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攻克页岩气绿色开采难题 有望实现开采过程碳中和

2021-04-07 11: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  

记者6日从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悉,该实验室在页岩气绿色开采上面取得了新进展。新技术在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的同时,能够实现二氧化碳的地下封存,有望让页岩气在开采过程中实现碳中和,甚至负碳排放。

据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庆大学资源与安全学院院长卢义玉教授介绍,目前,国际上页岩气开采主要采用水力压裂技术。“我国的页岩气,特别是陆相页岩气富集区大多处于重点缺水地区,水资源缺乏制约页岩气的工业化开采。”卢义玉说,我国页岩气储层黏土含量高,黏土遇水会产生膨胀,导致储层改造效果差、采收率低。“因此,在我国利用水力压裂技术开采页岩气,存在着耗水量过大、采收率低等问题。”

通过十余年的研究,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兼具气体的低粘度、高扩散性和液体的高密度等特性,联合国内相关单位提出“超临界二氧化碳强化非常规天然气高效开发与地质封存一体化”技术。该技术不仅能提高页岩气采收率,还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并为我国二氧化碳规模化封存提供新选择。“这一技术将二氧化碳变成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超临界态,注入到页岩层压裂页岩,构建页岩气流动通道,再把页岩气置换出来。后续再将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封存的二氧化碳相抵消,封存的量大于开采排放的量,从而实现负碳。”卢义玉说。

“目前,我们已经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开展合作。2017年6月,在延长国家级陆相页岩气示范区开展了全球首次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现场试验并取得圆满成功。”卢义玉表示,该示范区是目前鄂尔多斯盆地单井产量最高的页岩气井,取得了陆

相页岩气产量重大突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中国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盘点2021)

中国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盘点2021)

2021年,当新冠肺炎疫情依旧在全球肆虐,当世界经济在阵痛中蹒跚向前,当应对气候变化一次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中国,凭借傲视全球的抗疫成绩和韧劲十足的经济增长,再一次彰显出大国风范。中国能源,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再一次律动出自强不息、勇于担当的时代本色。
涪陵页岩气田年产气突破70亿方 创历史新高

涪陵页岩气田年产气突破70亿方 创历史新高

12月28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截至目前,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田今年已累产页岩气70.8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1%,创历史新高。11月供暖季以来,该气田已供应天然气11.18亿方立方米,目前日供气量超2000万立方米。
中国石化: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 持续满足社会多元能源需求

中国石化: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 持续满足社会多元能源需求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国石化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讲政治、顾大局、保民生”的具体举措,聚焦主责主业,始终把保障能源可靠供应作为首要责任。
中国南海首次实现深层油田规模化开发

中国南海首次实现深层油田规模化开发

记者23日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位于南海东部海域的陆丰油田群区域开发项目成功投产。该公司介绍,这是中国南海首次实现3000米以上深层油田的规模开发,油田群高峰年产原油超过185万吨,为粤港澳大湾区油气稳定供应打下更坚实基础,亦将有助中国今冬明春能源保供。
中曼11队再次领跑新疆艾湖2区块率先完钻

中曼11队再次领跑新疆艾湖2区块率先完钻

11月7日23:30分,在17支钻井队同时参与的艾湖油田大会战中,由中曼11队承钻的第二口井AHHW2048井率先完钻,这是中曼11队继艾湖2区块首口井率先完钻后取得的又一佳绩,再次用实力赢得了甲方的高度赞扬。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