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完全自主研制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重力支撑批量产品11日在贵州遵义正式启运

2020-09-14 10: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  

可控核聚变装置俗称“人造太阳”,是照亮人类未来的终极能源梦想。中核集团12日披露,由中国完全自主研制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重力支撑批量产品11日在贵州遵义正式启运。

该设备是ITER重要的结构安全部件之一,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和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到达现场后,将安装在杜瓦底座环上,不仅承载上万吨磁体系统重量,还要承受强热应力、强电磁力、瞬时载荷等复杂工况。

“人造太阳”是可控核聚变装置的俗称,开发聚变能源是全球核聚变人一代代接力奔跑、致力于照亮人类未来的终极能源梦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大科学工程,中国于2006年正式签约加入该计划。

据介绍,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是中方参与ITER计划的主要承担单位,十多年间,携手航天新力联合攻关,集结国内高端制造业优势力量,高质量完成重力支撑产品的制造,展示了中国高端制造的水平和能力。

ITER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聚变反应堆实验工程,其复杂程度和技术难度都超过了已经大量建造运行的裂变反应堆。ITER磁体支撑是中国承担的几个大型采购包之一,由中国承担100%制造任务。重力支撑产品是磁体支撑采购包中结构最复杂、制造难度最高的部件。其零部件众多、装配工艺复杂、尺寸精度要求高,能否按时交付,关系到整个ITER装置的装配进度和后期实验装置的稳定性。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磁体安装首吊成功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磁体安装首吊成功

近日,在法国南部卡达拉舍,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托卡马克装置第四个重大部件——极向场超导线圈PF6成功落位,吊装工作圆满完成,标志着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磁体系统的安装工作全面开启。这是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牵头TAC1中法联合体在2021年度完成的第二个重大安装节点。
“十四五”全国首台装料的核电机组:田湾核电6号机组安“芯”加“铀”

“十四五”全国首台装料的核电机组:田湾核电6号机组安“芯”加“铀”

闽粤联网工程投资32亿元,输送容量200万千瓦,计划于2022年建成投运。工程在福建省内新建1座直流背靠背换流站,通过两回500千伏交流线路,分别接入福建东林和广东嘉应500千伏变电站。线路全长303公里。闽粤联网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的又一条互联通道。
SHINE与Phoenix合并,专注推进核聚变技术

SHINE与Phoenix合并,专注推进核聚变技术

SHINE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和Phoenix LLC今天宣布,双方已完成合并,Phoenix在合并后已成为SHINE全资子公司。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重要部件杜瓦超大矩形波纹管研制成功进入量产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重要部件杜瓦超大矩形波纹管研制成功进入量产

记者近日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了解到,由该所承担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的杜瓦超大矩形波纹管的研制合同任务取得重要进展,研制成功了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大难度系数最高的多层矩形波纹管,通过了ITER国际组织专家组的最终设计评审,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我国大型低温制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零下271℃、百瓦级!

我国大型低温制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零下271℃、百瓦级!

近日,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研制”通过验收及成果鉴定,标志着我国具备了研制液氦温度(零下269摄氏度)千瓦级和超流氦温度(零下271摄氏度)百瓦级大型低温制冷装备的能力。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