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突破关键技术 助力开采石油中的“稀土”

2020-12-29 16: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  

12月28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在北京召开了由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和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同完成的《强非均质特超稠油开发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鉴定。

据了解,优质环烷基稠油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被誉为石油中的“稀土”。新疆准噶尔盆地稠油资源量10亿吨以上,环烷烃含量高达69.7%,为世界之最。该类油藏非均质性强、温度压力低、原油温敏性差,在新疆油田成功实现商业化开发之前,国内外皆无成功开发先例。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在陆相强非均质超稠油油藏动用、陆相强非均质性特稠油大幅提高采收率、火烧驱油等攻关方面几上几下、久攻不克。国际知名石油公司曾三次针对新疆油田特超稠油资源的开发进行过评估,均认为无法进行效益开发。

当天,由13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4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参与鉴定。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针对超稠油开发动用和特稠油强非均质油藏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世界级难题,1996年开始通过多学科持续攻关,形成了适合陆相强非均质稠油开发热采理论技术体系,大幅度提高了采收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优质环烷基稠油生产基地。

该成果主要创新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创新了陆相强非均质多渗流屏障超稠油注蒸汽重力泄油技术,二是创新了陆相强非均质特稠油多相协同注蒸汽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三是发明陆相强非均质薄层特稠油蒸汽吞吐废弃油藏高温火驱技术。

该成果在新疆油田环烷基稠油资源开发中得到全面应用,已年产量400万吨以上稳产15年,增加可采储量2亿吨,保障了国家对优质环烷基稠油的战略需求,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成果已在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上、KMK等权益油田成功应用,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两会能源最强音 | 中国石油王宜林:油气供应安全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两会能源最强音 | 中国石油王宜林:油气供应安全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油集团原董事长王宜林围绕大家关心的碳中和与能源转型问题,就在新形势下如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自然资源部举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年成果发布会

自然资源部举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年成果发布会

十年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们不断完善自然资源政策、强化创新驱动,组织有关方面推动找矿突破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方面情况,今天,我们有幸邀请了自然资源部地勘司司长于海峰、科技部社发司二级巡视员徐俊、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副主任覃家海,请他们三位领导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2020年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原油产量下降7.9%

2020年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原油产量下降7.9%

今日哈萨克斯坦通讯社2月26日电,据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KMG)发布消息,2020年,公司生产原油和凝析油2175.2万吨,同比下降7.9%;运输原油7317.1万吨,下降6.3%;运输天然气865.9亿立方米,下降16.3%;公司在哈国内炼厂及罗马尼亚炼厂累计加工原油1807.7万吨,下降12.2%。
我国自主研发的“超高温油气勘探系统”让地下油气藏无所遁形!

我国自主研发的“超高温油气勘探系统”让地下油气藏无所遁形!

中国海油旗下中海油服2月19日宣布,由我国自主研发的235摄氏度、175兆帕超高温满贯测井系统“ESCOOL系统”,在渤海油田钻井作业中创造了5572米井深和193摄氏度井温的作业纪录,其成像质量达到国际主流设备水平。
渤海再获大型油气发现——渤中13-2油气田

渤海再获大型油气发现——渤中13-2油气田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22日宣布,渤海再获大型油气发现——渤中13-2油气田,探明地质储量亿吨级油气当量,进一步夯实了中国海上油气资源储量基础。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