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为中俄双方经济理性点赞

2014-05-22  来源:互联网      关键词: 中俄双方 

中国与俄罗斯展现出合作的亲密关系,双方秉持的经济理性、现实主义态度符合各自利益。

5月20日,中、俄签署联合声明,提出建立全面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石油领域一揽子合作。虽然有多份合作协议,但最有分量的天然气协议次日才公布,让市场虚惊一场。

中国无需急着达成协议,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既然已经谈了十年,既然从中亚有较为充分的进口,再谈几年又何妨。双方迟早会达成协议,与美国、加拿大一样,中俄经济具有天然互补性,俄罗斯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可靠的能源保障,中俄能源与制造业互惠互利,美、加、墨签订了自贸协议,中俄也有自贸基础。

中国需要保障能源安全,需要安全的贸易通道,这两点目前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原油进口量突破2.8亿吨至2.82亿吨,同比增长4.03%。从1996年开始,中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2013年原油对外依存度跃升至57.39%。根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统计,2013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16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9%,成为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进口量同比大增25%,达到53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31.6%。无论中国作出如何努力,能源与人口、经济发展之间的巨大矛盾无法弥补,对石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需求有增无减。

俄罗斯面临出口环境恶化、周边局势不明、能源价格竞争力不足等一系列挑战。2013年6月12日发布的2013年版《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截至2012年底,俄罗斯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为32.9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二,伊朗以33.6万亿立方米全球居首。全球已探明储量为187.3万亿立方米,俄罗斯占比17.6%。能源出口占俄罗斯总出口量的70%。

在全球经济版图上,只有永恒的利益,只有持续不断的谈判。中俄的天然气贸易谈判持续十年之久,原因在于定价难题。

俄罗斯能源战略传统上西向欧洲,每年通过乌克兰境内管道向欧洲输送大约1200亿立方米天然气,约占俄罗斯对欧洲出口天然气总量的80%,占欧洲总需求量的30%。2013年,俄罗斯和欧洲签下16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大单。

对中俄两国而言,动力与压力兼备,是签署协议的时期。

从2009年开始,美国天然气产量连年超越俄罗斯,居世界第一。俄罗斯不仅产量低于美国,更重要的是,价格不具竞争力,乌克兰等主要运输管道地缘形势恶化。受益于页岩气革命,美国天然气价格从2008年每百万英热单位(mmBtu)接近9美元下滑到过去5年平均的3.2美元/mmBtu,最低跌至不到2美元/mmBtu。随着页岩气产量下降,价格可能在未来数年高到6美元,美国依然具有竞争优势。

俄罗斯在中国原油进口国中位列第四,尚不及遥远的安哥拉与阿曼。据中商情报网《中国进口天然气分析》,中国天然气进口陆路线路靠中亚管道,是目前国内最主要的陆路天然气进口来源,气源来自土库曼斯坦,下游连接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是国内的燃气“大动脉”。中国已从土库曼斯坦进口了约200亿立方米天然气,约占进口总量的一半。2012年,两国签订协议,将在2020年之前提高天然气年出口量至650亿立方米。

未来中俄在其他细节方面还需要谈判。中国希望借助低价环境签订协议,而俄罗斯希望达到与出口欧洲持平甚至更高的价格,至于贷款、管道资金等各方面,无不需要艰苦的拉锯战。

贸易需要谈判,谈判签订协议需要严格遵守,对于中俄而言,财金、能源、科技等领域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以理智而清醒的头脑梳理贸易的每一项细节,以最大的诚信遵守协议,至关重要,与其投机逐短期蝇头利,不如为长远留出合作空间。

细致的谈判绝不会损害既有的情谊,双方的经济理性值得称道。中国着眼于全球经济布局,从交易理性出发,是几十年市场经济取得的难得的观念进步。中俄达成天然气协议,对双方都有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