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锂电池发展的命脉,也终将迎来价格战

2021-12-03 16:05  来源: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浏览:  

锂电池资源争夺永不眠。

老张今年四十多岁,工作比较轻松,生平唯一爱好就是炒股和讲经。最近特别高兴,在A股市场做投资的十几年里,终于品尝到了赚钱的滋味。 就在当日,老张再次旗开得胜,持有的中伟股份上涨14.57%,这使得他笑得合不拢嘴。 成为了“专家”的老张开始给朋友们大谈股经,短线操作的成功秘诀就是工信部昨日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 文件再次提及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求,通过近两年老张对锂电池的研究,逐步知道了三元正极电池的能量密度高于磷酸铁锂电池。

所以早盘就一直盯着三元正极龙头中伟股份,果断出手。

这时候在一旁听经的老李插了句话,中伟股份(300919.SZ)是做三元前驱体的,不是三元正极。老张有点懵,因为他不知道三元前驱体是什么意思,应付了几句就先回家了。 老张有一点特别好,爱炒股也爱学习,经过多年惨痛的亏损使他明白了一个道理,那便是要赚自己认知内的钱,而学习和实操便是练就认知的过程。老张回家后便开始研究起三元前驱体来。 可是看了半天相关的资料和报告,老张还是一头雾水。这时,他想起了隔壁的老白,老白就职于国内某券商研究所,好像还是研究新能源行业的,好多的知识都是老白跟他讲的。 于是,老张将困惑说给了老白,老白听后,开始耐心地给老张讲起来。

01空间和时间决定锂电池赛道景气度

在全球双碳背景下,新能源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从世界前三大汽车消费国来看:中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从年初的5%逐步上升到20%,2021年前三季度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82.1万辆,同比高增超过200%。 美国2021年前三季度美国新能源车销量达43.5万辆,同比上升104%,但渗透率仅仅4%,距离达成2030年50%的渗透率甚远。

从数据上说明产业发展不及预期,但换位思考却可以看出美国新能源市场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间。特别是在近期美国政府推出了高额的补贴政策,这使得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 欧洲作为新能源车的领跑者,2021年前三季度欧洲新能源车销量达156万辆,同比上升105%,渗透率在第三季度也来到了20%。 毫无疑问,新能源车景气度仍旧高企。 老白继续说到,谈起决定赛道的景气度的因素,简单来讲一是空间,二是时间。 由于去年新冠影响,2020年全球汽车销售7797.12万辆,比2019年的9042.37万辆下降了13.77%,今年全球重要汽车市场第三季度新注册电动汽车数量大幅上升。与去年同期相比,14个汽车市场的总增幅为123%。 在双碳目标下,未来新能源车逐步替代燃油车是确定性的并且意味着长期发展机遇,千万量级如此广袤的市场空间孕育着巨大的机遇。显而易见,新能源车赛道时间和空间完全具备。 众所周知,在新能源车整个产业链中最核心的环节便是锂电池,其占据新能源车的成本达到40%左右。

最具备竞争实力的当属锂电池材料。

得益于中国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锂电池行业的发展从实现国产化的突破到成为全球霸主,完成了从政策扶持到市场竞争的转变,为中国新能源弯道超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便造就了中国的锂电池四大材料(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CR5占据了全球50%-80%的份额,在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高增的背景下,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投资标的。 其中,正极材料无疑是核心,作为提供动力的主战场使得其成本高昂。在磷酸铁锂电芯中,正极成本占比超过30%;而在三元电芯中,正极成本占比超过50%,远高于其它零部件。

细分起来,正极材料有五大类,主要包括磷酸铁锂(LFP)、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NCM)、锰酸锂、钴酸锂、镍钴铝酸锂。

钴酸锂主要用于3C产品,锰酸锂和镍钴铝酸锂由于性能和技术的问题占据小部分市场份额,动力电池方面磷酸铁锂(LFP)和镍钴锰酸锂电池(NCM)为主导,二者市场份额超过70%。

以往,三元材料是绝对的主角,市场份额接近50%,而铁锂的市场份额还不到30%。但是今年,磷酸铁锂出货量一反常态超过了三元。

其背后原因有两层,第一是CTP 、刀片电池等技术的开发使得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大幅提升,二是铁锂的成本大幅低于三元正极。

双重因素符合降本增效的第一性原则,再加上锂电池补贴退坡,故而今年铁锂迎来大爆发。

三元是未来锂电池发展的关键

然而,短暂的市场格局交替变更并不意味着长期格局的形成。 一直以来,锂电池最被诟病的就是续航短、电池空间及重量过大,所以提升能量密度是行业发展的首要地位。 按照国家2020年10月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2025我国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年目标为400Wh/kg,2030年目标为500Wh/kg。

目前国内的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可达200Wh/kg以上,而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上限约为180Wh/kg。

即便铁锂即便未来存在技术突破,但本身材料还是成为限制其能量密度的天花板。短期内,二者的关系相辅相成。在未来,三元正极材料无疑更加适合电池高能量密度的需求。 提及三元正极材料想必各位投资者不会陌生,顾名思义便是三种原料混合而成,其代表便是耳熟能详的NCM电池——镍钴锰酸锂电池。 所谓NCM,其实是三元材料中三种金属镍(Ni)、钴(Co)、锰(Mn)的英文缩写,显而易见,便是以镍盐、钴盐、锰盐为原料,通过一定的工艺制备得来。 在此期间,可以控制相应金属的比例,从而生产出不同性能的产品,NCM811便是用80%的镍、10%的钴和10%的锰所铸成的锂电池,其它的系列产品还包括NCM9*/NCM622/NCM523/NCM333等。

型号的区别如同上文,源自三种材料添加比例的不同。 从三元锂电池的产业链上来看,上游为钴镍等矿产资源,中游为三元前驱体和三元正极材料,下游为三元锂电池。

三元前驱体是三元正极材料的前一道工序,三元正极材料的生产过程就是将三元前驱体与碳酸锂/氢氧化锂混合后烧结制成。

而三元前驱体正是我们本篇报告的主角,其占据正极材料成本超过60%,是三元正极材料最关键的环节,可谓之锂电池的“核中之核”。

从制程上来看,生产前驱体主要原料包含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和氢氧化钠,为了避免金属离子被氧化,整个前驱体制备过程需要在惰性气体氮气的保护下,经历配碱、配料、反应、陈化、过滤、洗涤、干燥混合、除杂等多道工序获得成品,制备工艺复杂。

除了制程存在着一定的技术要求外,产品的迭代升级也是三元前驱体的一大特点。 以格林美为例,公司的三元前驱体全面由5系、6系产品向8系及8系以上高镍产品转型升级,8系及8系以上高镍产品出货量占比50%以上,9系超高镍(Ni90及以上)产品销售占比40%以上。

产品的不断升级给产业注入活力,保证了企业的利润率。 然而,随着各企业逐步掌握新产品的技术,进而开启规模化制造,产品会逐步趋同,竞争加剧。毫无疑问,这意味着着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于成本。

03镍资源是决定三元前驱体市场的核心

剖开三元前驱体成本的构成,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原材料的成本占比接近90%。

在以高镍化提升能量密度的技术路径下,可以得知,谁掌握了镍资源谁便在产业链上具备了话语权。

而镍资源受地域分布所限,未来中国镍的紧缺较锂尤甚。同时,随着高镍三元电池占比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持续增长,镍供需或将转向短缺。

在此背景下,国内企业以格林美、华友为代表,头部前驱体厂纷纷出海整合镍资源。

资料来源:SMM、Mysteel、各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从表格可以明显看出,华友在镍资源的布局是大幅领先的。据预测统计:

2022-2025年,华友将拥有2.4/5.7/8.5/9.0万金属吨的权益产能。

2022-2025年,格林美权益产能1.1/2.2/3.6/5.8万金属吨。

2022-2025年,中伟权益产能0.4/1.1/2.1/2.1万金属吨。

掌握镍资源的多少无疑为未来市场的竞争格局埋下了伏笔。 镍资源的整合除了一体化的方法外,还有的是对废弃资源的回收利用。这是很多人忽视的环节,但最终却对利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从前驱体各厂商的毛利率来看,格林美具备着明显的优势。

资料来源:中伟股份招股说明书、各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究其原因,便是格林美开展的资源回收业务使得原材料成本明显低于竞争厂商。公司循环再生的钴资源超过中国原钴开采量,循环再生的镍资源占中国原镍开采量的8%以上。

在资源回收的环节上,格林美先人一步,其产能、渠道大幅领先,而竞争对手此时处于起步阶段。

资料显示,格林美直接网点建有130个,梯次利用渠道建有30个。预计至2025年电池回收对应镍产能达4万金属吨/年。 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层面上,除了镍资源的整合外,与下游电池厂的绑定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从产业链的环节来看,三元前驱体处于中游,不仅受上游钴镍强制约,同时也收到下游电池厂的需求影响。

故此,三元前驱体头部企业纷纷与下游厂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以中伟股份为例,近期与与厦钨新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自协议签署之日至2023年12月31日,双方预计四氧化三钴产品的供需量约为2-2.5万吨/年;三元前驱体的供需量约为1.5-3.5万吨/年。

正是通过战略协议等合作方式,中伟股份深度绑定宁德时代、LG 化学、特斯拉、厦钨新能等下游龙头厂商。 最后,从行业的竞争格局来看,三元前驱体市场集中度较高,并且头部企业的竞争较为激烈。 2018-2020 年国内CR5分别为62%/69%/65%。市场格局在2020年发生了变化,受武汉疫情影响,格林美2020年全年出货量4.15万吨,较2019年减少约30%。中伟股份升至行业市占率第一名,格林美退居第三。 根据2020年12月公司投资者交流活动记录披露,格林美2020年四季度产能全面恢复,疫情影响业已消退。公司年报中规划2021年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达到10万吨,市占率将显著回升。

可以看出来,前驱体行业头部较为集中,但是相差不大,没有形成绝对的龙头,产能也具备弹性。

企业凭借着布局原材料,回收业务、绑定下游龙头等策略都具备一定的竞争力,未来的竞争格局较为激烈,终究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04尾声一直以来,正极在锂电产业链的地位很尴尬,是典型的出力不讨好的代表。成本高昂,投资强度最高,但是毛利率却是最低的,现有产能还是上一轮大幅扩产后遗留下来的。


在正极产业链条中,镍资源无疑是利润最丰厚的环节,其次便是三元前驱体,从资本回报率(ROIC)可以清晰看出三者的差异。

资料来源:各公司招股说明书、年报、天风证券研究所

所以,在资源受限的条件下,通过一体化策略到海外抢购资源无疑是企业必走的路,但同时也容易形成价格的高估,前有天齐锂业收购SQM之痛,现有宁德时代、赣锋锂业对千禧锂业的反复“截胡”。 世事难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胜利者竟然是埋伏在侧的美洲锂业。可是,其获胜的代价也是极其昂贵的:高达4亿美元的交易费用。问题的关键是美洲锂业的这笔生意真的赚了吗? 众所周知,锂价暴涨将大幅削减下游企业利润,一体化的示范效应使得资源争夺更为激烈,并购参股的过程堪比拍卖会现场,好不热闹。

然而,终端下游汽车的价格却沿着向下的轨道前行,此消彼长,最终的结果可能导致产业链供需失衡。届时,激进式扩张留下的后遗症会狠狠地给企业上一课。

在产业波折前行的道路上,目前阶段仅仅只是中场战事。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全球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影响力峰会2022将于六月在上海召开!

全球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影响力峰会2022将于六月在上海召开!

节能减排是当今的社会共识,而“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则加速了这一趋势,新能源汽车也迎来了快速发展。2021年我国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40万辆,同比增长1.5倍;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500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20%左右,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传电池锂价疯涨迫使宁德时代减产 官方回应称消息不属实

传电池锂价疯涨迫使宁德时代减产 官方回应称消息不属实

随着新能源去汽车去年的大爆发,国内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开始集体收益,并且上游原材料价格集体走高,但这也反给电池厂商和主机厂带来不小的压力。并且,市场上锂电产业链已经传出减产消息,中下游对涨价表现出抵制情绪,并呼吁维护生态链均衡,加快国内锂资源勘探开发。
蔚来、理想、上汽联手押宝 欣旺达动力电池新项目开工

蔚来、理想、上汽联手押宝 欣旺达动力电池新项目开工

国内动力电池厂商欣旺达位于山东枣庄的欣旺达动力电池项目已经正式开工,据了解,该动力电池项目建筑面积约100万平米,主要建设年产30GWh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配套生产基地,是枣庄目前单体投资最大的锂电产业项目,最快年底将可以实现产品下线,此项目共投资200亿元,建成后将增加当地就业人数2000余人。
远信储能与云南楚雄州姚安县签约年产2GWh锂电池储能装备制造项目

远信储能与云南楚雄州姚安县签约年产2GWh锂电池储能装备制造项目

为加快云南省新能源开发利用,促进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按照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导向,在符合国家及云南省储能项目整体规划的前提下,此次云南掀起绿色发展“新高潮”。
松下将于2024财年开始为特斯拉量产4680型电池

松下将于2024财年开始为特斯拉量产4680型电池

松下公司今天宣布,将于2024财年(截至2024年3月)在日本工厂开始为特斯拉公司生产新型4680锂离子电池。4680型电池容量是目前松下为特斯拉所提供电池的大约5倍,有助于特斯拉提升汽车续航里程,降低生产成本。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