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龙一号卡拉奇3号机组核岛成功实现穹顶吊装

2018-09-30 15:57  浏览:  

巴基斯坦当地时间9月29日10时16分,中国核建承建的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海外项目——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3号机组(K3)核岛穹顶顺利吊装就位,标志着3号机组建设由土建施工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创新、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是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更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照的标本和参照。卡拉奇核电站2号、3号机组项目在中巴两国能源合作领域具有独特而重大的意义,该项目是中国在海外建设的首座“华龙一号”核电站,是中巴两国规模最大的在建合作项目。此次成功吊装,将极大地增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龙一号”的信心和合作潜力,增强“华龙一号”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上午6点36分,现场吊装总指挥下达起吊命令,穹顶缓缓提升至20米高,经变幅75米后起升至离地70米,顺时针回转97.2度,负载行走43.4米后至K3内部结构中心上空,然后调整就位角度,缓慢落钩。10时16分,穹顶吊装就位,吊装过程控制完美,各项参数远超控制目标。

K3核岛穹顶是安全壳钢衬里的封顶部分,其外形为下口内侧直径46.8米的半球形壳体,吊装载荷388吨,是全球核电建设规模最大、重量最重、高度最高的穹顶之一。

K3核岛穹顶从车间预制到现场拼装,借鉴K2核岛穹顶的施工经验,采取双曲面胎膜一次成型工艺、曲面板埋弧自动焊和“二合一”技术等多种工艺创新,比K2核岛穹顶提前25天拼装完成。

与K2吊装不同,本次吊装受场地限制,穹顶提前10天进行场地转移,对穹顶本体变形控制要求更高,高空对接难度更大。同时,在穹顶下口离地70米的状态下远距离负载行走43.4米,安全风险较大。

为确保万无一失,中国核建子公司中核华兴组织专家对穹顶吊装方案进行多次评审,严密规划吊车行进路线及吊装过程。项目部层层动员,明确责任与分工,组织开展吊装演示,为穹顶一次性精准完美就位做好充足准备。K3机组于2016年5月31日实现FCD,2018年6月15日K3核岛内部结构主体施工完成,提前15天具备穹顶吊装条件。为进一步优化主设备“预引入”施工法,中核华兴采用了创新设计的、更为安全可靠和翻转效率更高的E型翻转支架进行蒸汽发生器和压力容器的翻转,9月5日,四大主设备成功实现“预引入”,周边厂房建设正在有序向前推进,整个工期优于K2核岛。

作为海外“华龙一号”的建设者,自2014年3月首批人员进场至今,中核华兴克服困难,改革创新,2015年9月18日实现卡拉奇核电站2号(K2)机组第一罐混凝土浇筑,2017年10月13日完成K2穹顶吊装,顺利实现海外“华龙一号”首堆从FCD到穹顶吊装总工期25个月的目标任务。截至目前,K2机组安全厂房、电气厂房、燃料厂房以及核辅助厂房等主厂房全部顺利封顶,其他子厂房进展顺利。房间移交完成年度计划的110%,预应力工程按计划进入第四阶段且进展顺利。

K2、K3建设中,中国核建各参建单位与各方通力合作,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工艺改进,实现了堆腔不锈钢水池“先贴法”施工、3号核岛“底板环段+加腋区”模块化施工、主设备“预引入”等一系列重大创新与突破。4年来,卡拉奇核电站建设质量安全完全受控,进度顺利向前推进,双岛FCD、穹顶吊装等里程碑节点全部按期或提前实现,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核建在核电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助力“华龙一号”扬帆出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东京电力公司宣布:日本福岛核电站3号机组乏燃料棒全部移出

东京电力公司宣布:日本福岛核电站3号机组乏燃料棒全部移出

东京电力公司2月28日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乏燃料池中的乏燃料棒已全部移出。这也是2011年福岛核事故中堆芯熔毁的三个机组中第一个移出所有乏燃料棒的机组。同样堆芯熔毁的1号和2号机组乏燃料池中仍然保存着上千根乏燃料棒。
“华龙一号”的“金钟罩”!能抗住大飞机撞击、航油的燃烧

“华龙一号”的“金钟罩”!能抗住大飞机撞击、航油的燃烧

“能抗住大飞机撞击、航油的燃烧,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负压,即使内壳受损,放射性物质也不会泄漏到环境中去。”近日,中核集团首席专家、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说,“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其安全壳是保证电站安全的最后一道实体屏障,对于核电站的安全至关重要。
中广核“和睦系统”实现多堆型应用覆盖

中广核“和睦系统”实现多堆型应用覆盖

中广核在前不久召开的2021年度媒体通报会上,向社会披露了一年来的生产经营、安全管理、科技创新、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情况。据中广核新闻发言人袁昌红介绍,2020年,中广核实现上网电量2721.9亿千瓦时,较2019年增长超过100亿千瓦时。同时,中广核24台核电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
美国报告建议:现在

美国报告建议:现在 "紧急 "投资,预商用试验版的核聚变电站可在2040年投运!

美国能源部的一份新报告称,如果对该项目进行 "紧急 "投资,一个预商用试验版的核聚变电站可能会在2040年之前在美国投入运行。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科学院的一份新报告建议,如果美国想利用其对ITER等多国项目的贡献,并乘着私人绿色能源投资的浪潮,现在是 "紧急 "推动重大投资的时候了,以建立一个试点核聚变能源工厂,并在2035-2040年之间投入使用。
核电站处理负担沉重 日本走出“余震”路漫漫

核电站处理负担沉重 日本走出“余震”路漫漫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突发大地震、海啸,并引发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10年后的今天,当地基础设施灾后重建已基本恢复,但核电站拆除、核垃圾处理尚未启动。日本首相菅义伟1月下旬在国会答辩中表示:“今后的救灾重点将转入心理抚慰,福岛的复兴重生需要长期支援,这仍旧是日本政府最重要的课题。”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