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引领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 期待政策与市场形成合力

2018-02-05 14:24  浏览:  

“绿色能源‘曲折式前进’,如今迎来‘全民光伏’时代,成功突破了‘两头在外’的瓶颈。”协鑫集团副董事长、协鑫新能源董事局主席朱钰峰近日在“2018绿色能源发展论坛”上指出,他认为,正是国家的绿色发展战略让绿色能源企业获得了发展契机。

权威数据显示,中国目前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国,同时也是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成为推动全球绿色能源发展的最重要力量之一。

中国成能源转型明星

煤炭消费连续三年下降,光伏行业中国占据了全球大约一半的新增装机量

《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不包括水电)同比增长14.1%,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美国能源经济和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的研究报告则显示,2017年中国参与和并购的大型国际清洁能源项目总金额已达到440亿美元。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保护总监Deon Nel在论坛上表示,目前全球已进入一个新的清洁能源发展阶段,而中国经验证明了实现绿色能源转型是完全可能的。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过去几年里,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和投资额都居世界首位,而且中国的煤炭消费已经连续三年下降。”Deon Nel 认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转型方面成绩斐然。

国际能源署中国合作部主任涂建军称,自2011年开始,全球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容量已连续6年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其中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新增装机量达到165GW,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未来5年预计新增装机量1000GW。

“我们认为2018年的明星国家仍会是中国,因为中国引领了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尤其是在光伏行业,中国占据了全球大约一半的新增装机量。”涂建军说。

“风”“光”将领军未来市场

政策促进光伏技术升级,积极推动光伏扶贫

“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未来的发展中,风电、光伏是领军力量。”涂建军认为,根据国际能源署对2020年全球市场的预测,光伏会成为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的全球引领者,超过任何其他能源。

国家能源局2016年出台的《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光伏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技术进步显著,光伏制造和应用规模均居世界前列,而“十三五”将是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基本任务是产业升级、降低成本、扩大应用,实现不依赖国家补贴的市场化自我持续发展,成为实现2020年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和20%目标的重要力量。

从政策层面,国家推出了“领跑者计划”,力促光伏技术升级,与此同时,还积极推进光伏扶贫,实现企业、乡村、农方三方共赢。

据了解,协鑫集团已经完成了69个光伏农业项目,拥有装机容量共计798兆瓦的国家级和省级扶贫电站,其中国家级扶贫电站的装机容量共计250兆瓦,预计20年内可以使贫困户增收9.31亿元。到2017年底,协鑫新能源的光伏电站装机总量突破600万千瓦。

政策与市场应形成合力

在制造、运行环节提升技术控制成本,行业“非技术成本”仍待解决

“2016年,中国贡献了全球15%的GDP,却消耗了全球23%的能源,能耗仍然偏高。”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能源转型首先要强调“节能提效”,这是能源战略之首。

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表示,在中国能源整个产业链、供应链、消费链上,不能一味依靠行政手段,“不能简单地靠少数官员拍脑袋认为怎么调节就能够实现绿色发展,市场发挥充分作用始终是关键。”

与会人士表示,要加快转型,政策和市场的合力推动成为关键。

首先是企业的技术升级,这是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扩张的关键内因。以光伏产业为例,近年来,光伏上网电价约从每度0.6元降至0.4元,就得益于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不仅要在制造环节通过技术升级提高产品的发电效率,在运营端,也要采用各种新技术如双轴跟踪、机器人清扫、无人机巡检等来控制成本。”协鑫新能源总裁孙兴平表示。

在孙兴平看来,光伏行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成本偏高的问题,尤其是“非技术成本”,比如土地价格、税收、金融成本等。

以金融为例,随着绿色能源的规模扩张、技术升级和走出去,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持续存在,且越来越高。除补贴政策外,金融市场的支持更为关键。

对此,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红表示,经过自上而下的推动,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得非常快,2017年年中绿色信贷已达8.2万亿元,同比增长12%,信贷资源正在越来越多地配备给绿色产业。

孙兴平认为,随着行业的技术创新,再加上政策的助力,“预计有望在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上半年实现光伏平价上网,届时就可以解决国家补贴可再生能源的负担。”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0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0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

3月3日,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煤炭产量39亿吨,到“十四五”末,国内煤炭产量控制在41亿吨左右,全国煤炭消费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全国煤矿数量控制在4000处左右,建成智能化煤矿1000处以上。培育3-5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企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组建10家亿吨级煤炭企业。
两会前瞻 | 盘点两会代表的储能 +新能源汽车提案

两会前瞻 | 盘点两会代表的储能 +新能源汽车提案

碳中和、碳达峰确定目标下,在此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锂电池发展迅猛。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围绕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储能相关的提案也备受关注。
2021郑州环博会展位预定火热进行中

2021郑州环博会展位预定火热进行中

2021中国(郑州)国际生态环保产业博览会定于2021年8月27日-29日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将扩建,或将生产2.5万美元的新车型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将扩建,或将生产2.5万美元的新车型

据国外媒体报道,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公司据传可能将获得上海自贸区临港一工业用地使用权,这块土地位于该公司上海电动汽车超级工厂旁边,面积超过100英亩。此举是特斯拉电动汽车上海超级工厂高速扩张的最新体现。该工厂在2019年完成第一阶段建设之后,于2020年投入生产。
两会前瞻 | 广汽集团曾庆洪: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

两会前瞻 | 广汽集团曾庆洪: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

3月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结合汽车行业关注的焦点发布了5条建议,这其中包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加强国产车载芯片竞争力等备受关注的话题。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