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气盈利能力问题受关注

2018-09-29 14:06  浏览:  

据中国能源报消息,近年来,因天然气需求的不断增长,多地积极上马煤制气项目。日前,湖北省能源局发布消息称,该省与三峡集团合作的40亿立方米/年煤制气项目已列入国家规划。

但随着煤制气项目数量的增长,煤制气盈利能力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资料显示,在已投产的4个煤制气项目中,除内蒙古汇能16亿立方米/年项目盈利外,其余大唐内蒙古克旗40亿立方米/年煤制气、新疆庆华55亿立方米/年煤制气和新疆伊犁新天20亿立方米/年煤制气3个项目均处亏损状态。

据悉,2017年大唐内蒙古克旗煤制气项目共计生产天然气10.34亿立方米,当年就亏损6.5亿元。新疆伊犁新天煤制气项目每年生产大约16亿立方米煤制气,但是每年亏损达13亿多元。即使是刚刚列入国家规划的湖北40亿立方米/年煤制气项目,相关方已经意识到了其经济性隐忧,试图通过延长产品深加工链条的方式,提升经济性。

记者从新疆伊犁新天煤制气总工徐西征和湖北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煤制气项目运营困难,主要因为目前气价偏低、现金流不能保证,而煤炭价格又较2015年项目筹建时上涨了约50%。

而气价偏低的主要症结是煤制气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不足1%,缺少定价话语权。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向记者介绍,目前煤制气项目最大的难题在于项目一般建在新疆和内蒙古等具有煤炭资源优势的地区,大都采用长距离管输方式。而目前中国天然气干线输气管网均掌握在“三桶油”手里,主要市场已被垄断。煤制天然气企业要想卖出产品,只能“受制于人”。

唯一盈利的内蒙古汇能煤制气项目,记者了解到,就是因为其煤制气是以LNG形式销售,不经过油气管网运输。加之去年LNG需求大涨,价格受市场调节明显,所以才在去年实现了较好盈利。

除管网受限制外,近年来气价多次下调也加剧了煤制气企业的经营困境。据了解,自2015年11月20日开始,天然气市场销售价格整体大幅下调,由2.75元/标方下调至1.82元/标方,同时,天然气税率由13%调整为11%后,中石油天然气公司又将天然气单价下调至1.78元/标方,每立方米天然气单价比原始价格减少了0.972元。而以大唐克旗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为例,按2018年1至4月实际情况测算,当天然气不含税单价1.6元/标方、平均日销量374万方,或当天然气不含税单价2.14元/标方、平均日销量280万方时,方可达到盈亏平衡。

对于煤制气如何走出亏损漩涡,多方呼吁,希望国家能考虑到煤制气的战略意义,给煤制气企业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

徐西征认为,要改变当前煤制气企业的大面积亏损状态,最主要的是加快油气体制改革,将输气管网尽快从“三桶油”中独立出来,让煤制气企业在定价中有更公平的话语权。当然,在当前煤制气进管网价格与成本价格倒挂的情况下,徐西征也希望国家能够给予一定的补贴。

一位接近中石油的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对于煤制气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将成本降至1.2—1.3元/立方米之间,否则即使输气管网独立出来,也难保证盈利。目前煤制气的实际成本则在1.7—1.9元/立方米之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以区域能源革命为抓手,协调推进能源革命与区域发展

以区域能源革命为抓手,协调推进能源革命与区域发展

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始终是我国面对的重大议题之一。虽然各地区在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区域发展差异显著,区域内存在不同类型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因地制宜推进能源革命。
“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退出煤矿约5500处

“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退出煤矿约5500处

记者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步伐加快。截至2020年底,全国燃煤电厂完成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9.5亿千瓦,占全国燃煤电厂总装机的76%左右;散煤综合治理和煤炭减量替代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散煤用量消减超过2亿吨。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0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0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

3月3日,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煤炭产量39亿吨,到“十四五”末,国内煤炭产量控制在41亿吨左右,全国煤炭消费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全国煤矿数量控制在4000处左右,建成智能化煤矿1000处以上。培育3-5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企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组建10家亿吨级煤炭企业。
自然资源部举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年成果发布会

自然资源部举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年成果发布会

十年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们不断完善自然资源政策、强化创新驱动,组织有关方面推动找矿突破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方面情况,今天,我们有幸邀请了自然资源部地勘司司长于海峰、科技部社发司二级巡视员徐俊、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副主任覃家海,请他们三位领导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中国稀土没卖出“稀”的价格,为什么卖出了“土”的价格?

中国稀土没卖出“稀”的价格,为什么卖出了“土”的价格?

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 中国稀土没卖出“稀”的价格,卖出了“土”的价格,就是因为恶性竞争、竞相压价,使得这种宝贵的资源浪费掉了。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