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充电市场新势力!中能聪聪荣获2024上海充换电展“十大新锐品牌奖”

2024-05-24 14:58  来源:中能聪聪  浏览:  

“全国年度最大充电桩及换电站展览会”2024上海充换电展CPSE盛大召开,5月22日-24日展会现场人气高涨。展会火爆的背后,是市场对充换电产业升级的普遍看好。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增长,充电基础设施产业正打开远期成长空间。展会期间,作为新型充电基础设施布局的新兴势力,北京中能聪聪科技有限公司备受关注,凭借其自研的移动储充产品小聪移动储充机器人,现场荣获2024充换电行业“十大新锐品牌奖”。

充换电基础设施正在迎来更新换代的变革浪潮,市场需要智能高效、合理布局、安全共享、能源绿色的产品创新。作为移动储充领域先行者,自2022年成立以来,中能聪聪始终秉承“智慧领动,能源最优”的品牌理念,其推出的小聪移动储充机器人R30、S140等创新产品,有效解决了城市充电设施不足、充电体验差等问题,不断突破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式的边界,移动储充产业图景正在渐次展开。

凭借灵活的产品性能、过硬的产品质量和高效的运维体系,中能聪聪迅速打开市场局面,助力客户部署升级。小聪移动储充机器人合作项目覆盖全国多个重点城市和地区,遍布公共充电场站、商业综合体、高速服务区等多个应用场景——在福建武夷山给无人机充电助力茶农采茶,在重庆璧山河边镇应急保电赋能乡村振兴,在海南冯家湾高速服务区有效应对潮汐车流,在福州金山一体化场站保证绿色能源稳定可靠的供给......落地的不断加速、用户的高度好评,带来了市场份额的稳步提升。由此,在众多参评企业中,中能聪聪得以脱颖而出,成功赢得评审团和参展用户的双重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展会中能聪聪此次也同时入围“十大智能安全充电桩品牌”和“十大产品设计品牌”,可见其在保障用户充电安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的创新贡献。在智能安全方面,小聪移动储充机器人产品深度融合AIOT物联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能量管理等先进技术,实现如约抵达、远程监控、灵活避障、稳定快充等功能,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可靠。在产品设计方面,小聪移动储充机器人同样展现出行业前沿设计水平:黑灰相映、配色美观;可开门设计,维护便捷;彩色灯条,准确标识;高分辨率液晶屏,视觉精美;智能触控,交互体验极佳。

根据民生证券的预测,预计2025年国内充电桩存量市场规模或超过3000亿元,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小聪移动储充机器人,集高效储能、灵活移动与智慧充电于一体,可以随时随地为电动汽车提供便捷服务,也可以助力工商业削峰填谷盈利创收,将成为充电市场不可或缺的应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2024中国莫干山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展览会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博览会

2024中国莫干山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展览会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博览会

展会时间:2024年11月15-17日展会地点:浙江●德清国际展览中心展会指导: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浙江德清)建设工作专家委员会展会支持: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湖州市人民政府德清县人民政府展会主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融和会展集团展会承办:中融商汇(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湖州莫干山国有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一、德清 最佳选择德清,东望上海、南接杭州、北连太湖、西枕天目山麓,2012年被《纽约时报》列入全球45个最值得去的地方,号称浙江最美小城,莫干山...
海南计划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有率达到20%

海南计划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有率达到20%

能源界网获悉:6月3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对外公布《海南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年)》(简称《方案》),明确提出继续加大新能源车推广应用。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全省汽车保有量的20%。
湖南全省电动汽车充电快充站已建成704座

湖南全省电动汽车充电快充站已建成704座

湖南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进展。国网湖南电力宣布,该省已建成704座电动汽车快充站,配备4053个快充桩和1500个慢充桩
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图研讨会召开

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图研讨会召开

6月1日,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图研讨会在京召开。
国家能源局:选取部分县乡地区开展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活动

国家能源局:选取部分县乡地区开展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活动

扎实推进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变革。适应能源转型需要,着眼“双碳”目标任务,努力推动高质量跃升发展,夯实国家新能源发展和安全根基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