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气候变化

江苏七大行业碳排放占90%以上 低碳经济从何处启程?

2011-02-17  来源:互联网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江苏  行业 

  跨入“十二五”门槛,如何探索独具特色的低碳模式?发展低碳经济还有哪些瓶颈制约需要破除?这些成为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阶段的江苏省不断思考的问题。

  据了解,2001~2008年,江苏省万元GDP能耗逐步下降,低于全国水平。但是全省的碳排放量增长较快,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增长率为11.26%,虽然低于同期18.11%的GDP增长率,但高于我国10.23%的碳排放年均增长率。特别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质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金属制品业7个行业,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所有行业的90%以上。

  在巨大的碳排放压力下,江苏省将降低工业碳排放作为首要任务进行“减压”,试图走出一条适应江苏发展的低碳模式。

  智能电网如何助力低碳实践?

  江南大学教授吴林海目前承担了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无锡发展低碳经济研究”,他告诉记者,低碳经济主要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重点是替代当前的化石能源发展模式,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而江苏缺少能源的省情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经济发展面临更多来自低碳的压力。为此,江苏省电力公司着力在优化能源结构上下功夫,全力推进清洁能源应用;助力重点企业节电降耗,推动全社会节能,促进全省单位GDP能耗不断降低。2010年,江苏省累计节能约2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3.6万吨,总节能效益约16亿元。

  为使电力行业走出一套适应江苏省情的低碳模式,江苏省将智能电网列入全省重点发展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南京江宁开发区的智能电网产业已先后引进了南瑞继保、国电南自、金智科技、科远股份等60多家企业,成为国内电力自动化产业发展高地。2009年,南京江宁开发区引进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国家电网智能电网科研产业基地项目。

  据介绍,智能电网具有安全水平高、适应能力强等优势,能够适应风能、太阳能发电等各类间歇性、随机性能源接入和消纳的需要,能为大规模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供坚强支撑。建设发展智能电网,到2020年,可使全国每年减少煤炭消耗4.7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8亿吨,有利于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实现。

  重点行业怎么试水低碳模式?

  面对“碳考”,纺织行业也感到压力巨大。无锡纺织行业找准方向,早做功课,在提高能效上下功夫,获得了试水“低碳”的成功。

  无锡市纺织行业通过投入资金、改造设备和创新技术等举措推进节能和提高能效,走低碳发展之路。无锡市在印染行业集中推介一批节能新技术,如大染整机等设备上安装变频器可节电20%,推广绿色照明技术及办公场所采用节能光源,可节电50%等,促进高效节能。宜兴乐祺集团实施1500KW差压发电技改重点项目,每小时耗气量仅100吨,对耗能设备实行差压电的节能改造,接通后并网发电,年发电量970万度,节煤1200吨,并能获益500多万元。

  同时,纺织企业采用短流程无污染的环保型染料助剂,采用先进的印花技术,并通过复合技术工艺,使印染后整理工艺流程更短、碳排放更少、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性能更好,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幅改善企业生产加工环境,符合国际低碳发展的潮流。江苏霞客环保色纺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首个采用在线添加熔体直纺工艺,原液着色技术和无水印染,达到从投入到产出整个工艺过程无污染,从根本上规避了纺织产品产业链中污染最严重的印染环节,实现污染零排放。

  还有一些纺织企业抓住减碳机遇适时转型,发展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通过引进嫁接,产学研合作培育能源环保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转型之路。无锡前洲印染厂在节能减排压力之下,转投技术含量高,无污染、用工少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1亿元,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招纳国内外30多名博士、研究生,成立尚品太阳能公司,开发生产太阳能电池,迎来了转机,除生产过程无污染外,现在企业用工已从原来的500人减少到200人,年销售收入从原来的8000万元提高到10亿元,不仅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更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工业降碳有哪些路径?

  如何才能突破瓶颈降低工业碳排放?吴林海在调查分析江苏省二氧化碳排放,尤其是工业碳排放后,提出了3条可行路径。

  一是坚持把高耗能行业作为工业结构调整重点,构筑低碳经济的产业基础。据统计,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业,是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前5位的高耗能行业,约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的70%左右。对高耗能行业继续实施“关、停、并、转”,强化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等技术改造。配合国家“863”计划,把碳捕获和存储技术作为国际合作的突破口,展开深层次国际合作,率先突破碳排放最大行业的技术瓶颈。

  二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新技术研发与推广,构建低碳经济的技术支撑。据调研,50%的企业需要政府帮助提供碳减排新技术,按照“优势互补、层级相配”的原则,政府带头组建以大企业集团为主体,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的科研攻关组织,研发急需的碳减排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江苏省科技计划专项应重点支持清洁生产新技术的研发。政府采取后资助方式优先支持具有产业化雏形、能够推广的共性技术项目,培育一批研发高端人才,不断完善项目与人才相结合的支持方式。

  三是强化政策激励,为低碳经济提供制度保障。据调查,97.5%的样本企业表示政府对于低碳生产的作用很重要,希望政府出台激励政策,建议将目前省级财政设立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拓展为低碳经济专项引导资金,支持企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与低碳技术研发。目前国家即将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江苏省要抓住机会积极争取国家更多的试点,探索财政直补、实施差别化程度更高的电价政策等形式降低碳排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