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中国因素”拖累 商品投资时机尚需耐心等待

2013-05-20  来源:互联网      关键词: 中国 

全球性量化宽松引爆股市飙涨,处在相对低位的大宗商品已到投资的好时机了吗?从中国经济弱复苏前景来看,显然还需要更多耐心等待。

大宗商品和股市走势向来是全球经济的晴雨表,其走势多年来也一直基本同步。但眼下两者却出现了明显分化。5月以来美国股市多次刷新历史高位,欧洲和日本等主要股市亦触及数年新高,而另一方面,以铜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则表现低迷,追踪一系列商品表现的汤森路透-Jefferies CRB指数较2007年纪录高位仍有近40%的巨大落差。

这种分化所折射出的,是全球性货币宽松的背后,市场对实体经济疲弱的忧虑。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商品进口国,中国需求放缓成了近期大宗商品弱势背后的一大关键因素。

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7%,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8%,而进入二季度以来,工业增长疲弱的状况似乎仍未改观。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4月工业增加值和前四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均逊于路透预估中值。而稍早公布的4月PPI更是创下去年10月以来最大降幅,且为连续第14个月下滑。

“全球大宗商品和主要股市背道而驰的情况,反映了它们各自有各自的支撑因素,目前的股市主要靠宽松的资金和市场预期推动。而大宗商品所反映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现实需求状况,目前看两者的分化还在加剧,”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叶燕武表示。

他将当前欧美股市比喻成海市蜃楼,看上去美轮美奂,但大部分是当前全球非常规货币宽松政策的光芒所折射出的幻影;而另一方面,与实体经济关系更加紧密的大宗商品却反映出经济增长乏力和需求不振的现实。

在实体经济这端,欧洲仍难摆脱债务危机,美国复苏步伐依然缓慢的同时,中国经济也处于增长放缓、结构转型的关键阶段。这意味着以往推动全球大宗商品需求的几大主要引擎同时减速,也表明与其他资产类别相比,商品难以获得资金的青睐。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除了对经济有所拉动外,有大量资金流入到对股票等金融工具的投资领域,导致股市快速上涨,而没有立即流入就业创造,”被誉为“金融期货之父”的CME集团荣誉主席利奥·梅拉梅德本周在北京的一次演讲中表示。

“所以股市的投资人最好能理解,目前的状况并非完全真实可靠,而是美联储不断投资和购买金融工具这种特殊形势所带来的结果,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局面,”他表示。

据光大期货的叶燕武测算,当前资金在美国市场的第一大流入方向是债券市场,其后分别为股市和房地产,第四位才是商品。而中国国内资金的前几大选择则分别是房地产市场、理财产品和股市,商品亦排在后面。

“由于商品价格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又处于资金关照的末端,对流动性退出的迹象最为敏感。未来整体市场要转折的话,最先作出反应的肯定也会是最弱的一端,”他表示。

“中国因素”反成拖累

从原油、铜到铁矿石和大豆,长期以来“中国因素”一直是推动国际大宗商品需求的重要力量,但随着中国经济放缓和国内库存高企,中国对大宗商品的胃纳已远不如以前般“生猛”。以往对商品市场的提振力量已转变成了拖累因素。

分析人士指出,鉴于当前中国经济的“弱复苏”态势,短期内指望中国需求推动大宗商品价格重回巅峰时期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根据中国海关最新统计,今年前四个月中国的铜、原油、氧化铝进口量均较上年同期下滑,铁矿石进口也只略微增加,而且由于国内钢材消费迟滞,近期中国钢厂还被迫将部分铁矿石船货拿回市场兜售,缩减存货以降低成本。

“二季度中国经济还是处于去库存的阶段。大家之前都以为今年形势要比去年要好很多,库存储备了不少,现在还得降价去库存,”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副总裁胡艳妮表示。

而在中国经济增长高位回落的同时,领导层近期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所透露出的决心,也预示着过去为满足大规模政府投资需求而集中进口原材料的盛况将难以再现。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一在国务院会议上指出,要实现今年发展的预期目标,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

“总理的话表明中央肯定不会再大笔花钱搞投资,只能靠地方和民间,而目前这块一直处于疲软状态, ”中期研究院资深宏观研究员许谏表示。”从整个经济表现看,预计今年国内工业品需求都只会延续一个较弱的态势。”

而国际投资人亦对中国经济及商品需求前景表现出较深的忧虑。美银美林5月对全球基金经理的调查显示,中国相关忧虑使得低配大宗商品的投资者比例达到净29%,为2008年12月以来首见。

“悲观者一直担心中国经济增速降下来了,结构却没能调过来,最终可能形成硬着陆,”上海一家外资银行的商品交易主管表示,“这种忧虑也是拖累大宗商品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鉴于中国庞大的经济规模和市场,对商品需求的绝对量依然很大,只不过之前市场对“中国因素”的预期实在太高了,造成目前的回落。中国如果能调整好经济结构,激发出内需动力,未来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或长期保持一种稳健的增长态势。

若确实如此,也意味着大宗商品价格将告别前几年“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未来如果整体经济形势进一步企稳,全球主要央行以谨慎合理的方式逐步撤出宽松措施,且未造成股市恶性崩跌的话,那时显然将是投资大宗商品的好机会,这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候发生,市场需要耐心等待这个时机的到来。”CME集团的梅拉梅德称。

上周大宗商品其他新闻一览

--上海黄金交易所宣布从5月31日起增加周五夜间交易时段,从周五21:00开始交易至周六凌晨2:30,并与下周一白天的交易合并作为一个完整的交易日。

--过去两周以来,交易商估计中国钢铁业者长期合约购得的铁矿石倒入现货市场的数量约200-300万吨。

--大连商品交易所表示,中国证监会已于今年4月批准木材胶合板期货立项。这是去年10月木材纤维板期货获得立项后,中国又一个启动筹备的林木期货品种。

--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今年中国大豆产量将下滑3.9%至1,230万吨,为连续第三年产量下降。玉米产量料增长2.82%至2.14亿吨。预计中国2013-14年度玉米进口量500万吨,高于当前年度的270万吨。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4月发电量3,9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钢材产量8,761万吨,增长8.1%;原油加工量3,832万吨,增长2.5%。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重金属部副主任段绍甫称,2013年中国精炼铜消费量预计为830万吨,同比增长7%;产量预计将达到630万吨,同比增长8%。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