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申办之初,实现绿色办奥就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承诺。特别是,作为我国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后举办的国际体育盛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具体的低碳目标有哪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中国将践信守诺、坚定推进,已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等领域具体实施方案。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10亿千瓦,1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已有序开工建设。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10日在江苏无锡同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举行会谈。双方就双边关系、务实合作和多边协调进行深入交流,达成广泛共识。
在2022年河南省“两会”期间,内河航运成为高频词,推广新能源船舶,发展“绿色水运”受到河南省政协委员民建界别的关注。
1月5日,科研和医疗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发布《净零之路:全球清洁能源研究现状》报告。报告显示,清洁能源领域相关研究成为全球科研热点,中国清洁能源领域相关发文量及近五年获取授权专利数量均居全球领先地位。
明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展望未来50年,如何推动中德、中欧关系迈上新台阶,习近平主席强调这些关键——
美国西北大学纳米技术专家查得·米尔金此次发明的数据生成工具 “巨库”极大地扩展了研究人员的视野。每个“巨库”都包含数百万甚至数十亿个纳米结构,每个纳米结构的形状、结构和成分都略有不同,所有这些都在2×2平方厘米的芯片上进行了位置编码。迄今为止,每个芯片包含的新无机材料比科学家收集和分类的还要多。
12月15日上午,随着位于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北侧的两台风机叶片缓缓起动,全球首个零碳码头智慧绿色能源系统在天津港并网发电。这是我国港口首个“风光储荷一体化”智慧绿色能源项目,标志着天津港绿色港口建设迈出新步伐,以全新模式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加快全球能源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使命。近年来,海湾国家不断探索能源结构调整,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以降低对石油的严重依赖,努力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
马什哈德·艾哈迈德是英国籍巴基斯坦人,曾供职于英国、卡塔尔、阿联酋等多个国家的油气行业。2019年,他受聘加盟宁夏哈纳斯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出任工厂厂长一职。
利用水源热泵技术,提取江、河、海水中的热量为居民供暖;利用回收树枝、秸秆等农林废弃物进行燃烧发电,同时用产生的热量为居民供暖;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产出绿色电力,并将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替代燃煤小锅炉,供工业企业用汽。这就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的保供作为。
中国支持的肯尼亚加里萨光伏发电站年均发电量超过7600万千瓦时,每年帮助减少6.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图为2019年12月13日拍摄的肯尼亚加里萨光伏发电站。
由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十七届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将于2022年3月23-2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会聚焦行业热点,将集中展示激光智能制造、激光器与光电子、光学与光学制造、检测与质量控制(含红外技术与应用产品特色展示)以及成像与机器视觉六大主题领域创新产品及相关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这个冬天,北欧有些“风不调雨不顺”。降水不足,水电站显得“乏力”;风力不足,风车转得“没劲”。由于实行浮动电价,电力短缺带来电价高企,推高了人们的生活成本。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相似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历史使命把中国和非洲紧紧联系在一起,中非从来就是命运共同体。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石,也是中国长期坚定的战略选择。中国和非洲国家在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斗争中相互支持,持续深化政治互信;在实现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道路上互帮互助,不断拓展合作新领域;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密切协调,共同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