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德国联邦议会通过《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

2020-11-10 14:24  来源:欧洲海上风电  浏览:  

近日,德国联邦议会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正式将德国海上风电的目标设定为:到2030年运行20GW,到2040年运行40GW。

《可再生能源法》(EEG)是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石 ,自2000年首次颁布以来,经历了EEG2004、EEG2009、EEG2012、EEG2014、EEG2017共五次修订,每次修订都是对前一阶段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结,对后一阶段发展方向的引导。本次是第六次修订,德国海上风电在经历了长达两年的缓慢发展后,终于迎来了新的曙光!

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长Peter Altmaier表示:“新版EEG提高了海上风电的目标,很明显,德国将仍然是全球领先的海上风电市场。确认长期发展目标,为投资者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根据最近两次海上风电竞标的情况,EEG2020还修改了海上风电竞标规则。

EEG2017中规定,前一轮海上风电竞标中的最低中标电价,将是下一轮海上风电竞标中的上限电价 。由于最近两次海上风电竞标的最低中标电价都是零补贴,如不修改规则,则意味着未来德国海上风电只有零补贴这一个电价了。

但实际情况是,行业成本降速并没有想象中快,而未来海上风电场的离岸距离将越来越远,成本或不降反增。担心零补贴电价在未来吸引不到任何投标,在最新的EEG2020中,取消了这一条规定,允许投标电价为非零补贴电价 。

尽管不强制使用零补贴电价投标,但电价上限依然存在——

2021年竞标项目电价上限为73欧元/兆瓦时(约合人民币0.5747元/千瓦时)

2022年竞标项目电价上限为64欧元/兆瓦时(约合人民币0.5038元/千瓦时)

2023年竞标项目电价上限为62欧元/兆瓦时(约合人民币0.4881元/千瓦时)

如果在一次竞标中,有超过一家开发商投出了零补贴电价,则将由抽签来决定开发权的归属 。

EEG2020还给出了未来执行差价合约机制(CfD)的可能性。CfD是英国、法国、意大利、丹麦目前使用的可再生能源竞标体系,也是德国海上风电行业力推的方式。

尽管法律落地,但实质的海上风电竞标已经有两年多没有进行了。德国风能协会负责人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EEG修正案的通过。我们目前亟需新一轮的海上风电竞标,让我们的产业链能满负荷运作起来。”

截至2020年6月,德国海上风电安装容量为7.7GW。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哈萨克斯坦政府正在推动落实《绿色经济转型构想》

哈萨克斯坦政府正在推动落实《绿色经济转型构想》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哈萨克斯坦的国家战略。2009年哈通过了《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法》,成立可再生能源融资结算中心,为相关项目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全国各地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建设了一大批风力、水力、生物质和光伏发电站。
下游需求推动,中重主流稀土品种持续涨价

下游需求推动,中重主流稀土品种持续涨价

南方稀土集团3月2日公布的稀土氧化物挂牌指导价显示,氧化铽报价为970万元/吨至980万元/吨,较前一周挂牌价上涨90万元/吨。
公开征求对《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公开征求对《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为依法规范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等生产经营秩序,有序开发利用稀土资源,推动稀土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起草了《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21年2月15日前反馈意见。
海南首个“风光储充换”集中式充换电站投运!“新能源+充电设施”一体化!

海南首个“风光储充换”集中式充换电站投运!“新能源+充电设施”一体化!

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25日介绍,海南首个“风光储充换”集中式充换电站近日投运,可放大风、光、储多能互补效应,提供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和协调控制解决方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能源+充电设施”一体化建设运行模式。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高规格发布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对各地区、各部门准确把握发展新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经济发展加快注入绿色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意见》明确要求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这是实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