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扶贫落地 照亮脱贫之路 ——国网江西电科院突破并网技术难题实现精准扶贫纪实

2018-03-06 09:48  浏览:  

发“阳”财、沾“光”脱贫……这些因光伏扶贫而生的词,其背后是国网江西电科院借“光”转变扶贫方式,从“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让更多的贫困户搭上脱贫列车。

众所周知,光伏扶贫作为一种新的能源扶贫模式,主要在贫困县内为符合扶持标准的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贫困户通过上网售电,直接增加收入,体现了能源精准扶贫,实现了扶贫开发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无论是在突破并网技术难题,还是光伏电站选址建设,国网江西电科院为全省光伏扶贫工程立下了汗马功劳,有效促进了贫困户增收和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实现精准扶贫。

承担社会责任攻“堡垒”

光伏扶贫是国内首创的精准扶贫模式,被国家列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

2016年5月,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和省移民办下达了《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相关部门在江西省精准扶贫攻坚战的统一部署下,把光伏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手段,因地制宜地开展光伏扶贫工作。

由此,以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为技术支撑,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做好光伏扶贫接网工程,确保建成的光伏扶贫工程及时并网的光伏扶贫路线清晰地描绘出来。

“相比城市,很多农村地区处于电网末端,电力供应能力不足。而光伏扶贫工程,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拥有屋顶资源、空闲土地的贫困地区农民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用电问题,还可额外增加收入,成为贫困户脱贫的生财之道。”国网江西电科院院长徐宁表示,光伏虽然是一种清洁能源,但并不是受电网欢迎的“稳定电源”,其输出具有典型的波动性特征。徐宁进一步表示,光伏扶贫项目点多面广,不可预测性强,可控性差,接入地区属于农村薄弱电网,若没有精准的接入分析与技术服务,将对电网安全产生较大的冲击。

专家分析说,不稳定的光伏发电接入一方面可能造成用户用电设备烧毁,另一方面由于电压过高可能导致光伏电源自动保护从而停止输出,造成弃光,减少发电量,影响光伏扶贫项目效益。

从社会责任角度出发,国网江西电科院主动成立技术攻关团队,攻下光伏扶贫项目接入电网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的“堡垒”。

破难题“友好”接入电网

不同于常规印象中穿着白大褂、戴着眼镜的医生,电科院光伏扶贫技术支撑团队由江西省劳动模范范瑞祥作为团队负责人,组成了一支名校硕士、博士为主,平均年龄30多岁的“医疗团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既能深入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做好“赤脚医生”;又能以技术报告和标准规范的形式将普遍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从理论分析、方案编制、装备研发到系统评测,形成完整的指导方案,当好“坐堂大夫”。

那是去年一个令人难忘的炎炎夏日。在38摄氏度以上的炎热高温天气下,团队白天实地调研光伏扶贫工程,积累实测数据;晚上进行仿真分析与核算,提出明确的解决措施,做到“问题不过夜”。团队成员王文彬、李琼在此期间多次中暑,然而“轻伤不下火线”,在90天时间内实地调研了全省20个县1000多个光伏扶贫工程,逐条总结分析了28项光伏相关国家、行业、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完成了500余个台区光伏扶贫接网工程入网分析和关键发电设备检测;经过不断论证与试验,研发了相应的评估与测试系统,编写完成10余万字的总结分析报告,形成适用于光伏扶贫工程实际现场的接入评估方法。

此前开展光伏扶贫项目接入电网评估,基本凭经验直接根据接入的变压器容量进行大致估算,难以实现精准评估。技术攻关团队负责人范瑞祥博士提出基于配网大数据分析,以电压为核心,构建差异化模型的光伏接入评估技术思路,王文彬和蒙天骐在实验室开展了200余项实验,收集整理了1000余项现场和实验室测试数据,构建了工程化的分析模型。

作为团队唯一的一位女博士,90后的李琼博士忘记了“颜值”,屏蔽了精彩的业余生活,通过近3个月“苦行僧”般的刻苦攻关,创新性地将复杂算法嵌入常规EXCEL办公软件,通过批量导入配网数据实现评估结果的自动输出并给出合理的调整建议,有效解决了大批量光伏扶贫项目精准评估的难点问题,为普通技术人员提供了易操作、好上手的技术工具,保障了光伏扶贫项目“友好”接入电网。

成贫困户脱贫“加速器”

光伏扶贫,送来一片“光明”。

国网江西电科院技术支撑了光伏扶贫,开发“阳光经济”又为脱贫提供强大动能。在贫困县乐安县北部,距离县城20公里的南村乡张家村一个半山坡上,春雨后的太阳分外刺眼。光伏扶贫电站里,一百多面蓝色的面板,静静地承受着阳光的照射。同时,站在山顶向村庄望去,屋顶蓝色“补丁”也显得格外耀眼,它成了贫困户脱贫的加速器。

村民张贤良,因残疾丧失劳动力,全家失去经济来源。村干部和供电所人员考虑到他家的情况,第一时间来到张贤良家向其介绍光伏扶贫工程,并帮张贤良在最短时间办完所有手续并安装上网。

自从家里安装光伏后,原本每个月家里都要支出几十元电费,张贤良现在不但不用交电费,每个月还能赚几百元。从去年6月至今,张贤良家里已经用光伏发了7000多度电,已收到6000多元电费,减轻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张贤良深有感触地说:“光伏扶贫是一项好工程,非常感谢党、政府和供电公司给我们带来一条自食其力的生存道路。”

目前,江西省已圆满完成第一批光伏扶贫工程接网工作。江西省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建设光伏电站规模为620MW,其中集中式电站80MW,村级电站(含户用系统)规模540MW,惠及10.3万贫困户。2017年,江西省光伏扶贫项目并网容量已达102万千瓦,2018年还将有超过100万千瓦的并网规模。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国网江西电科院得天时,占地利,依靠自身的技术人才优势,正在江西扶贫攻坚的阳光大道上,大步向前,开拓进取,必将攻破更多技术难关,取得更大的成就!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以区域能源革命为抓手,协调推进能源革命与区域发展

以区域能源革命为抓手,协调推进能源革命与区域发展

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始终是我国面对的重大议题之一。虽然各地区在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区域发展差异显著,区域内存在不同类型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因地制宜推进能源革命。
两会能源最强音 | 刘汉元:加快碳中和进程

两会能源最强音 | 刘汉元:加快碳中和进程

刘汉元代表谈到,当前,光伏发电已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最经济的发电方式,具备了大规模应用、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条件,成为了全球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第一主角。
两会热点 | 6省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光伏+”风口来了!

两会热点 | 6省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光伏+”风口来了!

在推进光伏发电发展的过程中,加快储能的发展十分必要,理由是发展储能可以给光伏发电提供缓冲空间,规避光伏发电波动性大,不受电网待见等短板。
能源转型的历史契机:“两会”碳中和成为热议焦点

能源转型的历史契机:“两会”碳中和成为热议焦点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两会期间,能源电力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碳中和问题建言献策,并在保障可再生能源消纳、建设非化石能源友好型电力系统和发展储能产业等方面提出建议。
两会能源最强音 | 金晶科技董事长王刚:鼓励玻璃行业转产到光伏行业

两会能源最强音 | 金晶科技董事长王刚:鼓励玻璃行业转产到光伏行业

去年以来,光伏行业持续火热,带动光伏产业链快速发展,其中作为核心一环的光伏玻璃也备受市场关注。作为连续五届全国人大代表,金晶科技董事长王刚多年来一直立足玻璃行业,聚焦节能减排、壮大环保产业等议题。记者获悉,今年全国两会,王刚将进一步聚焦光伏行业,带来的建议都与太阳能光伏产业有关。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