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团余剑锋:继承弘扬伟大精神 筑牢国家安全基石

2021-10-13 09:02  来源:学习时报  浏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在100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新时代核工业加快发展、建设核工业强国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弘扬伟大精神,筑牢国家安全重要基石,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我国核工业具有天然的红色基因,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发源地

1955年1月15日,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从诞生之日起,我国核工业就以保障国家安全、巩固社会主义政权为己任。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核工业人从零开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较短时间内研制成功了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和第一艘核潜艇。这是老一辈核工业人在攀登科技高峰征途中创造的非凡业绩,孕育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一定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使之转化为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

与此同时,在我国核工业的发展过程中,核工业人也提炼形成了“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2010年9月19日,在纪念我国核工业创建55周年举办的“新时期核工业又好又快安全发展座谈会”上,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四个一切”精神不仅是核工业精神,也是我们党的精神,我们国家的精神,我们民族的精神,要坚持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核工业光荣传统,加强自主创新,促进核工业又好又快安全发展。

进入新时代,核工业迎来“两弹一艇”以来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2015年1月,在核工业创建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要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中核集团紧密结合新时代核工业的新使命、新奋斗、新长征,适时凝炼形成“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其中,强核是事业,报国是承诺,创新是法宝,奉献是境界。新时代核工业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丰富和发展。

“两弹一星”精神是激励一代又一代核工业人以身许国、接续奋斗的强大力量

核工业的创建和发展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按照历史脉络,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30年。第一个30年,从1955年到1985年,第一次创业时期,成功研制出原子弹、氢弹、核潜艇,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建立了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才拥有的、基本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第二个30年,从1985年到2015年,第二次创业时期,实现了中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建成了“国之光荣”的秦山核电站,打造了“华龙一号”国家名片,实现了核电的规模化发展和“走出去”;未来30年,从2015年到本世纪中叶,核工业将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安全基石,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更好地服务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核工业强国。纵观我国核工业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展现出来的是我国核事业在党的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奋斗不息的历史画卷。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在一代又一代核工业人中传承和发扬。在各个发展时期,我国核工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物和先进典型,有践行“以身许国”诺言的王淦昌,有被国务院授予烈士称号的“两弹一星”功勋郭永怀,有被中央领导称为“当代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楷模”的徐銤,有在核级管道焊接领域展现世界水平的“大国工匠”未晓朋,有“央企楷模”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有潜心核动力科研30多年的陈炳德,有投身戈壁荒漠无人区科研一线的“最美科技工作者”陈亮,有被誉为“全村人的好书记、贫困户的好亲戚”的刘满堂,有“倒在扶贫路上的第一书记”胡仁禄,等等。66年来,几代核工业人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推动我国核工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把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和新时代核工业精神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

中核集团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坚决扛起传承红色基因、锤炼党性修养、磨炼意志品质的使命担当,让“两弹一星”精神不断彰显新的时代价值。

聚焦国家战略,在完成国家使命中弘扬伟大精神。当前,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进入攻坚期,我们要集中力量、强化协同,确保重大工程“后墙不倒”。坚持物质和精神“双轮驱动”,激励广大干部职工投身重大工程建设和艰苦一线。提高骨干人才薪酬待遇,健全荣誉体系建设。用伟大精神凝聚共识,深化党建联建等工作机制,加强组织管理和统筹协调,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党史学习教育期间,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因病逝世,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中核集团党组第一时间号召向彭士禄同志学习,全集团迅速掀起学习彭士禄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在缅怀追思中汲取精神力量,引发极大反响。

坚持系统观念,多形式多层次弘扬伟大精神。在内容上,突出中核特色、中核资源,依托中核集团系统内党性教育基地、工业文化遗产、核工业老党员等优势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将核工业发展66年来的历史故事、核工业功勋党员前辈事迹融入其中。在形式上,通过“讲”“读”“看”“演”“唱”等丰富的学习方式奏响学习“五部曲”,研读研讨党史学习教育经典书目,组建多支宣讲团,开展全国巡回音诗画演出,发起“中核人说党史”短视频创作网络话题,组织“诗词中的党史”朗诵比赛,使“两弹一星”精神“活”起来、“动”起来。

坚持群众路线,在改革发展具体实践中弘扬伟大精神。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发扬原子弹研制中的“草原大会战”、氢弹原理突破中的“群众大讨论”“上海百日攻坚战”等大力协同的优良传统,领导、专家、技术工人紧密结合,理论、设计、实验紧密结合,群策群力集中攻关。学习李觉将军“把新建的房子让给科技人员,干部一律住帐篷”的精神,领导干部为科研生产一线人员当好“后勤部长”。开展好“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聚焦重大工程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改革任务等,发挥党的政治、组织和群众工作优势,激励广大职工鼓足干劲、奋勇争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党员领导干部下班组、结对子等形式,主动了解、解决职工重要关切,提高职工幸福感获得感。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中核集团将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积极践行“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激励和鼓舞全体核工业人特别是青年一代,发扬当年的那么一种信念、那么一种责任、那么一种干劲、那么一种精神,继续把前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筑牢国家安全基石,始终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努力创造新时代核工业的新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华南监督站严格开展防城港核电厂3号机组热试监督

华南监督站严格开展防城港核电厂3号机组热试监督

近期,防城港核电厂3号机组作为中广核华龙首堆,热态功能试验(以下简称热试)正式开始。热试是核电工程建设中承上启下的重大节点,是核电机组反应堆装料前的一次总“试车”考验。生态环境部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南监督站)高度重视,依法依规严格开展广西防城港核电厂3号机组热试准备和重要调试项目监督工作。
核电+风电+光伏 山东打造“五基地两示范”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核电+风电+光伏 山东打造“五基地两示范”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4月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能源领域是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四五”时期,山东重点推进“五基地两示范”建设。
英企用弹丸聚变技术成功实现核聚变

英企用弹丸聚变技术成功实现核聚变

2022年4月5日,英国First Light fusion公司表示,弹丸聚变(projectile fusion)技术近日首次成功实现核聚变。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独立验证了这一成果。First Light fusion公司的目标是用最简单的机器解决聚变发电的问题。
董保同:我们确实应有核工业的自豪感和自信感

董保同:我们确实应有核工业的自豪感和自信感

3月28日,国家原子能机构举办首届核论坛,论坛围绕核科技发展、核科技国际合作、核能发展现状与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研讨。在论坛召开期间,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董保同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机构举办核论坛的初衷是什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核领域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核科技在落实党中央对科技创新提出的“四个面向”方面有哪些举措?我国核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哪些领域,产业发展如何
我国核工业水平从“跟跑”追至“并跑”

我国核工业水平从“跟跑”追至“并跑”

“目前,我国核工业,尤其是核能产业,其规模化、技术水平,以及支撑体系、供应链等,可比肩老牌发达国家,且正处于创新发展的阶段。”近日,在国家原子能机构举办的主题为“核科技引领未来”首届季度论坛上,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董保同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表示。他认为,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基础研究、数据积累、特殊材料以及大型工业软件等方面的短板问题亟待解决,“核工业创新发展需要政府部门、企业集团、一线科研人员以及公众等的共同努力”。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