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供给侧改革

中国供给侧改革的路径在哪里

2016-12-07  来源:华泰证券研究       关键词: 中国 

供给侧改革在历史上国内外的改革中有迹可循


  针对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宏观形势,近期中央高层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是中国经济当前新的热点词汇,但我们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从国外还是国内的改革变迁中,都能够找到供给侧改革的相关内容。

  撒切尔主义”和“里根经济学”改革的本质是供给侧改革

  “撒切尔主义”和“里根经济学”改革都同样使用了紧缩的经济政策在短期达到了抑制通胀的目的。二者改革的共同特点都是着眼于中长期经济供给侧的结构调整,例如减税、简政放权、削减社会福利和实行国有私有化,虽然供给侧改革在短期对经济造成冲击,但在中长期且都有效地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经济主体的创新和竞争力、提高了劳动力整体素质,从而创造出新一轮中长期较高速的经济增长,降低了失业率,稳定了物价。

  新中国历史上有过三个实质上的供给侧改革

  考察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至今为止经历了总共三个实质上的“供给侧改革”,且每次改革都深刻改变了中国经济的面貌。

  第一个供给侧改革是包产到户,它改变的是劳动者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分配关系,将劳动的最终成果和承包户的经济利益直接联系起来,提升劳动积极性。包产到户的本质是通过优化劳动力资本提升劳动生产率,即改善经济的供给面。

  第二个供给侧改革是市场化改革。市场经济制度使劳动力和资本的使用更有效率;对企业的放权令企业家在经营中更加灵活,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企业激励制度的完善提升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相当于提高了劳动力水平;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开放扩大了经济中可使用的资本,并通过加剧竞争、加速优胜劣汰逐渐打破了国有经济的垄断,刺激提升了国有企业的经营水平。

  第三个供给侧改革是对外开放。开放外商来华投资、发展制造业出口贸易开发了中国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鼓励外商投资、汇改、加入WTO促使全球资本进入中国,大幅加速经济增长。中国融入全球市场进程的深化不断推动着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另外对国外技术的引进提升了生产的技术水平,这些都持续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未来可以开启第四个供给侧改革,但也存在相应挑战

  未来供给侧改革的可能路径,一是通过创新推动持续的技术进步,二是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释放劳动力。但前者的投入和风险较大,时间较长,后者的难度较大,且释放的劳动力素质是关键问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