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动力电池实现低成本高质量正极可“再生”

2024-05-27 16:26  来源:中国科学报  浏览: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忠伟院士团队在退役动力电池的可持续回收方面取得进展,突破现阶段萃取-沉淀-煅烧复杂三步法工艺,基于可持续浸出和共沉淀的再生策略,提出一步法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高质量再生方案和向下一代动力电池正极材料转变的新途径,使正极材料成本分别降低38.3%和73.6%,获得全新低成本高性能下一代储能电池,有望加快动力电池先进回收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电池回收行业商业化快速发展。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可持续》。

随着我国锂电池出货量的持续增长,按照动力电池平均使用寿命5至8年计算,我国第一批投入市场的动力电池正在迎来退役期,预计2026年国内锂电池理论回收规模将达到231.2万吨,这使得锂电池回收行业成为了众人瞩目的“蓝海市场”。然而,现阶段淘汰的动力电池的规格和外形不一,特别是电芯的组分不一,为回收再利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据悉,该团队提出低成本高质量的正极直接再生方案,有望推动商业动力电池回收创新发展。利用相对环保的低成本有机酸溶液萃取退役电池正极中的高价元素,同时有效去除对后期再生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的杂质元素,并利用共沉淀再生工艺,再生得到的三元氧化物正极可逆面容量达到2.73mAh/cm2,其性能超过目前商业三元正极材料。同时,退役动力电池正极可再生为低成本NASICON钠电正极材料,能够稳定持续运行1200圈,按照每月充电5次计算,该正极材料可以稳定运行20年。

  此外,该团队通过生命周期分析和技术经济分析证明,使用再生材料组装1kWh电池组的成本将分别降低21.65和41.67美金每千瓦时,并降低了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质量和资源稀缺性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武汉首个液冷型储能电站 2小时可充电10万千瓦时

武汉首个液冷型储能电站 2小时可充电10万千瓦时

近日,武汉黄陂区临空产业园50MW/100MWh集中式(共享式)储能电站,一排排集装箱式白色锂电池储能舱整齐坐落。
06-06
新余锂电产品出口欧洲创纪录

新余锂电产品出口欧洲创纪录

能源界网获悉:近日,江西速波赛锂电池有限公司仓库外,一辆满载房车储能系统的集装箱货车整装待发。据新余海关统计,1至4月,新余锂电池出口欧洲市场2680万元,同比增长19.7%。
退役动力电池实现低成本高质量正极可“再生”

退役动力电池实现低成本高质量正极可“再生”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忠伟院士团队在退役动力电池的可持续回收方面取得进展。
元禾能源交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钛酸锂储能系统

元禾能源交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钛酸锂储能系统

近日,元禾能源交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水运港-船多能源融合技术及集成应用”示范工程的钛酸锂储能系统设备。
武汉首发至塔什干光伏专列 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

武汉首发至塔什干光伏专列 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

5月23日上午10时30分,首趟中亚班列(武汉—塔什干)光伏专列缓缓启动,一路向西开往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