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电力建设“成绩”亮眼

2025-06-09 13:34  浏览:  

在一批围绕电力高新技术、先进项目带动下,粤港澳大湾区供电保障愈发稳健,电源不断向绿向新转型,绿色出行越来越普遍,绿色发展的成果正惠及这里的所有居民。

▲图为位于深圳莲花山超级充电站内的600千瓦V2G超充桩,最快能以“一秒一公里”的速度充放电。

5月27—5月30日,《中国能源报》记者跟随第二届“高质量发展能源行”网评引导活动,走进粤港澳大湾区的能源生产一线。

在海上,风电机组发出的绿电不仅解决岛屿用电问题,还有力带动岛内经济发展;在空中,260多米高的铁塔架起一条“输电高速路”,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庞大的用电需求;在陆地,光伏、储能、车充等新能源科技“百花齐放”,电力建设带来的惠民、利民成果从内地向港澳扩展……在一批围绕电力高新技术、先进项目带动下,粤港澳大湾区供电保障愈发稳健,电源不断向绿向新转型,绿色出行越来越普遍,绿色发展的成果正惠及这里的所有居民。

▲图为已投产送电的500千伏狮南甲乙线改造工程,264.5米高的水上输电铁塔刷新国内纪录。

强输电、稳电网,供电保障有底气

狮子洋是珠江入海的水域,500千伏狮南甲乙输电线路跨越珠江两岸,为粤港澳大湾区架起一条“电力高速路”。

据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项目管理中心高级经理吴彦伟介绍,该线路原由外国公司承包建设,运行近40年来,线路逐渐老化锈蚀,存在安全隐患。伴随近期线路改造完成,狮子洋上新建起一座高达264.5米的海上铁塔。《中国能源报》记者登上铁塔基座,看到其架起的输电线路与紧邻的南沙大桥平行,下方是繁忙的航道,一艘艘货船从旁边驶过,远处东莞港岸上堆放着五颜六色的集装箱。

吴彦伟表示,由于改造工程涉及航道通行,作业单位和航运主管部门积极沟通,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具体情况设定封航时间,在保障工程建设进度的同时,确保航道稳定通航。而针对水上组塔空间狭小、大风干扰的难题,工程设计采用新型抱杆和承载底座,抱杆的占用空间减少20%,臂展延长25%,载重提升45%,抗风等级提高到17级,平均每4天就能帮助铁塔“长高”20米。“今年5月,伴随500千伏狮南甲乙线改造完成,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核心输电通道之一的南通道交流线路输送能力由原来的240万千瓦提升至300万千瓦。”

“电力高速路”有力增强广东电网输电能力的同时,也给电网提出了稳定性和抗扰动的高要求。同时,伴随新能源成为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第一大装机电源,其发电波动性也对电力系统提出新挑战,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课题日益突出。

“对此,我们提出了数字仿真技术,用数学模型表达电网、发电厂、线路、变电站和负荷等元件,搭建等比例的数字电网,覆盖8000多个电气元件节点,3800多条交流线路,15回直流,实现南方电网的全景镜像实时仿真,精准定位电网运行故障,为交直流大电网运行决策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支持。”南网科研院电力系统仿真与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涂亮表示,“它像一台CT设备,可以对整个电网运行存在的风险和薄弱点进行诊断和扫描,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若要保障电力供应稳定,除强化输电能力和电网稳定性外,对电力设备的巡检也必不可少。

据了解,当前,一批科技装备正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落地应用,协助工作人员高效完成线路巡检、异物清除、故障识别等日常作业,有力保障“十五运会”电力稳定可靠供应。在这里,智能机器狗从车上跳下,用身上的全景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捕捉高压室、电缆走廊等关键区域设备运行状态,将画面实时传输至平板电脑,协助工作人员开展巡检工作。难以徒手举起的设备箱,在腰部外骨骼设备辅助下被轻松拎起,使用者说:“能感到腰部有一股力,帮我抬起了这个箱子。是外骨骼识别到了我要做的动作,并在正确的位置发力,让我省了不少劲。”

 
▲图为广东顺德川崎汽车产业园区近零碳示范区建设规模1.91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系统,每年可供应195.17万千瓦时绿色电能。

从海岛到城市,新能源成为新支柱

站在珠海长琴岛的海岸远眺,银白色的风机分布错落有致,迎风转动,于海天之间绘出一道亮丽风景线。这是广东省首个开发建设并投入运行的海上风电项目——桂山海上风电场,于2016年开工建设。据《中国能源报》记者现场了解,该风电场投产运营后,南方电网进一步完成海上“风电+储能”并网研究实验室建设,至今已完成5种新机型并网测试。“我们为新能源并网装备及相关技术提供研究与试验平台,并积极探索国产主控系统研发、海上风电制氢等前沿技术,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南方海上风电联合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维斌介绍。

离开海岛,进入城市,课题也从“用上电”变为“用好电”。

“理想的城市电力系统,需要随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高效、节能地实现‘充、储、放’功能。”南网储能科技公司运营中心主任王劲表示,储能电站不仅能储存电力,也能“毫秒级”响应电力系统调节需求。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大规模新型储能电站,佛山宝塘储能电站(以下简称“宝塘储能站”)占大湾区新型储能装机总量的1/5,最大运行功率300兆瓦,可一次性充满或放完电60万千瓦时。自2024年1月投运以来,该站已累计调节电量6.47亿千瓦时,充放电效率达89.38%,为大湾区电力负荷调节提供重要支撑。

“如何把300兆瓦规模的储能设备用好?我们认为,不仅要服务好电力系统调节需求,还要对储能技术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王劲说,宝塘储能站不仅是佛山的“城市充电宝”,也是储能设备的“练兵场”,不同技术路线的9种储能系统在这里“同场竞技”。“我们通过对不同电池、不同冷却方式、不同变流器拓扑的运行性能进行对比验证,探索锂电池储能的高效可靠技术路线。”

而来到经济发达的一线都市,更大的用电负荷意味着需要容量更大、响应更快的调峰调频方案。

在深圳,抽水蓄能成为电力系统负荷调节的重要支撑。深圳抽水蓄能电站距市中心20公里,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是全国首个建在城市中心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电站投产以来,累计调节电量超200亿千瓦时,相当于深圳市两个月的用电量,调节能力超过深圳负荷峰谷差的1/3。

南网储能公司深圳蓄能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健超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根据调节需求,机组从备用到发电状态只需要两三分钟,响应迅速,可以作为电网的应急电源。“放眼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9个总投资近700亿元的千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群自今年起将陆续投产。预计电站全部建成后,每年最多可消纳清洁能源244亿千瓦时,相当于1100万居民用户一年的用电需求。”

 
▲图为南方电网公司自主研发的“悟空”带电作业机器人,可精准完成线路拆接引线、飘挂物清理、设备清洗等带电作业。

从利民到惠民,便利车充普惠百姓

“我就住在附近,一个星期会来这座充电站两三次。这里充电很快,基本不用排队,我的车10分钟左右就可以补充200公里左右的续航,充满也只需要不到20分钟。如果换其他充电站,充满可能就需要1小时以上。”新能源车主孙先生在深圳莲花山超级充电站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站不仅充电体验良好,“黑科技”也不少,他对V2G(车网互动)技术很感兴趣。“虽然我的车目前还不支持放电功能,但如果能通过车辆放电获取电费收益、减少充电费用,我很愿意尝试。”

据了解,深圳莲花山超充站共有27台充电桩,可同时满足46辆车充放电。该站还配有22台V2G充电桩,最大放电功率可达2160千瓦。所谓V2G,就是让电动车变成电网的“灵活电源”,车辆电池不仅能从电网充电,还能在需要时向电网反向放电,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双向能量互动。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市场及客户服务部副总经理孙晓佳表示,今年3月,深圳举办全国规模最大车网互动活动,莲花山超充站单日放电量达到了13000千瓦时,相当于满足16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在该活动中,新能源车主每向电网反送1千瓦时电,就可获得4元收益,与用电低谷期充1千瓦时电花费0.4元相比,每度电足足赚了3.6元的“差价”。南方电网公司也不断推动市场机制完善,推动建立“批发+零售”市场化机制,充电运营商将电力交易中获得的部分收益用于补贴车主,有效调动车主的参与积极性,以反向放电助力提升城市能源安全韧性。

而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路上常能看到右舵、黑色牌照的澳门车辆。在横琴的一座充电站,一位经常往返粤澳两地的新能源车主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他的车适用欧洲充电标准,和国标充电桩不兼容,以往车里必须常备转换插头才能充电,还可能遇到充电不稳、功率限制问题。但近年来,横琴正设立越来越多的欧标充电桩,欧标车辆充电体验越来越好。南方电网珠海横琴供电局市场营销部经理孙海光介绍:“横琴供电局持续优化充电站布点,增加配置欧标充电桩,保障‘港澳车北上’充电需求。今年以来,横琴欧标充电桩充电量快速增长,同比增长超3倍。”

据了解,南方电网已在珠海、横琴范围内为港澳车辆提供欧标桩充电服务超3万车次,累计充电量达54.53万千瓦时,并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实现欧标充电基础设施县区全覆盖,标志着大湾区30分钟欧标充电服务网络整体建成,打通了港澳车北上充电链路。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美能源部:新增电力容量不足可能使2030年美停电次数翻倍

美能源部:新增电力容量不足可能使2030年美停电次数翻倍

当地时间7月7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能源部当日表示,如果供应商未能在高峰需求期间增加电力容量,美国停电次数可能在五年内翻倍。美国能源部在一份关于电网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报告中指出,如果美国继续关闭可靠的电力来源,到2030年停电次数可能会增加100%。报告指出,拜登政府的绿色政策是导致发电厂退役以及推迟批准替代发电厂的主要原因。报告补充称,美国电力供需缺口正在扩大,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推动更多高耗电数据中心需求的情况下。...
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累计送电量超十亿千瓦时

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累计送电量超十亿千瓦时

7月3日获悉,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自6月10日投运以来,累计外送电量超过10亿千瓦时。新疆哈密的风电、太阳能发电经特高压线路直抵重庆,缓解重庆迎峰度夏供电压力。来自新疆的电为持续高温的山城送去清凉。据测算,10亿千瓦时电量可满足重庆市全市家庭约42.9天的用电需求,可保障重庆1000列次地铁连续运行1100天,还能支持一所中学100间教室的用电设备稳定运行1250年。疆电入渝工程缓解了重庆电力保供压力,推动新疆资源...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从国家能源局获悉: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地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其中,江苏电网负荷首次突破1.5亿千瓦,最高负荷较春季平均增长近4000万千瓦,约90%增量负荷为空调制冷用电。目前全国电力供应总体平稳有序。据中国气象局预测,7月4日至10日,黄淮、江汉、江南等地将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部分地区达到或超过历史同期极值,预计华...
捷克遭遇大规模停电事故 高压电缆故障影响多地

捷克遭遇大规模停电事故 高压电缆故障影响多地

捷克共和国周五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一条高压电缆故障导致包括首都布拉格在内的多个地区电力中断。事故造成公共交通瘫痪、工厂停工,部分人员被困电梯。捷克工业和贸易部表示,停电发生在当地时间中午12点左右,影响范围涵盖北部和东部地区,原因系电缆故障而非网络攻击或可再生能源问题。此次停电导致布拉格地铁短暂停运,有轨电车服务中断数小时,约1000个移动通信基站受影响。国家输电系统运营商CEPS在V411输电线及莱德维斯发电厂出现故障后宣...
中老500千伏联网工程国内段开工

中老500千伏联网工程国内段开工

6月30日,中老500千伏联网工程国内段正式开工建设。中国段建设包括云南西双版纳至老挝那磨500千伏145千米线路工程、500千伏版纳变扩建工程。届时,中老双向电力互济能力预计达150万千瓦,实现约3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送电规模,促进中老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电力双向互济,深化中老两国电力合作战略伙伴关系。作为南方区域第一个500千伏电压等级跨境联网工程,中老500千伏联网工程是纳入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的重大工程项目,计划2026年竣工投产。...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