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暖冬缓解能源危机 平衡转型与安全却也迫在眉睫

2023-01-13 09:44  来源:能源新媒  浏览:  

欧洲可能在遭遇历史性的“暖冬”天气。至少有7个国家元旦那天的气温创下历史纪录。温暖的气候让欧洲天然气消费下降,远低于预期。

至1月1日,欧洲天然气存储量仍高达83.5%,相较于往年处于“舒适水平”。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TTF)4日也创下2022年1月底以来最低水平。

可以说,温暖的天气极大地缓解了欧洲正在遭遇的能源危机。

从2021年入冬开始,由于气温降低、北溪管道未能按时通气,欧洲遭遇了天然气紧缺的状况。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向欧洲的天然气输送量不断下降,欧洲的天然气短缺危机愈演愈烈。

此前为了安稳度过2022年的冬季,欧洲大肆购买LNG填补天然气库存。但目前来看,欧洲的暖冬天气让欧洲避免了遭遇严重危机。

转型与安全的矛盾依然存在

尽管暖冬避免欧洲出现了天然气严重短缺的问题,欧盟此前准备的天然气配给制度也没有用上。但总体来看,欧洲的能源危机依然没有缓解。

天然气消费量的降低不仅仅是居民取暖能源的减少,更重要的是一年多的高价让很多工业企业离开了欧洲。目前欧洲的天然气价格,甚至在可预见的2023年之内,都会显著的高于2019年。这对于欧洲来说损伤无疑是巨大的。

从碳中和的角度来看,今年欧洲各国陆续都开启了封存的燃煤发电站。荷兰、奥地利、法国、德国这些一直对碳中和十分激进的国家都在此列。

欧洲重启部分燃煤电厂,最大的负面影响可能就是会增加欧洲的碳排放。今年7月,英国智库Ember发表了最新报告《煤炭没有卷土重来:欧洲预计有限的碳增长》。根据报告研究,在最坏的情况下,欧盟燃煤储备电厂在2023年将以65%的负载率运行,产生60Twh的电力,足以为欧洲供电一周。这会在2023年增加额外的二氧化碳排放3000万吨,占2021年欧盟总排放量的1.3%和电力部门年排放量的4%。

“短期来看,欧洲确实在把安全放在转型之上。”埃森哲战略与咨询董事总经理、可持续业务负责人张逊表示,“因为这些内容的的确确影响到社会的正常发展。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对碳中和的承诺可能会让位于(至少是短期内)眼前的压力,从而重新依靠化石能源驱动的传统经济模式。”

欧洲一向被视为碳中和、能源转型的优等生,但这个好听的名号背后有着承重的代价。欧洲过去10年时间里电价一直不断攀升,但经济增长却陷入停滞的状态。如果不是有俄罗斯源源不断的廉价天然气,欧洲很难支撑起转型的大旗。

“在过去20年中,全球能源需求增长了约50%,对化石燃料的总需求也增加了约50%。”张逊说,“看起来能源可持续性与能源安全是难以兼顾的两个要素。”

关注能源的可持续性

尽管在全球进入碳中和进程之后,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被打入了道德上的低谷。但根据IEA的预测,即便是到了2050年全球许多国家进入碳中和之后,化石能源依然占据了相当的比例。

能源安全在过去、目前及未来,仍将依赖石油和天然气,但未来几十年的增长将由可持续能源推动。在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化石燃料在能源结构中所占份额逐步压缩的未来,可持续能源是能源公司捕捉未来增长的关键领域。

从能源转型的主要趋势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可再生能源增长、分布式能源扩张、交通电气化、能效提升还是消费方式的改变,能源安全都始终与能源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

“我们的能源未来取决于对安全和可持续性的平衡处理,牺牲其中一方可能会破坏整个能源转型。”张逊表示。

作为践行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的最主要主体,能源企业必须更好地做好转型与安全的平衡。从过去两年的企业碳中和时间来看,大多数能源企业,尤其是传统能源企业,其转型业务都缺乏商业可行性,这对于可持续性来说是不利的。

“转型不应当被视为企业的成本,而是企业业务增长的驱动力。”张逊说,“而且企业更应该明确转型的大背景下,短期和中长期的目标分别是什么,才能更好地平衡转型与发展。”

埃森哲估计,到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约16%。一些地区的天然气市场增长率可能超过40%,石油市场增长率接近20%。未来几年,化石能源仍将在能源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但能源行业的未来并不在于化石燃料。

因此,像过去两年那样在道德上批判化石能源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这已经带来了能源安全的问题。但一味抬高化石能源也不能实现长期的转型目标。在目前纷繁复杂的脱碳解决方案中,必然会有大量的技术在中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具备经济吸引力。企业要做的就是结合自身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碳中和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已经习惯的同质化的能源系统正变得更加异质。新的能源系统将使用户能够利用不同的能源来满足不同行业和地区的需求。为了在这种新的环境中竞争,能源公司需要确定他们想要在安全和可持续的能源未来中扮演的角色。”

而近年来如火如荼的数字化改造,正是能源企业转型驱动发展、打造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抓手。数字化技术在能源低碳转型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大数据、云计算还是物联网,都是可再生能源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数字化技术和平台赋能,可以为企业搭建一体化的业务生态,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型,而低碳化的数字智能解决方案最终嵌入企业的核心业务及全产业链。

能源行业正处于关键时刻。正在进行中的脱碳转型,加上最近对能源获取和负担能力的担忧,迫使行业参与者重新评估他们将如何在重塑的能源系统中竞争,如何交付和创造价值。如何平衡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甚至相得益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2022年我国天然气产量约2200亿立方米

2022年我国天然气产量约2200亿立方米

近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2022年,我国围绕老油田硬稳产、新油田快突破、海域快上产,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原油产量达2.04亿吨;通过加大新气田勘探开发力度、坐稳常规天然气主体地位、推动非常规气快速上产,天然气产量约2200亿立方米,年增产量连续6年超百亿立方米。
俄副总理:俄罗斯3月份将自愿减产石油50万桶/日

俄副总理:俄罗斯3月份将自愿减产石油50万桶/日

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表示,俄罗斯3月份将自愿削减石油产量50万桶/日,这将有助于恢复市场关系,而在做出进一步决定时,俄罗斯联邦将根据市场情况采取行动。
消息人士:伊斯坦布尔天然气枢纽问题国际会议被推迟

消息人士:伊斯坦布尔天然气枢纽问题国际会议被推迟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伊斯坦布尔2月10日电 俄罗斯能源部消息人士向卫星通讯社表示,原定于2月14日至15日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天然气消费国和供应国关于天然气枢纽问题的国际会议被推迟。
中国外交部回应西摩·赫什“北溪”天然气管道调查:如果属实,美国应做出解释

中国外交部回应西摩·赫什“北溪”天然气管道调查:如果属实,美国应做出解释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月1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注意到美国记者西摩•赫什关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如果调查结果符合实际情况,美国应该向国际社会做出解释
美国制裁伊朗石化、石油公司

美国制裁伊朗石化、石油公司

美国周四对伊朗石化制造商和其他公司实施制裁,称其在向亚洲买家生产、销售和运输伊朗石化产品和石油方面发挥了作用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