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一带一路

中哈合资核燃料厂预计后年投产 产品将于国内市场和海外出口

2017-05-11  来源:互联网      中哈  核燃料厂  海外出口   
        过去十年来,中国核电企业一直力争在海外铀矿资源市场开发寻求突破,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在哈萨克斯坦的一个合资项目预计在2019年投产。

5月9日,在中广核在京举行的践行“一带一路”战略新闻发布会上,中广核铀业公司总经理余志平在回答媒体关于中哈合资核燃料组件厂项目进展的提问时称,目前的情况主要是工厂涉及的工作,主要是设备采购的工作,以及相关的生产准备工作,各项工作都有序进行,预计在2019年底项目能够建成投产。

上述项目是中广核在两年前和哈萨克斯坦的企业合作的。2015年12月,中广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工业公司签署了《关于在哈萨克斯坦设计和建设燃料组件制造厂和在哈萨克斯坦共同开发铀矿的商业协议》。商业协议细化了双方合作进行的核燃料组件项目和铀矿项目的里程碑节点、主要商业条款等内容以统筹指导两个项目落地,标志着中国核能企业“走出去”合资生产核燃料组件事宜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余志平称, 上述中哈合资项目得到了中国政府和哈萨克斯坦政府的关注,也列入到了能源分委会的跟踪项目,定期对项目进展进行跟踪。

中广核副总经理谭建生介绍,上述项目在2016年12月正式开工。“这是中哈在清洁能源领域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推动了哈萨克斯坦核燃料产业向上游的升级,也为中国带来了至少4万吨金属铀的资源储备。”他说。

“关于产品的销售,合资组建厂第一期的规模是200吨铀,主要的客户是面向中广核的市场,包括中广核走出去海外的核电市场。”余志平介绍,“中广核和哈原工正在积极谋划第三方市场,主要面向第三方市场。哈萨克斯坦本身也规划建,我们这个组建厂也取得了哈萨克斯坦规划建设中核电站燃料的优先供应权,未来在运行方面会有很好的安排。”

从中广核获悉,自2006年以来,中广核与哈原工在铀资源开发、天然铀贸易及核燃料芯块加工领域进行了合作。

除了哈萨克斯坦,据余志平介绍,中广核位于纳米比亚的湖山铀矿项目于2016年12月31日生产出第一桶铀,预计2017年下半年正式投产。该项目是中国在非洲最大的实业投资项目,项目建设期间可提供约6000个就业岗位,生产期间可提供1600个就业岗位,并使纳米比亚出口增长约20%,GDP增长约5%,也有望使纳米比亚成为世界第二大天然铀生产国和出口国。

按照中广核此前的说法,湖山铀矿储量达产后,可满足20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近40年的天然铀需求,其建成投产对提高中国天然铀的供应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余志平还称,结合纳米比亚工业基础薄弱、所需技能不足的实际,中广核一方面引入了中建、中电建、中核建、中冶科工、兵器集团等五家中国企业参与矿建,有效带动国内企业走出去。

核燃料是核电发展的基础。国际原子能机构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此前发的一项联合报告显示,尽管2011年3月发生的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出现了铀矿市场价格下降和全球经济危机导致电力需求下降,但对核电站需要的原材料铀的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会继续增长。报告预计,2035年之前,世界核能发电量的增长范围将为7%至82%。

报告称,目前全球共有20多个国家生产铀,其中哈萨克斯坦、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所占比重最大,相当于世界生产总量的63%。近两年铀生产的增长主要受到哈萨克斯坦增产的驱动,同时澳大利亚、巴西、中国、马拉维、纳米比亚、尼日尔、乌克兰和美国也都有小幅增长。

铀是一种稀有的放射性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仅为百万分之二,其形成可工业利用矿床的几率比其他金属元素要小得多。铀矿这种核工业的基本原料对于拥有核电站的国家来说都具有战略价值。

根据中广核介绍,中国针对核燃料提出了坚持“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三个三分之一”的资源保障策略,即铀资源供应依靠国内生产、海外开发和天然铀贸易各三分之一的保障格局。

多位核电企业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启动新一轮规模发展核电的到来,国内核电集团已在世界其他国家开发铀矿,确保铀资源供应的稳定,避免铀矿价格上涨时付出更高的成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