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气候变化

气候异象越来越多 全球气候变暖惹的祸?

2010-06-22  来源:互联网 

  气候异象越来越多

  与强风暴雨天气对比强烈的是,2009年秋以来,中国西南5省市遭遇百年不遇大旱,造成逾5000万人、500万公顷农作物受灾,2000万人一度面临饮水困难。国家水利部副部长矫勇称,目前,西南5省市旱情已得到缓解,但云南、贵州仍有800万人的饮水问题需靠供给解决。

  当国人谈论起西南的大旱,或是北方的寒春,再到南方的暴风雨,都会不禁深感当前气候的“怪异”,同时也在承受着各种极端天气给生活带来的挑战。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天气事件愈演愈烈,人类面临的气象灾害也更为频繁。

  而在暴雨之前,虽然西南大旱、寒春都没有给广东带来感觉,但一系列反常的现象仍然敲响了警钟。据广东省气象台分析,广东今年以来气象灾害呈现四个特点:1.前期局部地区气象干旱重;2.气温冷暖变化大;3.回南潮湿天多;4.强对流天气对局部地方的影响频密。而且这些气象现象在粤西、粤中、粤东局部地区都有分布,比较分散。

  特别是5月6日晚到次日凌晨的暴雨,是今年广东入汛以来出现的最强降水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广、降水强度强、持续时间长、造成影响重”的特点。

  但就是这样强烈的降水,至今仍令气象专家们摸不着头脑,“气象学上的各种指标非常不明显,是什么力量能在很短时间内,把那么多的水汽聚到高空,再在很短时间下到平均高至约200毫米的降水?根据天气学原理,这样的天气形势几乎不可能出现如此强烈的降水。”

  “这是一种气象异常现象。”矫勇说,随着汛期到来,集中降雨、局部暴雨等天气将频现,这使全国防汛抗旱形势非常严峻。

  全球气候变暖惹的祸?

  种种异常,专家们虽没有肯定地说明直接原因,但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相同的背景,全球气候变暖。5月6日暴雨后,有关专家初步分析后认为,这可能跟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带来的雨岛效应有关。

  对此,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主任温之平教授指出,相关的数据曲线显示十分吻合,两者或许是有关联的。

  随即,广州一周三场暴雨就等于全年雨量的1/4,降雨量达440毫米,破了前汛期的历史纪录。这时,专家们对以上全球变暖因素的解释变得更为具体:

  全球气候变暖下极端事件增多,观测上最明显的事实,广东近年雨日减少、雨强加大。中雨量级事件少了,暴雨特大暴雨事件增多了,主要是由于温室气体导致空气对流更加旺盛。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雨岛作用又将气候变暖局部放大。

  把广东的暴雨放在相近时段的邻省一起考量,甚至可以发现千丝万缕的联系。温之平认为降暴雨是一种局部现象,但在更大尺度大气环流范围内,不同时空尺度内也是有相互作用的。不能否认重庆大风暴以及广东大暴雨之间的大尺度范围内的相互作用。

  与北方的寒春相对应,广东的春天也让人感觉“比以往冷了”,今年4月,广东平均气温为19.7℃,比常年偏低1.9℃,西北部的乐昌、仁化、连州等10个县(市)月平均气温破或平历史最低记录。

  “极端的冷事件和热事件是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变率增大、气候波动幅度增加的反映。”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肖子牛说。自然之友在日前向媒体提供的《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应对气候灾害》报告中指出,气候变化将是全人类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必须面临的严峻挑战。自然之友总干事李波在报告中说,人类所遭遇的更加频繁的极端天气就是气候变化的影响之一,虽然很难说某一次的极端天气是由气候变化造成,但气候变化确实使极端天气的频率增加、强度加大。

  极端天气预警越来越难

  这种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广东雨日减少、雨强增大。温之平和广东省气象局的专家根据统计数据判断,广东降水逐渐呈现强降水次数变少,但降水强度增大的态势,每次短时间内集中降水量比较大。

  这种趋势所造成的结果是,对气象预报预警能力的要求更高。然而越是极端的天气,越是难提前预警。让气象工作者印象深刻的是,5月6日晚打破广州历史雨强纪录的暴雨,据天气图表显示,6日20时500百帕高空槽已经移到粤东,广州处于高空槽后西北气流控制之下,而850百帕切变线还远在湖南、江西境内,弱冷空气前锋还在广西。天气学原理几乎不可能出现如此强降水。

  对这类罕见的大暴雨短时临近预报,国际上一般也仅能提前30分钟到1小时做出准确预警。龙卷风、飓风等极端恶劣的气象现象,即使在技术发达的美国,也仅能提前15分钟预警。

  越是难预警的极端天气,越需要及时反应应急。“短时预警主要靠卫星、雷达、自动站,预警发令枪一响,各部门需要及时联动,立刻防御”,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良勋说。

  广州市三防办的专家表示,预警发布后,交通管理部门应对积水地区实行交通引导或管制,排水管理部门启动城市积涝应急程序,加强疏通地下排水管道,防止城市内涝;各级政府及时转移危险地带人员以及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话虽如此,实际仍有差距。三场暴雨造成道路建筑大面积水浸的新闻一再见诸报端,令人触目惊心。

  暴露种种应急不力

  “广州还会出现这样的强暴雨,”温之平指出,他认为政府提高对气象预测方面的投入很重要,有关技术人才,还有设备等各个方面投入,远远比不了美国日本等。

  温之平教授认为,应该多建立一些气象观测点,增大数据收集量,迅速改进我们落后的数值模式。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公共设施配置力度,提前做好防洪准备。并且加大技术、人才以及设备的配置,改进讯息传播以及公民的相关知识与预防意识。

  “广州应对内涝要像日本预防地震那样重视。”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强调,“治水是系统工程,不能只把局部水浸点搞好,而忽略其他薄弱环节,并建议城市建设留出更多绿地湖泊增强城市雨水吸纳能力。”

  对于市民来说也有困惑,目前的气象信息发布手段虽多样,但各有优势和不足。例如对广州所有手机用户,一条气象短信全部发完也需要4个小时,有时发完暴雨已经结束了,电视、上网发布,则需要市民需求天气信息时有看电视、上网的条件,像“5·7”特大暴雨发生在半夜,大部分人电视关了,手机关了,没有收到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

  因此,气象部门认为,当务之急是让市民获取气象信息更加及时。“广州一周三场暴雨,相同情况下有些人损失惨重,有些人则安然无恙,区别就在于信息获取。”有需求的市民应该通过自己方便的渠道,及时就近了解信息,并可采取多种方式互为补充,确保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所以,“一定要像经营家庭财产一样管理自己获取关键信息渠道。”林良勋表示。

  浙江大学气象信息与灾害预测研究所所长谭季青建议,老百姓加强在暴雨发生后的应对意识,学会在暴雨环境下生存。就像日本人在地震中一样。“买保险也不失为减少损失的一种策略。但目前,我国这一方面的应对还不是很成熟。”

  “当然,从宏观上根本上来说,人类社会应注重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不良影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