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中国环保新闻频道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 > 市场研究

千亿元碳市场摸清排放“家底”不容易 全国碳市何日开门?

2016-11-04  来源:互联网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上半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情况,再次指出将“加快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改委研究起草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草案)》,准备尽快提交国务院审议。气候司相关负责人就条例涉及的碳排放配额分配管理制度和碳交易核查机构资质认定两项新设行政许可作了说明。

业内人士认为,全国碳交易市场若开启,潜力将高达千亿元,但何时开启、如何开启,仍值得关注。

\

电力行业是排碳大户

完成碳减排目标带来潜在碳市场将达千亿元

据IEA(国际能源署)统计,我国碳排放量逐年上升,在环保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我国减排压力越来越大。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本年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

据专家介绍,我国的碳排放40%以上来源于电力,这主要是因为国内70%以上电力由燃煤提供。尽管近年来,国家已加大清洁能源支持力度,降低燃煤的使用,但煤电退出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中电联数据显示,上半年火电不论是在投产规模还是在建规模方面,占比都是最大的。从国际经验来看,采用碳交易等经济手段,鼓励企业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有效方法,也是大势所趋。

据光大证券研究员陈浩武介绍,2014年全球碳交易规模达到447亿欧元。随着经济复苏,各国政府加大对碳交易的重视程度,未来全球碳交易的市场规模有可能超过万亿欧元。

我国自2009年开始探索建立碳交易市场,2011年,发改委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七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截至2014年10月,全国共完成交易1375万吨二氧化碳,累计成交金额突破了5亿元人民币。

据光大证券测算,我国的碳交易市场成熟以后,很可能将达到上千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基础工作较薄弱

数据核查难,摸清家底不容易

但从试点的情况来看,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仍有诸多问题待解。

专家介绍,我国碳交易试点自2011年底开始部署到2013年市场启动,大部分试点启动较为仓促,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其中数据的核查是难点。

企业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体系的缺失增加了数据核查的难度。要分行业和规模摸清“家底”不容易,比如,如何监测设备用能?一吨煤炭核算排出多少二氧化碳,由于使用效率不同,使用了回收利用设备的企业与没使用的企业排出多少也不一样。目前,企业实时在线监测尚容易出现数据造假的问题,碳交易数据核查如何保证准确性和可信性?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厘清。

目前各地政策、技术相互独立,确定配额总量与核定企业履约的基础性制度也各有差异。北京、上海、广东等试点地区在制度设计上偏向政府控制,而湖北则趋向于完全让市场主导,通过二级市场形成价格去激励企业减排创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