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阳”新闻

能源界网为您提供能源领域最新的“人造太阳”新闻,“人造太阳”资讯,“人造太阳”视频,以及“人造太阳”相关的最新动态。
中国承担!全球最大“人造太阳”主机安装合同签订

中国承担!全球最大“人造太阳”主机安装合同签订

当地时间2024年2月29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与中核集团中核工程牵头的中法联合体正式签署真空室模块组装合同
03-01
追逐“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夸父”首次亮相

追逐“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夸父”首次亮相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是“十三五”立项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09-18
403秒!中国“人造太阳”获重大突破

403秒!中国“人造太阳”获重大突破

第122254次实验!4月12日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对探索未来的聚变堆前沿物理问题,提升核聚变能源经济性、可行性,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
04-13
中国如何打造全球最大“人造太阳”的硬核“防火墙”?

中国如何打造全球最大“人造太阳”的硬核“防火墙”?

2022年11月,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防火墙”在中国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标志着中国实现该项核心科技领跑,有力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话语权。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首席专家、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第一壁关键部件研制项目中方负责人谌继明接受了中新网采访,讲述中国如何打造全球最大“人造太阳”的硬核“防火墙”。
02-27
逐“日”追光,走近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HL-2M

逐“日”追光,走近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HL-2M

“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最近,社交媒体上,中核集团一张引爆网络的海报,展示的便是电影中的行星发动机和现实中的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HL-2M)、中国环流器二号A装置(HL-2A)。网友们不禁热血沸腾,纷纷感叹,“原来中国科幻的背后是中国制造”。
02-13
“人造太阳”照亮地球还要多久?

“人造太阳”照亮地球还要多久?

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主任罗德隆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而言,目前包括ITER在内,聚变能正处在开发阶段。要想真正实现聚变能的商业应用,需要克服高温(超过上亿度)等离子体约束、承受高温及强辐射聚变材料和聚变燃料(氚)循环增殖三大难题。
12-22
美“核聚变突破”意义到底多大?专家:距离造出“人造太阳”还有很久!

美“核聚变突破”意义到底多大?专家:距离造出“人造太阳”还有很久!

长期以来,可控核聚变被视为解决人类能源供应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美国在该领域取得的这项重大突破,是否意味着人类即将彻底解决能源危机?
12-15
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科研再获突破

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科研再获突破

10月19日下午,中核集团科研团队再传佳绩,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HL-2M)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HL-2M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这标志着我国核聚变研发距离聚变点火迈进了重要一步,跻身国际第一方阵,技术水平居国际前列。
10-21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EAST团队——准备着,点亮“人造太阳”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EAST团队——准备着,点亮“人造太阳”

4层楼高、直径8米、重400吨——这就是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坐落在安徽合肥“科学岛”上。
06-10
引爆流量的“人造太阳”你了解么?

引爆流量的“人造太阳”你了解么?

聚变能被视为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终极能源,聚变能的成功开发将推动能源生产革命,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可控核聚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具挑战的大科学工程之一,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颠覆性的特点,一旦取得突破,会涌现出一批原始创新技术,形成先发优势。因而,受控核聚变的强大魅力一直吸引着核大国奋力攀登,我国将开发核聚变能作为一项战略性国家任务。
05-09
中国“人造太阳”运行时间突破千秒,创造新纪录

中国“人造太阳”运行时间突破千秒,创造新纪录

2021年的最后一天,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传来消息:12月30日晚,该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实现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这是目前世界上托卡马克装置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的最长时间。 
12-31
我国“人造太阳”开启新一轮实验

我国“人造太阳”开启新一轮实验

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在安徽省合肥市西郊董铺水库旁的科学岛——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再度开机运行。本月初,新一轮实验开始了。
12-24
揭开“人造太阳”神秘面纱 核科普新书《托起明天的太阳》进校园

揭开“人造太阳”神秘面纱 核科普新书《托起明天的太阳》进校园

12月13日,在位于四川乐山市的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内的中国核聚变博物馆,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科普新书《托起明天的太阳》首场进校园暨核科普活动举行。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副院长陈庆川作新书推介并赠书,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柯崎主持活动。
12-15
实现清洁能源的梦想,“人造太阳”前景可期

实现清洁能源的梦想,“人造太阳”前景可期

不久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将原来的1亿摄氏度运行20秒纪录延长5倍。新纪录进一步证明了核聚变能源的可行性,也是向核聚变能源应用迈出的重要一步。
06-17
“人造太阳”EAST: 向人类能源终极梦想迈进

“人造太阳”EAST: 向人类能源终极梦想迈进

我们要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造出一个需要同时承载大电流、强磁场、超高温、超低温、高真空、高绝缘等复杂环境的装置,这对工艺设计和材料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05-3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334 下一页

相关标签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