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位能源专家关于“十四五”能源电力发展的思考!(一)

2021-01-05 15:07  来源: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  浏览:  

王志轩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中国能源电力低碳转型全面进入了新征程!为“十四五”能源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提出了新要求。现在目标已经清晰,机遇就在眼前,但也会遇到更为严峻的挑战。一是技术创新虽然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但“30•60”目标实现还寄希望于技术上有更新的突破;二是适应能源电力转型的新业态还在探索中;三是能源电力体制改革又遇到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一步推动改革;四是现有的能源电力系统在转型过程中积累了诸多新矛盾需要化解。我期望这个专刊在探讨中,能够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理念导向、创新导向,并对以上挑战提供更多应对思路和方法。

王鹏 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十三五”电力工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怎么讲都不过分,但必须看到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是电源结构上,火电在电力运行中的角色悄然发生变化,但未得到充分认可,火电与可再生能源利益分化,调和两者共生共赢的经济手段不足。二是电网结构上,城市级、园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寄望的局域电网,分布式能源大发展寄望的微电网,形态已经出现,但未被充分重视,各级输配电网的投资、建设仍很不平衡。三是电力系统运行上,电量平衡有余而电力平衡困难,危及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因素增加,调度可用资源捉襟见肘,面对并不罕见的“迎峰度冬”仍需行政性地采取停限电、错避峰,已建设五年的电力市场不能“雪中送炭”。

“十四五”电力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毫不松懈地推动体制革命,坚定正确地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一是转变观念。不是为改革而改革,要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电力市场体系,服务于“十四五”电力工业发展,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聚焦重点难点。结合电网形态的变化研究推动输配体制改革,破除对生产力的束缚;结合电力运行中的痛点,深化价格机制与交易模式,激发需求响应、破解煤电之争;结合国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时不我待地将区域电力市场提上日程、当成大事。

王利宁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所主任工程师

“十四五”是能源消费增量结构转换期,新增能源几乎将由清洁能源满足,煤炭消费已进入峰值平台期,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在2025年前后达峰或临近达峰,但油气仍处于战略发展期。我国的发展阶段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决定了短期内石油需求仍有增长潜力,预计其将在2030年前达峰,约7.5亿吨。天然气需求在宏观经济稳健增长、环保政策持续加码、市场化改革效果显现等多因素驱动下,“十四五”时期预计年均增量将超过200亿立方米。

推动“十四五”油气高质量发展需持续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聚焦安全短板,增强供应保障能力建设。落实好“七年行动计划”,持续加大上游生产勘探开发力度,夯实国内资源基础。加大油气储备设施建设,保持合理储备水平,增强供应体系安全保障度、弹性和适应性。推进国际合作,扩大和稳定资源渠道,提升国际市场影响力。

二是破除“三大制约”,推动天然气持续发展。处理好与新能源融合发展不够、经济性不强、供应弹性不足等三大制约,为天然气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推动天然气市场改革(特别是价格改革)和开拓应用场景(如分布式能源体系等),为客户提供有保障、有竞争力的资源,为生产者获得合理收益创造条件。

三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的成品油市场、部分化工品市场、天然气市场基本已经进入供需宽松甚至过剩格局,市场竞争日趋激励,亟需行业加快创新,提升产品科技含量,避免低水平竞争,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

叶春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副主任

“十四五”能源电力发展面临新任务新要求,危机与机遇同在,变局与新局相随。面对变化莫测的形势和市场,精准的决策离不开及时的舆情分析,科学的政策需要精辟的解读领会,高效的市场呼唤快速的反馈机制,决策、政策、市场之间的信息对称、良性互动、优化提升,当是抢抓机遇、规避风险的前提,更是推进能源体制机制建设的基础。期待一批智库、智者和智言、智语,咨政建言,推进能源转型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孙小兵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开发建设公司副总经理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以来,能源行业在消费、供给、技术、体制等方面均发生了深刻变化。能源相关的新业态逐步显现,有些业态已跨过技术临界、经济临界、市场临界的“跃迁”点,对应的创新链、应用链、价值链正逐步打通,预计总体将会向分布式、互联化、数字化、可存储、集成式、模块化、可再生等方向过渡和转型。

当前,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等非水可再生能源即将进入平价时代,这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效应叠加后,也将产生划时代的变局。电化学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已具备规模推广的经济价值,其应用需求、应用场景、商业模式、技术创新等正在优化和迭代。可以预见,电化学储能的规模应用将会对风电、光伏发电等非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及提高电网安全性、平滑负荷曲线、减少远端负荷需求、降低电网备用容量等产生深远影响。

“十四五”期间,能源行业正处于颠覆性技术的爆发期,风电、光伏发电、储能、氢能、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供能、模块化核能,以及与“云大物移智链”有关的能源业态不断兴起,将为ICT企业、装备制造企业营造历史性机遇。

任东明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形势做出的一个新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同时也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要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强国目标,需要回答一个重要问题,即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能源形态来对接新时代、支撑新时代、体现新时代、甚至引领新时代?

尽管目前还不能准确定义这样一种新的能源形态,但可以肯定的是,新的能源形态必将伴随新时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步产生、发展并走向成熟,并将在未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社会等各方面均有所体现,可以称之为新时代的能源文明。

作为未来的一种新的能源形态,新时代能源文明将具体体现在我国能源活动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文明的能源开发方式(主要体现出非掠夺性,不过度向自然索取)和文明的能源利用方式(主要体现在利用效果的文明方面,即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而不是造成生态环境灾难)两方面。

从当前能源发展趋势看,这里提到的所谓文明的能源开发、利用方式,必然是建立一种可持续的能源系统,具有绿色和低碳的特征。由此可见,能源文明建设与当前全球正在开展的能源转型目标完全一致,不但对美丽中国建设有利,同时也具有全球意义。

我国已经提出要构建新的能源体系,其特征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这里提到的“能源体系”可以作为能源转型发展的目标,但尚不能完全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相对应,而能源文明的提法恰恰可以满足上述条件。建议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能源文明纳入我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目标内容。

杜忠明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院长

“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两个十五年”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推进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 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关键五年。

未来五年,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预计“十四五”电力需求将保持刚性增长。

未来五年,“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将加快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发展,传统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不断下降,新能源消费将快速增长,以新能源、储能、智能电网、智慧调控系统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转型的重要方向。

未来五年,科技革命将推动能源系统重塑,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核电、储能、氢能等技术突破将加快能源产业格局调整变化;能源与城市将深度融合,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将打造能源领域全新应用场景。

总之,未来五年,能源绿色转型发展任务艰巨,但前景广阔!

杨雷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国际能源署原署长高级顾问

能源和环境的协同发展将会成为“十四五”能源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未来的全球投资贸易格局中,碳排放将成为越来越刚性的约束条件。可以说谁掌握了减排的主动,谁就在未来的国际投资贸易格局中占领了先机,应对气候变化将会成为未来各国竞争的新的制高点。

根据国际能源署最新展望,清洁能源可以在2030年前满足全球新增能源的全部需求。同时,随着我国风光发电占比的不断提高,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将接入电网,这迫切需要提升包括源、网、荷、储在内整个系统的灵活性,尤其是推动需求侧响应的广泛应用。这需要推动商业模式创新,进行更深入的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

能效是第一能源,也是最清洁的能源,在未来能源转型中至关重要。能源效率的提高将对能源转型目标的实现作出最大贡献。此外,能源供应企业都在逐步转变为能源服务企业,要打破能源的行业壁垒,创建更有利于能源服务的商业环境,对能源转型至关重要。

总体看,推动能源革命是一个技术领域、产业界、政府政策密切互动的过程,能源革命首先要突破思想的框限,不断推动技术、商业模式和政策体制的创新。可以说,能源革命首先是一场思想革命。

吴钟瑚 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原副会长、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回顾我国能源事业的发展,我国不仅是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更在清洁能源的发展、能源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上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能源消耗强度和碳强度上明显缩小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为全球的温室气体减排做出了贡献。分析我国能源发展成绩的取得,电力作为清洁高效能源,促进了我国低碳能源对高碳能源的替代,优化了能源供应结构,并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提高比重,对节能减耗的贡献明显。面向未来,我国能源的高质量发展,双碳控制目标的实现,电力产业肩负重任!据此,我认为在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中应该坚定地树立电力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制定出相应的科技发展政策,积极推进科技创新,采用数字技术、智能化和云计算等先进科技,提升网源储调度的协调,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和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消纳。

陈兴华 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北方工业大学副教授

“十四五”期间,我国能源发展将面临更多挑战。能源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难度加剧;各种能源新业态形式不断涌现,各方主体利益更具不确定性;能源高质量发展和能源转型要求更高,静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已经转变为如何加快动态的能源替代;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对能源安全保障提出更多挑战;生态环保、气候变化压力加大,和能源领域密切相关的碳中和、碳达峰成为“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攻目标。这些挑战,与能源立法工作进展的迟滞,都显示出《能源法》出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当前形势下,《能源法》的出台时机已经到来。希望“十四五”期间的能源立法工作取得突破进展,为实现能源法治提供支撑和保障!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两会能源最强音 | 李子颖:保障铀资源安全供应是国家需求

两会能源最强音 | 李子颖:保障铀资源安全供应是国家需求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铀矿地质研究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也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以铀矿地质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的领头人,全国政协委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带领科研团队多次在铀矿地质研究领域取得创新性突破,也对行业发展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
两会能源最强音 | 南方电网广东湛江吴翔:推进海上风电侧配置储能

两会能源最强音 | 南方电网广东湛江吴翔:推进海上风电侧配置储能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将于3月5日召开,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电网广东湛江供电局220千伏雷州巡维中心副站长吴翔已是第四次赴北京参会。吴翔接受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采访时透露,此次将建议推进海上风电侧配置储能,加快海上风电和储能产业发展。
两会能源最强音 | 中国华电温枢刚:在能源安全保障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两会能源最强音 | 中国华电温枢刚:在能源安全保障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量有显著增长,资产总额去年底达69.1万亿元,年均增速达7.7%。质有明显改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达7.8%,营业收入利润率提升1.7个百分点。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方面累计完成投资17.9万亿元。
两会能源最强音 | 金晶科技董事长王刚:鼓励玻璃行业转产到光伏行业

两会能源最强音 | 金晶科技董事长王刚:鼓励玻璃行业转产到光伏行业

去年以来,光伏行业持续火热,带动光伏产业链快速发展,其中作为核心一环的光伏玻璃也备受市场关注。作为连续五届全国人大代表,金晶科技董事长王刚多年来一直立足玻璃行业,聚焦节能减排、壮大环保产业等议题。记者获悉,今年全国两会,王刚将进一步聚焦光伏行业,带来的建议都与太阳能光伏产业有关。
两会能源最强音 | 孟庆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当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推动者”

两会能源最强音 | 孟庆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当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推动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庆强表示,国家电网公司提出要积极服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当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推动者”。为此,国网湖南电力积极服务能源转型,大力推动构建“新能源+储能”协同发展模式。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