14日)的41.8元/每股,实现逾100%的增长,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

    光伏发展被寄予厚望

    不只是光伏玻璃,一段时间以来,A股光伏板块都一直处在上升通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主要取决于两个原因。

    首先,多年来光伏发电成本的快速下降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各界普遍认为,在部分地区实现低价(发电成本低于火电)未来可期。

    在此基础上,我国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节能减排等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在这一目标驱使下,作为发展势头最好的可再生能源形式之一,以及我国最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中国光伏大概率将被委以重任,具体体现在有关光伏的“十四五”规划可能超出预期,以致于有专家预测,“十四五”期间国内光伏平均年新增装机约为60GW-70GW。而这一数字显著高于我国2017年创出的历史最大新增光伏装机——53.06GW。

    但也正因光伏发电处在成本快速下降的平价进程中,光伏发电需求端对产业链各环节价格的波动格外敏感。此番“光伏玻璃价格陡增,引发的各方激烈反应”,就是光伏发电“价格敏感性”的表征之一。

    “受制于玻璃”被归咎于供需失衡

    记者整理多方采访获取的数据显示,光伏组件价格从2008年的27元/瓦水平,一路下滑至目前的约1.7元/瓦-1.8元/瓦。而相较光伏组件价格高达94%的巨量降幅,光伏玻璃占组件成本却由最低时的1%,提升到了当下的18%(双玻组件)。

    某券商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确认,“一方面,光伏玻璃这轮涨价,从此前(7月份)约占组件成本12%左右,快速上涨到了现在18%的水平,幅度很大;另一方面,光伏玻璃短缺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化解。”

    “这确实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上述分析师认为,“国内2020年纳入补贴的25.96GW竞价项目有望于四季度加速开启项目建设,这导致下游装机需求正旺,带动组件等需求激增。但现在,面对已经锁定价格的订单,组件厂商就算甘愿‘亏本’,光伏玻璃还是‘一片难求’。而组件厂商的窘境,还会殃及下游电站投资等环节。”

    当然,“光伏玻璃成本占比高企”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光伏玻璃价格上涨。近年来,一种双面组件主要凭借着发电量增益(降低度电成本、提升电站投资回报率),迅速蹿红业界。而伴随着双面组件(主要因其中部分双面双玻组件对玻璃需求翻倍)行业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光伏组件对光伏玻璃的需求亦日渐增大。

    智汇光伏创始人王淑娟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今年以来,双面双玻组件应用比例提高,已接近40%。

    但双面双玻组件的畅销并不是光伏玻璃价格陡增的直接推动力,业界仍普遍认为,“光伏玻璃供需失衡”才是光伏玻璃价格陡增的核心原因。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光伏产能结构问题”

    记者了解,光伏玻璃因主要采用超白压花工艺,故被称为超白玻璃。由于超白玻璃要满足光伏组件的特殊应用要求(透光、耐候等),所以在可见光透射比、耐高温性、耐腐蚀性、抗冲击性等方面,其都要显著优于普通平板玻璃。

    一位不愿具名的光伏行业人士向《证券日报》表示,“光伏玻璃的生产工艺难点主要体现在窑炉、压延机、退火炉等设备的性能与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把控,这是造成行业‘良品率’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光伏玻璃2013年才开始逐渐实现国产替代。”该人士介绍,“良品率就是目前主要厂商们通过工艺积累形成的核心壁垒之一。而良品率直接影响毛利率。比如,主要厂商的生产成本比二三线企业低约20%到30%,毛利率相较其他竞争对手高出15%-20%,而当龙头毛利率降至30%以下时,行业内众多小厂商便无法实现盈利。”

    除了“良品率”外,玻璃产能新建、扩张也是一项天然的壁垒。上述不能具名的某券商首席分析师向记者表示,“从规划产线建设到窑炉点火后稳定生产一般需要两年到两年半时间,且点火后即需进行连续生产,停复产周期长。可以说,玻璃供给呈现刚性。”

    “因为良品率,本来就很少有玻璃厂商具备实力转型生产光伏玻璃。”在上述光伏行业人士看来,“加之玻璃行业扩产周期长、停产成本高,特别是光伏玻璃被严禁新上扩大产能项目(必须实施产能置换),抑制了其他资本涉足光伏玻璃生产的热情,也就打破了供需平衡,催生了‘寡头’。”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包括福莱特、信义光能,以及亚玛顿、南玻A等目前都已跻身光伏玻璃赛道,并且相继宣布了扩产规划。

    但即便如此,业界普遍认为,“超白玻璃产能无法满足需求,制约光伏组件产量”的局面仍很难短期扭转。

    一方面,今年1月份工信部发布《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操作回答》,将平板玻璃(含光伏玻璃、汽车玻璃等工业玻璃原片)项目均列入需要进行产能置换的类别。

    另一方面,根据国盛证券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2020年至2021年,光伏玻璃将保持供需紧张的格局。2022开始,随着信义光能、福莱特产能陆续投放,供给紧张格局才有望缓解。

    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秘书长吕芳向记者表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光伏产能结构问题,2025年全年新增装机有可能突破300GW,2025年底全球组件产能有可能超过400GW,供应链安全尤其重要,原辅材料和设备供应链均要协同起来,不能有短板。光伏用的超白玻璃应该与普通建材玻璃区分出来,作为光伏产业的辅材鼓励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晶澳科技再次豪掷50.24亿元扩产能!

晶澳科技再次豪掷50.24亿元扩产能!

3月1日,晶澳科技发布公告称,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同意公司下属子公司包头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于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内建设年产20GW拉晶、20GW切片项目,项目投资总额50.24亿元。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1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1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

在沙漠腹地、在楼宇外墙、在农家鱼塘,一块块光伏“蓝板板”,将清洁电力送向千家万户,有的还成为老百姓的“阳光存折”。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48.2吉瓦,同比增长约60%,累计装机规模已达253吉瓦;在制造端各环节,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4.6%、19.7%、22.2%和26.4%。
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发了一种利用过氧化物设计太阳能电池板的新方法

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发了一种利用过氧化物设计太阳能电池板的新方法

今天,太阳能电池板通常是由硅制成的,但在未来,它们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造,提供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制造成本。这些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取代硅的材料叫做过氧化物,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过氧化物材质可提供低成本、低温制造极薄、轻质、柔性电池的潜力。
地铁车库屋顶能发电!华为光伏发电落地上海!

地铁车库屋顶能发电!华为光伏发电落地上海!

位于上海浦东的地铁龙阳路基地为地铁2号线和7号线服务,每天都有列车进进出出。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里的地铁车库还是一座隐藏的“发电厂”。登上车库屋顶,看到屋顶几乎铺满了太阳能板。其中大大的M字样光伏板嵌套着绿色草坪分外显眼,Metro代表着地铁,绿色象征着环保。地铁车库屋顶能发电!源源不断为地铁列车提供绿色清洁电能。
隆基股份公开碳化硅及折叠电池专利!

隆基股份公开碳化硅及折叠电池专利!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隆基股份公开多项电池相关专利,包括“一种叠层电池及其制作方法”专利(公开号为CN112259686A),以及“碳化硅电池”专利(公开号为CN112259631A)。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