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大会在太原举行

2020-12-08 16:04  来源:财联社   浏览:  

据报道,2021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大会将于12月8日至10日在太原举行。随着冬季需求高峰的到来,动力煤现货和期货价格不断拉涨,屡创历史新高。机构指出,年底煤价仍将高位运行,而明年市场供需仍将延续紧平衡态势。当前正处于煤炭经济新一轮周期上行的早期,基本面超预期或提升板块估值。

据介绍,2021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晋能控股集团承办。与以往不同的是,中国太原煤炭交易大会将与全国煤炭交易会合并举办。交易会将邀请国家有关部门,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炭生产、运输(铁路局和港口)、销售、消费企业,以及相关行业协会、金融机构代表参加。

交易会期间,各单位将展示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及煤炭相关产业经济建设成果,对新技术成果、现代煤炭服务业进行展示与推广。

随着冬季需求高峰的到来,动力煤现货和期货价格不断拉涨,屡创历史新高。机构指出,年底煤价仍将高位运行,而明年市场供需仍将延续紧平衡态势。当前正处于煤炭经济新一轮周期上行的早期,基本面超预期或提升板块估值。

动力煤主力期货ZC2101四月至今价格走势

市场层面,信达证券认为,当前正处于煤炭经济新一轮周期上行的早期。中长期看,供给端受“十三五”期间新增产能释放接近尾声,煤炭生产严格要求合法合规的限制,供给缺乏弹性。展望明年煤炭供需形势更为趋紧,将重点关注煤炭板块。

广发证券表示,三季度以来煤价好于预期,未来在煤价平稳的预期下,部分公司煤炭低估值和高分红优势将继续显现。而近期板块估值有所提升,但行业PB(LF)仍仅为1.03倍,估值总体仍处于历史低位。

对于投资标的,华金证券表示,在行业价格波动区间高位收窄的方向下,配置方向是成长高、分红高的煤炭公司,看好盘江股份、露天煤业、陕西煤业和中国神华。

焦炭产能淘汰与新增置换产能之间存在较长时间差,建议阶段性配置焦炭企业,看好金能科技、淮北矿业和开滦股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2022广州国际智慧物业博览会介绍

2022广州国际智慧物业博览会介绍

第三届广州国际智慧物业博览会紧扣国家政策脉搏,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聚集民生热点,规模持续升级,品质再突破,以“专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运作思路,打造物业智能产品应用的前沿展示窗口与对接平台,赋能行业发展,缔造美好生活。
01-20
2022第七届中国国际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展览会

2022第七届中国国际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展览会

展览会将以“绿色低碳·碳达峰清洁发展·碳中和”为主题,集中展示了煤炭工业绿色开采、清洁生产、充填开采;洗选加工、清洁利用、现代/传统煤化工绿色升级、低阶煤分质分级利用;煤矸石、矿井水、煤矿瓦斯等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土地复垦再造;燃煤超低排放发电工业锅炉窑炉超低排放;民用散煤清洁化治理、兰炭民用和固硫抑尘型煤生产等煤炭洁净利用领域的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及解决方案等。
2022中国(泰山)国际矿业装备与技术展览会

2022中国(泰山)国际矿业装备与技术展览会

作为两年一届的行业盛会,2022中国(泰山)国际矿业装备与技术展览会将于2022年8月31日-9月2日在山东泰安市泰山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展会以“智慧矿业聚集泰山、科技智造引领未来” 为主题,将围绕国内能源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导向,聚焦矿业装备与技术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开发国内外市场需求,展会将在规模以及辐射区域实现新的突破,汇集国内外矿业装备技术领域领先企业,为国内矿山、煤炭及能源行业等相关机构带来国内外最新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共同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2022第七届中国(郑州)国际生态环保产业展览会

2022第七届中国(郑州)国际生态环保产业展览会

2022第七届中国(郑州)国际环保产业博览会定于2022年8月26日-28日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展会预计面积达5,3000平米,35000名专业观众在展会现场进行交流和商务洽谈。
2022中国智慧水利发展大会

2022中国智慧水利发展大会

根据省委、省政府 “四水同治”的重大战略部署,努力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持续提升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和水灾害防治能力,着力构建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化水安全保障体系,助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落实水利部“智慧水利”体系建设总目标,促进5G、智能感知、卫星遥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与智慧水利建设深度融合,推动水务行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智慧高效的水利信息大系统。
11-19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