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GE段小缨: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应风险收益共担

2017-06-20  来源:互联网      GE  一带一路  风险  收益 

今年5月在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令这一国家战略举世瞩目。“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直接投资增长24%,2016年上半年投资增速达60%。

目前,投资项目主要集中于能源和基建领域。前者包括大型发电厂、油气开采等项目,后者主要指铁路、公路、港口建设施工等。

装备制造企业是“一带一路”基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国际市场,超过一半的基建工程项目以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工程总承包)模式进行。EPC是指工程总包商受业主委托,按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运营、融资等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在中国参与的海外EPC项目中,中交建、中国电建、国机集团、中国铁建等国有工程类企业通常作为工程总包商,哈尔滨电气、上海电气、GE、西门子等设备制造商作为供应方,向EPC总包商提供燃气轮机、风机、油气管线等基建设备。

中国企业参与海外能源和基建市场已有近20年历史。从“走出去”到“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市场近期呈现出哪些新趋势和新机遇?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应如何竞合并参与其中?企业应如何识别和应对市场风险?

近日,GE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小缨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基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市场应注重“穿新鞋、走新路”——各类企业应合力构建项目生态圈,联合开发、融资和运营项目,共同获益,并携手抵抗风险。

记者:从“走出去”到“一带一路”战略,实际上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市场已耕耘多年。近期“一带一路”获得政府高度重视,你认为这对企业而言将会带来哪些变化?

段小缨:三年之前,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我认为从两个层面带来了不同以往的影响:

第一,“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跟过去企业自己以项目为中心“走出去”相比,政策环境有所变化。国际基建业务经常要面临地缘政治风险。今年5月的“一带一路”峰会,有29个沿线国家元首来到北京,相当于国家牵头,在跨国政策协调问题上为企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对企业走出去有很好的助推作用;

第二,在发展中国家,基建项目要从海外市场融资。资本市场不缺钱,关键在于如何把资本和项目匹配起来,把市场需求转化为能落实的项目。我认为,无论是政府牵头成立亚投行,还是私募基金、各大商行,资本市场经过政府引导,可以全力介入基建融资市场。

记者:在“一带一路”EPC项目中,除了GE、西门子等外资装备制造商,还有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等国企制造商参与。外企与国企之间有何种竞合关系?

段小缨:“一带一路”沿线的基建工程项目,无论难度还是复杂程度,都与日俱增,地缘政治、政策风险等带来多重挑战,以前工程承包商“单打独斗”做项目的情况越来越少,几乎所有项目都需要跨地区、跨公司、跨行业,多方合作才能完成。我认为更应该建立生态圈的概念。

在这个生态圈中,应该不分企业的国别和性质,而更多考虑如何分工。中国政府倡导的也是这种精神,容纳不同国家和企业主体参与“一带一路”。

比如,GE去年和哈电国际合作赢得迪拜哈翔清洁煤独立发电项目,这也是中东首个清洁煤项目。项目总承包商是央企哈电国际,项目的核心设备由GE北重工厂和武汉锅炉厂制造,融资来自中国多家金融机构,项目实施是在迪拜,项目的业主则是阿联酋政府。现在,这样由多方参与的基建项目是常态而不是特例,整合生态圈各方资源对项目执行每一个阶段的成功都至关重要。

记者:“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中国企业参与海外基建市场,出现了哪些新趋势?

段小缨:过去中国企业在海外基建市场的商业模式是:中国工程类企业参与竞标当地基建项目,中标后成为项目总承包商。GE等装备制造企业作为其供应商,互相之间是甲方和乙方的关系。近期,企业之间开始尝试在项目前期联合开发市场、联合融资,甚至未来联合运营、共享风险和利润。

最近,GE和中国电建首次共同到非洲举办大型联合路演,中国电建国内和非洲区域领导、GE中国和非洲负责人、中国驻非外交官员、中非金融机构、非洲各国政府决策部门官员、各国家项目开发商及业主等,基建产业链上的各方共同参与,完全颠覆了以往EPC企业的“总承包”对“供应商”接标应标的操作模式。

在这种合作方式中,设备供应商和其他参与者,不是在项目执行阶段才参与,而是直接参与到市场前期规划开发当中。

记者:为何要各方联合开发市场?

段小缨:目前,世界上有10亿多人没电可用,非洲很多国家甚至无法保障居民日常供电。但实际上据我们观察,非洲存在很多“僵尸项目”,也就是被搁置的电厂项目。如果没有电网和天然气输送管道,只去建一个发电厂是没用的。

盘活这些项目需要做好前期规划,联合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市场。只想得瓜,不去种瓜,只会陷入后期项目价格战。

记者:基建项目的特点是建设周期长、需要的资金量庞大且回报周期长。在联合开发市场过程中,你认为在项目融资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段小缨:基建项目所需投资往往金额庞大,需要中国EPC企业“自备干粮”。政府低息贷款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近期,在“一带一路”沿线基建市场,出现了从单一国家贷款到PPP国际融资的新趋势。商业贷款需要回报,金融风险的承保能力就成为关键。这需要企业提高资质,既对项目和所在地市场有深入了解,能够充分评估风险和投入产出比,还需要对全球资本市场有很强的资源对接能力。

记者:“一带一路”沿线涉及65个国家。就电力市场而言,你认为哪些区域市场更具增长潜质?

段小缨:就电力市场而言,缺电和需要建电厂的地方主要还是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包括非洲、南亚和东南亚、拉美。此外,中东也是一个大市场。

我认为,基建项目只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第一步。有了铁路、公路、港口和电厂,假以时日,贸易、医疗、教育市场就会陆续发展起来。

过去20年,全球化进程由发达国家主导。今天我认为,未来5-10年,发展中国家会有更多话语权,更多新兴国家都会参与其中。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企业会更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的动因。

记者:“一带一路”沿线地缘政治风险较高,的企业应该如何规避风险?

段小缨:风险无法规避,关键是投入和产出是否成正比。我认为企业该做的,更多是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确保投入高于产出。

在基建项目上,要了解当地国家政策、政局稳定性,了解当地的开发商和资本情况。要了解基建项目建成后的后续运营模式是什么,运营过程中要有很强的本土化能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