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月之旅:嫦娥五号的电源如何保证?

2020-12-03 09: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  

嫦娥五号探测器24日凌晨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出发了,开始“探月之旅”。“嫦娥五号”的月球探测任务中,探测器所需能源超过了中国此前任何一项月球探测、深空探测任务,嫦娥五号的电源如何保证?

嫦娥五号探测器为四器组合体设计,由着陆器、上升器、轨道器、返回器4个部分组合而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承担了轨道器、着陆器及上升器3个部分的电源产品研制任务。

嫦娥五号需要一次性完成“绕、落、回”三个目标,“身负重任”,因此,提高太阳电池阵和锂离子蓄电池组的能源供给能力,是研制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为探测器电源系统的“大脑”,电源控制器经历了一次从PCU到PCDU的升级。嫦娥五号电源产品主任设计师郑磊介绍,从PCU到PCDU,在于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的升级。在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任务中,电源控制器只包括功率调节模块,嫦娥五号则集中了功率调节模块、配电模块、火工品控制模块、智能接口单元等几个功能,实现相关功能在探月工程上的首次应用。

“为了提高太阳电池阵发电功率,我们给自己设定了目标,在太阳电池阵的正面,确保贴片面积达到最大化”,嫦娥五号太阳电池电路技术负责人陈城介绍说。但在探月任务中,太阳电池帆板面积受到严重限制,同时,不同于普通卫星,探测器本身的构型决定了帆板的不规则形状,嫦娥五号的太阳电池帆板有三角形和多边形等多种形状。基板面积小,且奇形怪状,怎么处理?

陈城介绍,一般的卫星型号,研制人员设计太阳电池电路时,仅采用单一尺寸的太阳电池。针对嫦娥五号,研制人员打破常规思路,采用多种尺寸的电池进行混合布片,让布片效率达到了91%以上,这比常规产品高了5%至10%。同时,嫦娥五号选择更高效率的太阳电池。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的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为28.6%和30.84%,嫦娥五号则达到了31%以上。经过努力,嫦娥五号太阳电池板单位面积下的输出功率不仅在产品研制时,即使在现在,都是中国国内最高水平。

“比能量”是锂离子蓄电池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数值越高,单位体积或重量可以存储的能量越多。嫦娥五号锂离子蓄电池主管设计师王晓锐介绍,研制人员将嫦娥五号相关产品的蓄电池重量“比能量”提高至195Wh/kg(瓦时每千克)。这个数值,是目前航天用锂离子蓄电池“比能量”的最高值。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2021年预测储能锂电池行业发展迎来重大利好

2021年预测储能锂电池行业发展迎来重大利好

2021年锂电池新能源行业“牛”转乾坤可期。锂电池的火热就不用多说了,锂电池在传统领域主要应用于数码产品,在新兴领域主要用于动力电池、储能领域。电池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机会仍然被各大机构长期看好,可以预见,2021年电池新能源行业多个细分行业将迎来高成长发展新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我们一定要考虑新的电池,钠离子电池就是首选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我们一定要考虑新的电池,钠离子电池就是首选

目前,在钠离子电池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推进速度等方面,中国企业都处在国际领先地位。中国有机会引领钠离子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钠离子电池产业化。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1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1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

在沙漠腹地、在楼宇外墙、在农家鱼塘,一块块光伏“蓝板板”,将清洁电力送向千家万户,有的还成为老百姓的“阳光存折”。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48.2吉瓦,同比增长约60%,累计装机规模已达253吉瓦;在制造端各环节,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4.6%、19.7%、22.2%和26.4%。
科学家利用弱电解质键让锂金属电池在低温下更好地运行

科学家利用弱电解质键让锂金属电池在低温下更好地运行

了探索更具应用前景的锂电池,许多研究团队已将目光放到了基于纯锂的金属阳极方案,而不是当前普遍采用的混合材料。同时为了攻克在低温下性能不佳的缺点,该领域的科学家们也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比如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的研究团队,就依靠电解质中的弱键,释放了锂金属电池在寒冷条件下的空前性能。
大连化物所研制出多功能MXene油墨应用于微型储能器件和自供电集成系统

大连化物所研制出多功能MXene油墨应用于微型储能器件和自供电集成系统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忠帅团队与刘生忠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多功能的水系MXene印刷油墨,并基于该油墨打印出微型超级电容器、锂离子微型电池和全柔性自供电压力传感系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上。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