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为何成为央企重点“压减”对象?

2022-05-26 10:34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  

专家观点

“压减”的对象是无业务、无贡献、无法实现功能作用的“三无”企业,同时也强调了要合理区分、有效管控特殊目的公司、项目公司等。所以,在企业发展前提下的法人户数增加需求,要予以满足,并不在“压减”范围内。

日前,国资委“中央企业压减工作‘回头看’专项行动推进会”明确,为推动中央企业再瘦身、再优化,国资委已印发专项工作方案,启动新一轮央企“压减”(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工作。会议强调,新一轮“压减”要聚焦特定企业,因企施策探索有效压减方式。要及时清理无业务、无贡献、无法实现功能作用的新能源行业企业。

新能源行业为何成为央企新一轮“压减”的重点对象?这又将给央企新能源业务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小公司数量激增推升央企管理成本

“新一轮‘压减’针对的是所有央企,但不同行业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国资委已了解各央企的基本经营状况,重点关注对象、重点问题正是以这些基本情况为根据提出的。”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许保利表示,国资委提出及时清理无业务、无贡献、无法实现功能作用的新能源行业企业,意味着央企在新能源领域中存在不少类似问题。

国内某大型央企企业管理部负责人指出,与传统的大型火电、水电、核电项目不同,新能源项目往往体量较小。“传统的大电源项目有时甚至需要举全集团之力才能顺利完成,但很多新能源项目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不大,成立一个几十人甚至十几人的小公司,几个月就能搞定。”该负责人指出,特别是近年来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等分布式新能源快速发展,项目零星分散、点多面广,使得相应的企业法人户数迅速膨胀。

上述负责人表示,企业法人户数的增多,必然会增加公司的治理成本。“比如,企业风险控制的难度就会增加。分散的小规模企业有了大央企的背书,会更容易在地方开展工作,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容易滋生出一些打着上级公司甚至是‘集团’‘总部’名义越权行事的问题。”

“压减”不会抑制企业正常发展需求

风险需要防范,但需求也确实存在。“我们的业务以建设施工为主,要到某个地方拿项目,大概率需要注册成立新的公司,有时候没有这个新公司几乎就拿不到项目。”某央企工程部工作人员李某坦言,这些新成立的项目公司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新能源业务拓展、运营管理等确有助益。

“企业增加法人户数的需求是现实存在的。‘压减’的核心目的是清理低效、无效的资产,防止在某些行业内无序扩张。‘压减’是为了企业更高效地发展。”许保利指出,“压减”的对象是无业务、无贡献、无法实现功能作用的“三无”企业,同时也强调了要合理区分、有效管控特殊目的公司、项目公司等。“所以,在企业发展前提下的法人户数增加需求,要予以满足,并不在‘压减’范围内。”

在企业管理层级方面,前述国内某大型央企企业管理部负责人也强调,要以增强企业活力、降低管理难度、提升综合效益为标准,梳理管理链条和流程。“压缩层级是表面上的结果,本质上是为了益于企业发展。”

“有些企业为了便于在县城甚至乡镇开发新能源项目,会将相应的工作下放给在当地既有的基层电厂。这些电厂熟悉当地环境,便于开展工作,这样的操作有其合理性。但在开展新业务的过程中,不免要改变原有的管理架构。有的要增加管理层级,有的会新注册一个同一层级的投资主体,但其实都是同一班人马在做事。”上述负责人表示,在新一轮“压减”过程中,关注并妥善处理好类似情况,做到既不增加企业的管理负担,又能有效推进经营业务。

事实上,“压减”工作的有效推进正在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据国资委消息,自2016年“压减”工作开展以来,中央企业累计减少人工成本449亿元,减少管理费用368亿元;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由44.6万元/人增加到67.9万元/人,提升比例超过52%。中央企业法人单位户均资产从9.52亿元增加到13.99亿元,户均收入从4.4亿元增加到6.72亿元,户均利润从0.23亿元增加到0.45亿元,增幅分别达47%、53%、96%。

杜绝粗放扩张考验企业管理智慧

据悉,央企新一轮“压减”工作的总目标是:下决心清理退出一批企业、优化整合一批企业、重点监控一批企业,进一步减少法人户数,力争将中央企业集团公司管理层级控制在4级以内、大多数企业法人层级控制在5级以内。

日前,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中央企业压减工作‘回头看’专项行动推进会”上明确表态,公司力争今年实现法人户数0净增,计划压减法人164户。同时,公司将加大新能源产业管控力度。坚决清理退出空壳公司、项目推进无望公司,通过设立分公司、探索“一市(一县)一法人”、建设大基地大项目等方式,控制新能源企业法人户数过快增长。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未来,我国的新能源行业必将迎来快速发展,央企也势必会投入到这样的发展浪潮中。那么,如何把握好新一轮‘压减’对新能源行业的要求?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杜绝粗放扩张、提升整体运作效率?”前述负责人指出,这些都是央企需要面对的问题,也考验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智慧。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天津碳达峰碳中和运营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天津碳达峰碳中和运营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6月24日,天津碳达峰碳中和运营服务中心云揭牌仪式举行,标志着全国首个政企协作的省级“双碳”运营服务中心正式投用,将聚合相关行业力量,在能源信息融合、碳电市场协同、低碳绿色发展、碳金融、碳生态等领域先行先试,开启“双碳”服务新模式。
06-27
新档期确定!碳中和博览会12月精彩亮相

新档期确定!碳中和博览会12月精彩亮相

原定于2022年6月15日-1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的“2022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碳中和博览会”)调整于2022年12月21日-24日 举办,地点仍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不变,同期举办“2022上海国际低碳智慧出行展览会”。
科技创新赋能 助力低碳转型 ——“工业脱碳路径及创新机遇系列”线上论坛正式启动

科技创新赋能 助力低碳转型 ——“工业脱碳路径及创新机遇系列”线上论坛正式启动

6月23日,由上海宝山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和 Impact Hub Shanghai 影响力工场联合主办,落基山研究所(RMI)、金融支持绿色科技平台和绿色技术银行等单位战略支持的“2022工业脱碳路径及创新机遇系列线上论坛暨低碳共创营工业制造赛道产业需求解读及共创活动”正式启动。首场活动聚焦能源主题,从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平台和金融投资机构等不同角度出发,通过主旨分享、圆桌会谈和创新项目路演与点评的形式,探讨能源解决方案如何更有效地助力工业部门脱碳。
研究人员创建开源在线平台 助力欧洲“精准”实现碳中和!

研究人员创建开源在线平台 助力欧洲“精准”实现碳中和!

据外媒报道,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 Delft)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日前 创建了一个开源在线工具,可以生成数百种模拟情景。在这些情景下,欧洲可以在2050年之前完全依赖可再生能源的电力,从而实现完全的能源独立。这种开源在线工具可以确定能够经济高效地生产可再生能源和合成燃料的区域、建造氢气枢纽的区域以及需要扩展电网的区域。它可用于欧洲35个国家/地区的不同部门。
养猪大户400亿元“入局”新能源

养猪大户400亿元“入局”新能源

6月18日,正邦科技发布《关于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以下简称“国电投浙江分公司”)签署<“碳中和”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合作协议书>的公告》。作为一家以饲料生产及销售、生猪养殖、兽药为主业的农业企业,正邦科技拟转道新能源的公告一经披露便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06-22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