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新闻

能源界网为您提供能源领域最新的中国科学院新闻,中国科学院资讯,中国科学院视频,以及中国科学院相关的最新动态。
高效清洁的发电与电力储能技术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 王建新]

高效清洁的发电与电力储能技术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 王建新]

第十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高效清洁的发电与电力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11-06
三元锂离子电池安全改善技术及其在高能量密度储能系统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 卢威]

三元锂离子电池安全改善技术及其在高能量密度储能系统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 卢威]

第十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卢威:三元锂离子电池安全改善技术及其在高能量密度储能系统中的应用
11-06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暘:地热清洁取暖大有可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暘:地热清洁取暖大有可为

地热是一种清洁低碳、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安全稳定的优质可再生能源,对于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北方地区、高原寒冷地区乃至南岭以南部分地区冬季气温低,建筑取暖需求大。近10年来,由于化石燃料使用过多,雾霾频发。对此,国家大力提倡利用包括地热能在内的清洁能源取暖,雾霾天数逐年减少,大气环境呈现向好趋势。
09-10
同煤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合作攻关,新能源新领域新装备技术再获新突破

同煤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合作攻关,新能源新领域新装备技术再获新突破

近日,同煤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合作攻关,开发煤炭清洁利用 “长支链结构聚丙烯树脂制备技术”、“聚丙烯嵌段共聚新技术与新产品”尖端技术研发完成,为现代煤化工产业链下游产品做好了技术储备。
06-27
中国科学院:中国首台无烟煤原料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运行

中国科学院:中国首台无烟煤原料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运行

记者18日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获悉,中国首台应用于合成氨领域的常压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当天在贵州宏盛化工有限公司一次点火成功,进入热态调试运行阶段。该气化炉也是中国首台以无烟煤为原料的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
05-2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高比能全固态钠电池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高比能全固态钠电池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维材料与能源器件研究组(DNL21T3)吴忠帅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余彦教授团队以及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姚霞银研究员团队合作,构筑了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和正极材料的一体化集成系统,有效降低了固固界面阻抗,显著提高了电子、离子和电荷的传输效率,研制出高比能、柔性的全固态钠电池。
03-12
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压缩空气储能是提高可在生能源利用效率的最佳方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压缩空气储能是提高可在生能源利用效率的最佳方式

日前,山西大同同煤集团云冈矿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正式开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卢强的团队又开始了新一阶段的忙碌。长期致力于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科研和工程实践,卢强成功主持了安徽芜湖、江苏常州等多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
11-20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创建新一代生物光伏系统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创建新一代生物光伏系统

生物光伏(biophotovoltaics, BPV)为太阳能利用提供了一条生物学路径。生物光伏利用光合微生物(如蓝藻)作为光电转换材料,具有碳中性、良好的环境相容性和潜在低成本等特点,有望成为环境更加友好的新一代太阳能发电技术。
09-25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实现锂浆料电池从零到一的突破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实现锂浆料电池从零到一的突破

“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易回收,是储能电池发展的综合目标。目前已有的锂离子电池普遍‘娇小富贵’,并不适合大型储能场景。能否以储能应用需求为导向,开发‘傻大笨粗’的大容量电力储能专用电池?
08-29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氢气采购项目采购公告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氢气采购项目采购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非招标方式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批准,本项目资金已落实。欢迎具有相应供货或完成项目能力的合格供应厂商参加。
04-22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采用微波水热合成法制备纳米LiFePO4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采用微波水热合成法制备纳米LiFePO4

最近,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王晓辉课题组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朱孔军合作,在深入理解LaMer形核生长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减小形核窗口时间来增大形核速率,采用微波水热合成法在纯水的合成环境中制备出纳米LiFePO4。
11-26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核能应在替代供暖燃煤锅炉中发挥关键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核能应在替代供暖燃煤锅炉中发挥关键作用

我国于巴黎气候大会承诺,将于2030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非化石能源占比升至20%左右。然而,当下我国北方每年采暖范围遍布17个省、市、自治区,采暖人口达7亿以上。而集中供热的热源仍以热电联产和区域锅炉房为主,使用的燃料也仍然以煤炭为主,每年供暖消耗煤炭已超过5亿吨,造成很大的汚染,能源结构和产业升级形势严峻。面对城市热网对热源的旺盛需求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日趋严格的现状,各城市均需淘汰现有供热小锅炉,原有高污染、低效率热源...
05-16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334 下一页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