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

欧阳宸:绿色金融助推“一带一路”建设高速发展

2017-12-2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欧阳宸  绿色金融  一带一路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欧阳宸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在推进过程中应着力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伴随“一带一路”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绿色金融理应成为其中的“润滑剂”,在改善国家形象和提升中国国家话语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伴随“一带一路”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绿色金融理应成为其中的“润滑剂”,在改善国家形象和提升中国国家话语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的落脚点要放在绿色产业“走出去”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上。金融本身属于虚拟经济,其落脚点要放在为实体经济服务上来,绿色金融亦是如此。

生态环境是人类安身立命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得到保护和改善。“一带一路”倡议在推进过程中应着力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沿线各国生态环保领域的协调协作,共同推进节能减排、开发清洁能源、发展节水农业、开展联合科考和资源勘探等,深化跨界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生态监测、极端气候预报等方面的合作,为共建人类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一是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增加跨国金融机构与相关企业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尤其要让已被全球近90家主要金融机构所接受的“赤道原则”成为金融机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的借鉴和依据,让绿色环境法规和绿色信贷指引成为各地投融资的重要支撑,鼓励对外投资和企业积极探索新型绿色债券,提高中长期绿色项目融资的可获得性。

二是要重点支持生态友好型的绿色产业。“一带一路”沿线,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丰富,传统能源富集,土地辽阔而人口稀少,具有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无可比拟的地理和资源优势,也意味着沿线国家和地区将迎来发展绿色经济的良好机遇。绿色金融要重点支持沿线的清洁能源、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生态农业、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等绿色环保项目,将社会资金引导到绿色产业上来。

三是要大力发展多方共赢的PPP模式。由于绿色产业的长周期、低收益特点,以及生态环境政府代表所有的特征,使得绿色金融“一带一路”的开展一定要注重与当地政府的合作,以PPP模式作为绿色项目的重要融资依托和实施方式,获取当地政府的资金、信用支持,促进当地政府与绿色项目的投资者经营者相互协调,巩固项目的环境风险管理和现金流管理。

四是要创新投融资模式,吸引多方资本投入“一带一路”的绿色产业发展。推动亚洲基础设施银行、丝路基金等机构设立专门的绿色金融事业部,鼓励发展沿线绿色产业基金,制定高标准的多边环境风险管理指引;组织推动沿线的生态资源和服务交易,如专业化的节能服务、环境治理服务交易,推进碳金融发展,降低沿线绿色资本、绿色企业的准入门槛,建立沿线绿色投资者网络等;引导沿线各类资本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投入力度,创造绿色就业,发展绿色经济,推动沿线地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五是要创建一套适用、高效、先进的绿色金融新标准。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视绿色发展、环境保护,制定了非常明确的环境保护国家战略和目标,一些国家的环境标准、法律法规甚至高于我国,比如俄罗斯的饮用水标准和大湄公河次区域一些国家的水体重金属标准。“一带一路”建设要有符合国际规范的、高水平的绿色金融标准,这样才能给东道国和投资国带来双赢,才能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为经济发展持续提供力量。

总之,要做好绿色项目选择和环境尽职调查,强化风险管控、确保资金安全是“一带一路”绿色金融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先期在与我国经贸合作关系基础好并且有条件的国家开展有关绿色项目,可秉持开放性、多元化的原则,采取先易后难、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绿色投资便利化,降低绿色投资成本和风险。同时针对投资项目,在尽职调查中结合当地的环境监管要求,将其纳入环境风险评估,筑牢环境风险的屏障,实现稳起步再加强,逐步推动绿色金融向更高水平发展。

(中国绿发会绿色金融工委副主任,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投融资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金融创新发展高层论坛秘书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欧阳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