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致辞

2020-11-30 11:42  来源:新华社  浏览:  

11月27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27日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致辞。

习近平强调,2013年,我提出愿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7年来,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双方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中方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愿同东盟推进各领域合作,维护本地区繁荣发展良好势头,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第一,提升战略互信,深入对接发展规划。依托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加快推进现有经济走廊和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构建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明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中方愿同东盟一道,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

第二,提升经贸合作,加快地区经济全面复苏。进一步实施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中方希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尽早生效。畅通贸易、促进投资,相互开放市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在确保疫情防控前提下,采取措施便利人员往来和货物流通。推动澜湄合作、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

第三,提升科技创新,深化数字经济合作。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远程医疗等领域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点,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和政策沟通协调。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打造“数字丝绸之路”。

第四,提升抗疫合作,强化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加强政策对话、信息分享和疫苗合作。中国将在疫苗投入使用后积极考虑东盟国家需求,为东盟抗疫基金提供资金支持,为东盟培养1000名卫生行政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建设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库和公共卫生应急联络机制。

习近平强调,明年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同东盟合作空间将更为广阔。

习近平最后说,希望双方通过本届盛会,创造更多商机,收获更多成果,携手共创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中拉拓展“一带一路”合作新领域(共建“一带一路”)

中拉拓展“一带一路”合作新领域(共建“一带一路”)

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地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克服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携手推动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中国稳定保持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中拉贸易额在此前连续3年超过3000亿美元的基础上,2021年突破4500亿美元。
07-13
“中国造”电动车组首次开进埃及 —中企承建埃及首条轻轨铁路通车试运行

“中国造”电动车组首次开进埃及 —中企承建埃及首条轻轨铁路通车试运行

记者4日从中国中车获悉,埃及当地时间7月3日上午,由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四方)研制的电动车组载着乘客从开罗市的阿德利·曼苏尔车站驶出,标志着中国企业承建的埃及斋月十日城轻轨铁路通车试运行。这是“中国造”电动车组首次开进埃及。
07-05
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入选国家能源局“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绿色能源组成员单位

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入选国家能源局“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绿色能源组成员单位

2022年4月6日,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收到国家能源局相关通知,作为高校研究机构,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依托机构)被列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绿色能源组成员单位。
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围绕推进绿色发展重点领域合作、推进境外项目绿色发展及完善绿色发展支撑保障体系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意见的发布充分体现了我国高质量推动绿色“一带一路”的担当,为完善全球环境治理体制提供了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100%努力换100%功率!全球第四台华龙一号机组实现满功率运行

100%努力换100%功率!全球第四台华龙一号机组实现满功率运行

当地时间3月31日,全球第四台、海外第二台华龙一号——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3号机组首次达到100%满功率运行,各项参数正常,距离华龙一号海外示范工程全面投入商运更进一步。这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安全性和先进性的再一次验证,提升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龙一号的信心,为巩固中巴经济走廊成果,助力我国核电“走出去”具有示范意义。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