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能源解决方案轻松节能30%!未来市场大有可为

2020-01-02 14:25  来源:新华网  浏览:  

为适应文明演进的新趋势和新要求,人类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文明前行的动力困扰,实现能源的安全、稳定、清洁和永续利用。2009年,国际学术界提出,互联互通的科技将改变整个人类世界的运行方式,涉及数十亿人的工作和生活,于是开始出现了“构建一个更有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的概念;在这个“智慧地球”的概念中,就包含了“智慧能源”的概念。

什么是智慧能源

智慧能源就是充分开发人类的智力和能力,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在能源开发利用、生产消费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融入人类独有的智慧,建立和完善符合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能源技术和能源制度体系,从而呈现出的一种全新能源形式。简而言之,智慧能源就是指拥有自组织、自检查、自平衡、自优化等人类大脑功能,满足系统、安全、清洁和经济要求的能源形式。

智慧能源的载体是能源。智慧能源,要求人类把更多的智慧应用到能源消耗过程中,更加聪明地使用能源;利用较少的能源,达到相同、甚至更大的效果。人类通过它,将各种能源形式进行综合利用,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最充分地利用。

智慧能源的精髓是智慧。智慧能源的智慧,恰恰就融入于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创新中。

智慧能源的动力是科技。蒸汽机与内燃机的科技创新是工业文明的基础,智慧能源的发展,同样需要科技来推动。核能、太阳风能、生物质能等能源开发利用新技术,必将会为智慧能源的发展提供巨大动力。

智慧能源的生动实践

将能源、智慧、科技三元素一体“打包”呈现的智慧能源系统,在北京城区西北偏北的永丰产业园区,就有一个鲜活的实际案例。造访这个园区,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无处不节能,无处不减排!这个项目,简直蕴藏了太多“智慧”!

它,就是国家电投旗下的中国电力中电智慧北科产业园综合智慧能源项目。

整个园区,智慧能源的相关设施无处不在:

进入园区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漂亮的充电车棚。对,您没听错,是充电车棚,可以为电动车充电;它与一般车棚的区别在于,它的顶棚布满了光伏板,在车棚的内部,布有充电桩。园区的职工们早上开着电动车过来,把车停进这个充电车棚,插上充电线,晚上就可以“满载(电)而归”了。

登上园区的屋顶,可以看到,园区大大小小的楼宇,屋顶布满了光伏板和风机,充分利用光能、风能发电。

在园区稍微“偏僻”一点的地方,则安置了储能的“大盒子”、冷却塔和燃气内燃机。

当然,整个园区,还有一些设备,它们“深藏不露”,为园区的节能降耗、智慧运转,默默奉献!

据中国电力中电智慧副总工程师毛小磊的介绍,北科产业园建成于2004年,占地面积70亩,总建筑面积63152m2 ;目前共有14家企业入驻,园区内高科技及生物制药等企业密集。2017年,园区用电量1300万kWh,2018年用电量增加到1600万kWh,园区能源系统的容量与可靠性,均已无法满足园内企业需要,制约了园区的招商。2018年8月,中国电力中电智慧与北科永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能源管理协议,为北科产业园提供一揽子智慧能源解决方案,通过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方式,为园区提供包括电、热、冷在内的综合能源服务。

中国电力中电智慧接手园区能源管理之后,从“源、网、荷、储、控”方面入手,为园区量身定制了一套智慧能源解决方案:

开源:通过新增内燃机、屋顶光伏、智能光伏车棚,为园区增加了1600kW的供电负荷;通过冷热电三联供与原有设备,为园区提供综合能源供给,实现多能互补。

部网:将原有分散的供冷、供热系统分别串联起来,统一规划,互为备用,大幅度提高了园区供能的可靠性;新增1250KVA变压器一台,平均分配各段母线所带负荷;部署电能监测系统。

增荷:满足计算机中心扩容需求,同时为其提供稳定的两路电源;设计用户侧管理功能,实现智能控制。

扩储:新建100kW/500kWh的磷酸铁锂蓄电池,实现削峰填谷,改善电源质量。

智控:实施智能化改造,突破信息壁垒,实现所有电、冷、热源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部署中国电力中电智慧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多能流能量管理系统,对园区多种设备、多种能源,进行综合优化调度。

通过一系列改造,园区内部,冷-热-电-气多能耦合,源-网-荷-储完美协同,人们得以用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来管理能源,从而帮助能源始终处于一种“智慧”状态。通过部署,园区的能源利用率显著提高,轻松节能近30%;自项目投运至今,共实现碳减排约1136吨,节约标准煤约451吨,等效种植树木约60000棵。

智慧能源价值非凡

今天,以智慧化应对全球能源挑战和引领能源发展正在成为全球共识,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内核的“智慧能源”是当前能源革命的首选实践方案。

国家电投紧跟国家战略部署,积极拥抱智能技术,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智能化手段为能源发展赋能,全面打造智慧能源体系: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携手,联合能源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发起设立了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为整合汇聚政、产、学、研、用各方资源提供平台,提升我国智慧能源产业科研、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率先推广类似中国电力中电智慧北科产业园的综合智慧能源园区;积极打造雄安新区的‍‍零碳小镇、平潭低碳智慧能源供应岛……以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构建多能互补、供需协调的智慧能源系统,在智慧能源建设方面提供能源一体化最优解决方案 。

毫无疑问,智慧能源价值非凡,不仅可以促进节能减排,同时也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正因为如此,建设智慧能源信息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刻不容缓。

建设智慧能源信息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为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能源利用方面高屋建瓴的大政方针,国家电投组建了智慧能源平台公司:中能融合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并通过该公司牵头搭建国家级智慧能源信息平台,为推动能源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提供中国智慧和解决方案。

该平台被誉为“国家能源大脑”,平台汇聚了全国的水电、风电、光伏、核电等多方面的能源数据,通过平台建设,打通能源数据的信息孤岛,从而可以实现全国能源数据的实时汇集、实时监控;借助管理后台,可以对全国能源数据一览无遗;未来,该平台还可以实现全国能源之间的调度,做到能源调控“一切尽在掌握”。举个例子,许许多多类似中国电力中电智慧北科产业园这样的综合智慧能源园区之间,可以实现能源的智慧配合和智慧调度。

国家电投依托中能融合搭建的国家级智慧能源信息平台,将使自身成长为国家能源大数据服务平台、智慧能源技术的创新高地和智慧能源产业生态的推动者和倡导者,为能源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将成为新一轮能源革命的主角。国家电投,通过近年来的持续发力,努力开发先进能源技术,用技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逐步建立起了开放共享的智慧能源生态体系,推动了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和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推进能源产业变革,为实现我国能源的安全、稳定、清洁、永续利用,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持续贡献“满满的正能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布局光伏储能 宁德时代携手永福股份成立合资公司

布局光伏储能 宁德时代携手永福股份成立合资公司

2月6日,宁德时代与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在宁德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将共同成立时代永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资公司聚焦综合智慧能源产业,致力于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为客户提供全球领先的安全、可靠、高效的新能源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开展全球化布局,快速推动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
金风科技中国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获得认证

金风科技中国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获得认证

1月28日上午,中国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认证仪式在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内举行,北京绿色交易所向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颁发了碳中和证书。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发局局长刘力、城市运行局局长段青松,北京绿色交易所常务副总经理王辉军,以及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等出席仪式。
四川省能源局关于做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

四川省能源局关于做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市(州)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办),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省投资集团公司,省能源投资集团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省电力设计院,省工程咨询院,省能源协会,有关电力企业
微电网将迎来较快发展阶段,并逐步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微电网将迎来较快发展阶段,并逐步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近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1年,要全力做好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制定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鼓励工业企业、园区建设绿色微电网,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中国能源电力发展展望2020》也透露,未来在主干网架不断强化的同时,依托于分布式清洁能源发电或综合能源优化利用的微电网及分布式能源系统具备一定发展潜力。这对微电网建设来说是利好。
中海油致力“碳达峰、碳中和”的专业公司揭牌成立

中海油致力“碳达峰、碳中和”的专业公司揭牌成立

1月22日,海油发展清洁能源公司在津揭牌成立,中国海油致力“碳达峰、碳中和”的专业公司落地成型。该公司由原海油发展管道公司、新能源技术项目组整合而成。原海油发展管道公司是中国海油唯一从事海底管道加工制造及技术服务、唯一从事港口与航道码头建设及运营服务的专业工程服务公司,具有丰富的海洋工程经验,近年来在海上风电运维、工程建设数字化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原新能源技术项目组瞄准未来能源发展趋势,研发领域涉及油气开采、锂电材料、氢燃料电池等。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