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太阳能兼储能项目助推全球微电网大发展

2019-06-30 11:26  来源:PVTECH/Selina Shi  浏览:  

世界银行的一份新报告表示,太阳能兼储能成本的下降有助于微电网系统数十倍的爆炸式增长,为全球数百万人带来电力。

至2030年,目前为4700万人供电的1.9万个水电和柴油微电网或会发展到21万个,供电人数达到4.9亿。

报告显示,大多数新型微电网使用的是光伏和电池组合。至2030年,预计10-15GW太阳能/ 50-110GWh锂离子电池将减少1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世界银行称,实现2030年 21万个微电网的目标需要将太阳能混合项目的成本降至约0.20美元/kWh,而目前的基准价为0.55美元/kWh。

实现这样一个里程碑将使光伏组件的成本从690美元/ kWp(当前)降至140美元/ kWp(2030年),而同期锂离子电池成本将从598美元/kWh降至62美元/kWh。

世界银行能源与采掘部高级主管Riccardo Puliti表示,“当前,微电网是缩小能源准入差距的核心解决方案之一......我们正与各国合作,积极动员公共和私人投资。”

亚洲领先,非洲赶上

研究发现,在迄今为止安装的1.9万个微电网中,南亚(9300)、东亚及太平洋地区(6900)占了绝大部分,阿富汗(4980)和缅甸(3988)位居全球排行榜榜首。

然而,目前处于规划领先地位的是非洲。在全球7500个正在开发的系统中,塞内加尔、尼日利亚和其他非洲国家的项目令非洲大陆的占比达到4000个。

从项目数量的角度来说,研究将PowerGen、OMC和Husk Power列为排名前三的微电网开发商。公用事业项目开发商的排名则是NPC-SPUG、RAO和JIRAMA。

实现2030年全球21万微电网目标所需的投资额为2200亿美元,高于迄今为止注入的280亿美元。

截至目前,开发融资方已为微电网提供了数十亿资金支持,此外还有2013-2018年间,私人投资方提供的2.59亿美元资金。

风险认知和宏观经济问题继续削弱着融资渠道,但众筹、债转股及其他创新办法则有助于减少障碍。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佛山南海中日韩智慧能源产业基地项目举行签订仪式

佛山南海中日韩智慧能源产业基地项目举行签订仪式

2月1日,佛山南海中日韩智慧能源产业基地项目签订仪式在南海迎宾馆举行。南海区人民政府、中科润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中科润谷航天氢能系统(泰安)有限公司三方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佛山南海中日韩智慧能源产业基地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80亿元,建设全国首个“氢能进万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区,打造我国氢能和智慧能源产业研发、人才与技术交流中心,并将基于分布式天然气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的多能互补微电网,打造全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智慧能源示范社区。
2MW/8MWh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在加州微电网项目中试点使用

2MW/8MWh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在加州微电网项目中试点使用

据外媒报道,在加利福尼亚州开通运营的一个2MW/8MWh大型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FB)示范项目将在一个微电网中试点应用。
金风科技中国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获得认证

金风科技中国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获得认证

1月28日上午,中国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认证仪式在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内举行,北京绿色交易所向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颁发了碳中和证书。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发局局长刘力、城市运行局局长段青松,北京绿色交易所常务副总经理王辉军,以及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等出席仪式。
微电网将迎来较快发展阶段,并逐步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微电网将迎来较快发展阶段,并逐步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近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1年,要全力做好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制定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鼓励工业企业、园区建设绿色微电网,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中国能源电力发展展望2020》也透露,未来在主干网架不断强化的同时,依托于分布式清洁能源发电或综合能源优化利用的微电网及分布式能源系统具备一定发展潜力。这对微电网建设来说是利好。
工信部肖亚庆:2021年全力做好工业领域节能减排

工信部肖亚庆:2021年全力做好工业领域节能减排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要全力做好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制定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鼓励工业企业、园区建设绿色微电网,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各行业各地区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