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辰储能卡位全面储能“大时代”

2023-02-22 09:59  来源:中国储能网  浏览:  

海辰储能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王鹏程认为:“从2023年开始,接下来的三年,将会进入全面储能大时代。”

“如果说2022年是全球储能市场的元年,那么从2023年开始,接下来的三年,将会进入全面储能大时代。”

这是海辰储能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王鹏程的判断。

王鹏程所谓的全面储能,指的是“全球储能、全业储能、全户储能”三大维度。在他看来,碳中和目标牵引下,储能将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增速、覆盖面在全球范围铺开。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已经多次上调的数据预测看,未来三年,储能领域的复合增速将超过70%,到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逼近700GWh,到2030年将超过2TWh。

大时代来临前的紧迫感和兴奋感,已经在海辰储能紧锣密鼓的行动中充分体现。

过去的2022年,成立还不到3年的海辰储能,以超高速的增长,在行业内拿下 “双第一” *:中国电力储能电池交付项目数量第一、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速第一。

而2023开年以来,这种高速向前的姿态依然还在持续,海辰储能正在与时间赛跑:

1月以来,海辰储能签订、中标多个订单,累积容量已经超过20GWh,订单价值合计超百亿元,市场配套将同时覆盖海内外市场的不同应用场景。

受订单需求以及产能建设项目的驱动,今年春节,项目建设伙伴和海辰员工共计4000多人坚守一线,抢建设,抓生产,保交付。

在资本层面,海辰也保持着高频率的动作,仅开年以来,就已先后获得来自厦门农行、兴业银行累积不超过160亿元授信额度,为接下来几年的部署囤积粮草弹药。

对于2023年的战略目标,王鹏程向高工锂电表示,海辰储能今年的增速将超过500%,预计全年出货量超过25GWh,要在保持2022年“双第一”的基础上,目标拿下中国电力储能电池交付量第一,同时,在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上,要争取“保三争二”。

快,依然是他给这个超5000人的年轻团队设定的2023关键词。

事实上,从外界看,“快”已经成为海辰储能最为鲜明的企业“标签”,战略决策快、产品开发快、产能释放快、市场拓展快、融资速度快……

而在内部,“快”已经深度融入到海辰的企业基因,王鹏程在公司内部提出“洞察快,互动快、学习快、执行快、改善快、总结快、迭代快”的七快组织文化,成为其内部管理中提到频次最多的要求。

“但,快仅仅只是表象。”

之所以要不断强调“快”,在王鹏程看来,这是海辰储能参与储能市场储能市场竞逐的战略路径和关键抓手。

“2023年到2025年,是开启全面储能大时代的关键期,也是储能企业排位赛的关键节点。如果在这个关键期,没有抓住机会,占据行业头部位置,那么很可能就会错过机会窗口,对于海辰储能而言,就是要通过快的战略,来进行卡位。”

2月1日,在位于厦门同翔高新城的海辰产业园,高工锂电与海辰储能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王鹏程做了深度对话,围绕全球及中国储能市场研判、海辰的战略选择及路径、产能部署、技术产品迭代、供应链生态等核心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海辰储能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王鹏程

全面储能大时代研判

快速向前的市场角力中,能否对于产业变化有清晰准确的认知和洞察,是企业赢得市场的前提和关键。

复盘海辰储能的快速成长之路,与其一开始就提出的“储能是超级独立大赛道,将会形成独立产业标准、独立的技术路线、独立的产品布局以及独立的产业生态”的产业认知紧密相连。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研判,海辰确立了聚焦储能的企业战略并快速出击。

而站在2023年的时间节点,海辰储能又前瞻性地提出:未来三年,将会是全球储能、全业储能、全户储能同步开启的大时代。

全球储能,是指储能将在全球范围全面铺开。这其中,中国、美国、欧洲将成为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三大市场,同时,包括澳大利亚、日韩、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应用也在快速启动。

全业储能,意味着电力的源、网、荷各环节的储能应用都将开启。储能将快速成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同时在备用电源、UPS等应用场景也将全面开启。

全户储能,是指在消费端,户用储能将会成为和空调一样的家电级产品,逐步成为全球家庭的必备选择。

全面储能的开启,不仅意味着更快速的增长,还将带来更大规模的需求以及更大范围的覆盖面。这对于产业链企业而言,将会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机会。

如果将时间范围再具体到2023年,海内外市场也在呈现新的趋势和走向。

在国内,海辰储能的判断是,2023年,电力储能需求将进一步激发,工商业储能将迎来元年。

背后的逻辑在于,一是强制配储等政策进一步释放,“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目标指引,带动发电侧储能节奏加快;二是国内市场化机制的愈发完善,电力现货交易的推进,带动共享储能进一步投放;三是随着分时电价机制的完善,峰谷电价差拉大,工商业储能的经济性将明显提升,将带动工商业储能迎来规模化应用元年。

而在海外,海辰储能认为,美国是确定的储能大市场,欧洲是基于能源安全和成本下的点面共存市场。

王鹏程认为,在美国,薄弱的电力网络需要分布式储能系统提供支持,与此同时,随着IRA法案施行带动的制造业回归,意味着需要更大的储能配套满足电力需求的提升。

预计2023年,美国储能电池需求量将超过100GWh。

在欧洲,基于能源安全和能源成本的综合考量,包括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已经形成的共识是,使用分布式储能解决能源危机问题,是现阶段最易落地、最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海辰储能的研判是,经历过2022年的危机之后,欧洲市场的户用储能需求将在2023年进一步爆发。

多线部署“卡位”大时代

全面储能时代的开启,让海辰储能看到了巨大的机会窗口,也让王鹏程和团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

能否通过快、准、稳的节奏在2025年前完成卡位,实现全球储能电池第一品牌的战略目标,考验着海辰团队的战略执行和落地。

“对于海辰而言,最大的竞争不是来自对手,而来自于我们自己,能否凭借过硬的技术、超高性价比的产品、稳定的交付真正解决全球市场及客户的痛点和问题,是海辰最大的挑战。”

基于这样的认知,2023开年以来,海辰储能已经在产能部署、技术及产品开发、供应链体系构建、海外业务拓展等方面紧锣密鼓地推进。

面对海内外市场快速及巨大的市场需求,有效产能是未来几年储能电池企业布局的关键。

在产能部署上,海辰储能厦门锂电项目一期年产15GWh的智慧工厂已全面投产,项目二期规划年产能30GWh,将于2023年全面建成并投产。

同时,位于重庆的西南基地一期一阶段也将于今年陆续实现投产运营。重庆基地未来将通过中欧班列,为欧洲市场实现产品配套。

按照产能释放规划,海辰储能将于2024年实现年产能突破100GWh,在2025年全面达成年产能135GWh目标。

储能专属技术和产品,是储能电池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压舱石。极致的储能技术才会输出极致的储能产品。

聚焦于此,在2022年发布的300Ah电力储能专用电池和大圆柱户用储能专用电池的基础上,2023年,海辰储能将发布适配低成本策略的极致280系列下一代产品,并将发布超高效率、一致性的大圆柱电池,同时,还将为电力储能定制化开发全新一代平台化技术,满足全球市场需求,大幅度降低电池跟系统直流侧成本。

在电池环节的基础上,海辰储能还将技术进一步向下游延伸。去年11月底,海辰在深圳设立了储能控制技术研究院,专注于储能3S系统(BMS、PCS、EMS)的研发和制造,并提出 “两芯一控”战略,即电芯、芯片和控制系统。

在王鹏程看来,从储能电芯、芯片、控制技术到最终的系统集成,并不是简单组装的加法关系,而是乘法的关系,三者的深度配合和协同,最终对电池循环寿命、能量利用效率、安全性能等方面产生作用。

这是海辰选择切入该领域的核心驱动力,而通过对于“两芯一控”的部署,也将在未来成为其产品参与市场竞逐的核心优势。

除了锻造技术和产品的竞争力,高工锂电注意到,海辰还在投入巨大的精力到储能电池降本上。

王鹏程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的一点是,作为新基建属性的储能,如果无法做到持续降本,就不可能得到大规模普及。

聚焦于储能电池降本,海辰主要通过以下路径,力争实现五年储能成本降一半:

一是通过材料降本,主要通过对新材料体系导入,启动回收生态,锂材料正常回归;

二是制造成本着手,实现设备及产线投入降本,海辰预计,五年内单GWh设备投入要从目前行业平均水平有至少50%以上的降幅;

三是产品成本,技术迭代降本,通过产品循环寿命的提升,实现全生命周期的产品降本,以海辰去年发布的300Ah电力储能电芯为例,可以实现前三年零衰减(据实测数据显示,前1000次循环,该款电池能量衰减率≤1%,满充满放,相对于初始值),循环寿命达12000次,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降低25.3%;

四是售后成本,海辰储能专注提供易安装、低维护、高可靠的储能专用产品,降低全生命周期售后成本。

在市场开拓上,海辰坚持的策略是“无内不稳,无外不强”,落实国内国外双线作战策略。

高工锂电注意到,2022年底以来,海辰储能在海外的布局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其在德国和美国的子公司都已经设立完毕,跟海外的品牌战略客户的合作越来越深化。

在供应链生态构建上,海辰提出“引进来、留下来、走下去”的供应链文化,并坚持开放拥抱、公平公正、合作共赢,基于此,海辰还通过战略绑定、对外投资等方式,前瞻性布局面向未来的供应链生态体系。

从市场拓展到技术产品创新、从产能部署到供应链构建,海辰的高速进化背后,最为底层的驱动力,来自于其建立的一套企业价值与文化。

在2022高工储能年会上,王鹏程就对外专门阐释过其价值公式:以价值驱动、文化赋能为龙头,以开放思维、更高认知为路径,以知行合一、高速进化为执行力,不断进行企业自身迭代。

在他看来,这才是海辰储能高速进化的核心驱动力,也其竞逐全球储能第一梯队的“秘钥”。

“面对储能领域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窗口,所有入局者,都处于统一的起跑线。如何构建企业自身的价值体系,是决定能否成为世界级储能企业的关键。”

中国储能产业如何领跑全球?

事实上,与时间赛跑的海辰储能,也是中国储能产业快速向前的现实映照。

必须清楚的一点是,能源大变革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对于能源体系的发展共识,围绕于新能源领域的竞逐,不再只是单个企业间的比拼,而已经上升为各大经济体之间的战略博弈与大国较量。

过去的十几年,中国在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领域的“换道先行”,已经成为目前领跑全球的“风向标”。如今,储能领域同样具备在全球实现领跑的机会和底气。

一是在技术创新领域,以锂电池为核心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已经实现全球领跑。

过去几年,中国企业在锂电池材料、结构、工艺、装备领域的创新此起彼伏,无论是在创新的数量还是质量方面,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锂电池技术创新最大的策源地。

如今,这种创新浪潮也已经快速在储能领域传导。2022年以来,以海辰储能发布的300Ah电力储能专用电池为代表,面向储能场景的专用电池技术创新接连不断,一大批中国企业根据自身的差异化路线,释放出越来越强的底层创新和组合创新能力,并已经得到了全球市场的认可甚至追随。

二是在供应链环节,中国储能产业也已经占据了绝对的全球市场主导权。

中国已经在储能系统、电池、关键材料、装备制造等环节实现了自主化,并且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超过85%。

在最为核心的锂电池供应链环节,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中国提炼了全球68%的镍,40%的铜,59%的锂以及73%的钴;生产了70%的正极,85%的负极,66%的隔膜和62%的电解质。同时,中国拥有超过3/4的锂电池产能。

在企业竞争力打造上,中国锂电池产业已经成长出一大批各个细分产业链的全球性龙头企业,并开始加速“出海”。

三是在规模化制造上,中国的优势同样不可比拟。

同样依托于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的先行优势,过去几年,中国在规模化制造、产能复制、工艺变革、智能制造等环节得到了快速迭代和提升,这是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产业都无法比拟的。

而这种优势,在储能领域同样可以快速复用,并可能还将迭代得更为迅速。以海辰储能为例,其在产线建设及投产的速度上、产线设备的资金投入上、生产制造的效率上,都体现出明显更大的优势。

四是在新能源产业大生态的构建上,中国探索出的以国家政策引导,企业、资本、地方政府等多方联动、相互赋能的方式,已经成为新能源产业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方案”。

近年来,以厦门、重庆、常州、合肥、成都等区域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化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样本,并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复制和蔓延。

毫无疑问的是,未来几年,储能领域的快速启动将会进一步推动这种模式的推行和落地。

在王鹏程看来,中国储能产业已经具备产业技术、供应链、规模化制造等多重优势,不仅会是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同时,也将会是中国向全球实现制造型产业输出的重要机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