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气候变化

从“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

2012-07-05  来源:互联网 

  “土地滋养生命——携手遏制退化”,这是联合国确立的第十八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的纪念主题。我国荒漠化防治世界瞩目。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分别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91平方公里、1717平方公里。在气候变暖、人口增加和发展经济的多重压力下,我国如何实现由“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科技日报专访了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

  植树造林种草是根本措施

  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相继实施三北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2000年后,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趋势得以扭转。

  如今,工程治理区的植被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在逐渐增加,土壤的释尘量逐渐减少;在同等风力条件下,沙尘暴的危害和频次也在减少。京津地区的居民都能明显感觉到,沙尘暴和沙尘天气确实比过去要少。

  但有观点认为,在沙漠、沙区大规模植树种草,徒劳无益。以京津风沙源治理为例,沙尘可以直接越过植被顶部,根本起不到防治沙尘暴作用。

  刘拓认为,这与植被盖度不断提高有关。当植被盖度小于15%时,风沙活动会变得显著;当植被盖度大于40%时,风沙活动会变得不显著。经过十多年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林草植被盖度由44%提高到55%,已由过去的沙尘暴加强区变成了现在的减弱区。

  “沙尘暴不可能消灭,但其危害可以控制。而植树种草,不仅能减少甚至断绝沙尘来源,同时也降低了风速,怎么不能防治沙尘暴?”

  刘拓表示,沙尘源和动力因素是影响沙尘暴的两个主因。当地面有良好的植被覆盖时,在沙尘源区,气旋和大风难以带走大量沙尘;在沿途地区,也不会提供沙尘等“弹药”支援;在目的地,植被不仅能固沙,也降低了就地起沙的可能性。此外,林网也能够降低风速30%左右。

  规范人类活动行为是前提条件

  我国防治荒漠化是否取得历史性转变,工程治理区的百姓最有发言权。

  刘拓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内蒙古赤峰地区,小学生上学还得相互用绳子拴着腰部,以防止被沙尘吹散迷路,现在听起来像“天方夜谭”。2000年以前,当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暴发沙尘暴时,一些身披长绒的绵羊,因携挂过多沙尘而被压死。过去,由锡林郭勒盟至北京的公路,每年都得在多处地段“清沙”,现在也不需要了……

  有人认为,我国在荒漠化治理中,所谓“整体好转、局部恶化”的说法自相矛盾。比如四川省西北部的诺尔盖地区、内蒙古西部的巴丹吉林和乌兰布和沙漠、新疆南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地方的情况其实并不乐观。同样的治理办法,为什么会出现局部恶化情况?

  刘拓表示,主要还是人为因素没有得到很好控制。像诺尔盖地区,上世纪30年代,还是遍布水草、难以通行的大片湿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挖沟排涝,使该地区变成草地。如今,当地垦荒、过牧、挖川贝等现象没有控制住,才变成了沙尘荡荡的沙地。在个别沙漠沙区,也存在同样情况。

  防治工作不能顾此失彼

  “治沙者林也,保绿者水也,护土者民也。”刘拓说,治理荒漠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形成多方合力,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效益。

  以我国三大沙尘源区之一的甘肃省民勤地区为例,由于上游来水减少,再加上打了1.3万多口农用机井,使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地表植被无水难以存活,还有过度放牧,也严重破坏植被,从而导致土地沙化趋势极为严重。

  “后来当地采用‘限井压田’、‘植树种草’、‘秸秆压沙’三大措施,将机井减少3000多口,大量封育种树,这才把形势控制住。”刘拓介绍,同时,还采用大棚种植、羊只圈养等办法,使当地农民收入比过去还多,农牧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压力也大为减轻。

  “采用符合自然和社会规律的举措,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效果稳固。”刘拓强调,从国内外经验看,人多地少的国家必须解决好治理区人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目前,我国急需完善治理机制,例如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力度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