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网荷储”协同一体 山东打造现代配电能源互联网

2022-06-02 10:06  浏览:  

“十四五”末,山东风电、光伏装机将占该省发电装机的40%至48%,电力调节灵活性压力很大,这要求山东必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以应对新能源大比例接入。

作为工业大省,山东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这些特征使其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时压力巨大。如何迎难而上,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探索出一条适宜山东省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是摆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简称“国网山东电力”)面前的一道难题。

尤其是近年来,山东省不断对可再生能源做“加法”,能源结构优化明显加快,同时也面临着电力电量平衡难度陡增的压力。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国网山东电力依托自身能源结构特色,通过具体落地的项目工程,不断探索统筹“源网荷储”协调一体发展,旨在实现供需主动平衡。

既是火电大省也是新能源大省

随着近几年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向纵深发展,目前,山东省已编制完成了新能源产业、氢能、海上风电等规划,70个县纳入国家整县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试点,数量居全国首位。如今的山东,不仅是火电装机大省,还是光伏总装机量第一大省。

记者从国网山东电力获悉,今年一季度,山东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突破6000万千瓦,达到6124万千瓦,增长31%。其中,光伏装机达3493.4万千瓦,占全省清洁能源发电容量的54.8%,位列全国第一,成为山东电网新能源的龙头。此外,以垃圾、秸秆等为燃料的的生物质能发电装机,也是全国第一。截至2021年底,山东并网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396万千瓦,是2015年的2.6倍。

“山东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全国第一,特别是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占到全国22%。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对电网调节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电网稳定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需求异常迫切。”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网山东省电科院首席专家孙树敏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山东电网网架结构比较坚强,但随着新能源快速增长,对山东电网的影响已不是简单的消纳问题,而是如何保障电网稳定。“山东今年2月份新能源消纳率比去年同期略有降低。其根源是山东省电源结构以火电为主,由于新能源增长强劲,调峰资源相对匮乏。”

“我们测算,‘十四五’末,山东风光的装机比例可达40%至48%,电力调节灵活性压力很大,所以山东必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以应对新能源大比例接入。”孙树敏说。

当前,山东新能源发展迅猛,由于新能源出力与负荷特性匹配度不高,“极热无风”“晚峰无光”等波动性、间歇性缺点越发凸显,进一步增大了电力平衡难度,新能源消纳面临挑战。

深度探索“源网荷储”协同一体

如何助推新能源充分消纳,提前筹谋解决山东省“十四五”期间电网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国网山东电力正因地制宜深度探索具有当地特色的新型电力系统,尤其是其聚焦的统筹“源网荷储”协同一体发展,有效地提升了山东电网平衡调节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国网山东电力调控中心王勇介绍,我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以及煤电稳定、可调、可控的特性,决定了煤电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承担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的重要作用。因此,煤电的清洁高效利用至关重要。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21年,全国煤电以不足50%的装机占比,生产了全国60%的电量,承担了70%的顶峰任务,发挥了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顶梁柱”和“压舱石”作用。

在“源”侧,国网山东电力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通过煤电机组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节能降耗改造“三改联动”,深挖各类机组调节调峰能力;同时,持续优化电源3-7天出力滚动预测,风电、光伏预测精度分别提升至93.3%和94.1%,通过合理安排机组运行,实现传统煤电和新能源的耦合发展。在“荷”侧,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电力需求响应调节,建成首批100个低压海绵台区,优化电动汽车、分布储能、智能家居等用能互动,促进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在“储”侧,山东不仅将新型储能纳入其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还出台了全国首个储能示范应用实施意见,建成全国首个电池储能技术实验室。按照山东省能源局的规划,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商业化储能,彻底盘活储能应用市场。

山东省正全力推动储能业务“稳步跑”。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山东并网各类储能电站37座,调峰能力不断增强。以近日并网的国网系统单体容量最大、并网电压等级最高、完全市场化运营的莱芜孟家独立储能电站为例,投产运行后将年均增加新能源消纳电量1亿千瓦时。“当前,核准在建文登、潍坊以及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3座,全部建成投运后,山东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将达到700万千瓦。”王勇向记者透露。

“山东省的独立储能走在全国前列。”孙树敏表示,“山东是首个执行容量补偿电价的省份,也是首批独立储能电站参与现货交易的省份,我们希望通过落地示范的工程项目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着手构建东部特高压通道

支撑大规模清洁能源并网,坚强的智能电网至关重要。如今,山东已全面建成以特高压为骨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分布式能源灵活接入的坚强智能电网。未来,将加快完善省内特高压交流环网骨干网架,推动构建“东电西送、北电南送”的网架格局,打造“网架坚强、智能高效、灵活自愈、全景透明、互联互济”的现代配电能源互联网。

国网山东电力将聚焦胶东半岛核电、海上风光能源基地发展,以烟台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为重点,着手构建东部清洁能源向全省配置的4回“东电西送”特高压通道。鲁北盐碱滩涂地是山东省千万千瓦级的新能源建设基地,为了把这些绿电输送出去,国网山东电力正在完善北部500千伏电网架构,加快建设潍坊、滨州、东营区域500千伏新能源汇集工程,形成北部可再生能源基地“北电南送”的4站8回500千伏输电通道。“同时,服务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和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我们将科学统筹规划、优先就地就近并网消纳,建设智慧化配电网,提升清洁能源‘优化配置’能力。”相关负责人称。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风电、光伏的发电成本已与火力发电基本持平,但为解决风电、光伏发电带来的电网调峰问题,无论是通过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化学储能电站,还是进行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都需要大量投资,从而推高到户用电价格。同时,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又会降低火电机组利用率,增加火力发电的固定成本,也会推高到户用电价格。因此,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必须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在社会可承受的用电价格约束下持续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三峡乌兰察布“源网荷储”试验基地创下多项“国内之最”

三峡乌兰察布“源网荷储”试验基地创下多项“国内之最”

近日,三峡乌兰察布“源网荷储”技术研发试验基地(以下简称“试验基地”)喜讯频传。“源网荷储一体化”功率路由器示范工程、大规模新能源及储能综合仿真与实验平台、兆瓦时级固态锂离子电池储能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兆瓦级直流耦合接入的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系统和飞轮储能系统等一批科研成果投运,创下多个“国内之最”和“行业首次”纪录。
南方区域“两个细则”正式印发,公布光伏电站考核细节

南方区域“两个细则”正式印发,公布光伏电站考核细节

6月13日,为了保障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及电力市场有序运营,促进源网荷储协调发展,国家能源局南方能源监管局正式印发了《南方区域电力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南方区域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其中针对风电、光伏、新型储能和可调节负荷首次发布了差异化的并网管理与辅助服务实施管理细则。
新型电力系统中“水储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新型电力系统中“水储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双碳”目标愿景和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以来,关于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变革和挑战被广泛研究和深刻认知。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电源侧新能源将成为电量的主要提供者,电网侧从交直流混联大电网向微电网、柔直电网等多元形态并存转变,负荷侧由单一用电向发用电一体转变,电力系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杜祥琬:实现“双碳”目标应形成战略战术共识

杜祥琬:实现“双碳”目标应形成战略战术共识

“‘双碳’目标于2020年提出后,已经历了第一个整年。这一年里,社会各方面的讨论非常热烈,观点多种多样。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大家应该形成两点明确共识,一是‘双碳’目标是国家战略,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要坚决保持战略定力;二是在战术上要积极而稳妥,既要避免运动式减碳,也要避免运动式增碳,总结好‘双碳’工作第一年的经验教训。”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就“双碳”目标和“十四五”能源规划等话题接受记者专访。
海阳核电“核能+光伏”工程正式投运

海阳核电“核能+光伏”工程正式投运

4月11日,国家电投海阳核电“核能+光伏”工程正式投运。该工程是海阳核电探索核能与新能源耦合,实现多能互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的又一创新实践。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