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加氢气产量,首个解吸气替代回炉煤气技改成功

2020-04-08 11:24  来源:中国化工报  浏览:  

荒煤气吃干榨净 制氢量显著增加

记者4月7日从陕西东鑫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获悉,3月30日该公司将解吸气送入炭化炉与回炉煤气共同作为燃料掺烧。经过2天不断工艺调整,解吸气掺烧量从零升至10000立方米/时,回炉煤气量降低8000立方米/时,节约的回炉煤气将全部用于提氢。这项技术改造将解吸气替代回炉煤气以增加氢气产量,使兰炭装置降低负荷,也能满足制氢需求。

此前,煤通过干馏(热解)制取兰炭、焦油和荒煤气,兰炭行业普遍将回炉煤气作为炭化炉的燃料,回炉煤气约占炭化炉煤气总产量的40%~50%,其中的氢资源被白白烧掉。

“煤化工行业造气是关键环节,氢是宝贵资源。若将荒煤气中提取氢气后的废气(解吸气)作为燃料掺烧,就可节约回炉煤气用于提氢加工利用,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吃干榨净,而且避免了废气排放。”东鑫垣公司副总经理李亚军介绍说,这是国内首次使用解吸气替代回炉煤气,引领兰炭产业改造升级。

据介绍,东鑫垣公司拥有全国首套无变换含氧制氢装置,提氢后的废气(解吸气)中还有CO组分,热值可达到1500大卡左右。热值较高的解吸气先后替代兰炭烘干煤气、替代加热炉液化气以及送入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在此基础上,东鑫垣公司又提出了解吸气替代回炉煤气的技改思路。

2020年初,含氧制氢吸附降阻改造成功,制氢装置可以接收氢含量较低的煤气。最后一块“短板”补上后,3月初东鑫垣公司制定解吸气替代回炉煤气技改方案,仅用半个多月就完成改造施工。3月30日将解吸气送入炭化炉掺烧,效果立竿见影——炭化炉煤气外送量增加,用煤量下降,回炉煤气消耗由1.9万立方米/时降至1.4万立方米/时。

李亚军介绍,他们正通过调整系统运行状态,保持掺烧稳定,并调试摸索逐步增加回炉解吸气掺烧量,预计一周后解吸气可完全替代回炉煤气。届时,节约的回炉煤气将全部送往制氢装置用于提氢,制氢量可成倍增加,将进一步发挥技改效果,闯出一条煤炭分质清洁高效利用的新路子。

该项技术无需新增兰炭装置即可增加煤气产量用于提氢,可降低炭化炉自身对煤气的消耗;同时灵活调整兰炭生产比例,有利于降低兰炭成本减亏增效。当前兰炭市场低迷、销路不畅,这项技改可在降低兰炭产量和煤炭消耗的同时,做到制氢量不降低,保持煤焦油加氢装置油品产能。目前,该公司已将12台10万吨/年炭化炉运行负荷降低7%。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俄罗斯核能制氢现状与展望

俄罗斯核能制氢现状与展望

目前,规模化生产氢气的最理想方法是天然气+水蒸气进行转化。现在,全球48%的氢气产量是通过这种方式生产的。在1mol甲烷与2mol水能释放出4mol的氢气。因此,蒸汽转化是从天然气中生产氢气的最有利的方法,尽管它需要相对较高的能源成本,即每将1mol甲烷转化为4mol氢气需要200kJ能量。
陕西30万吨煤制乙二醇装置产岀高品质氢气

陕西30万吨煤制乙二醇装置产岀高品质氢气

陕西渭河彬州化工3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装置采用GE水煤浆气化,经变换、净化、气体分离得到H2和CO气,高化学株式会社乙二醇合成技术生产30万吨乙二醇。2020年11月中交。2021年1月4日,渭化乙二醇项目气化炉投料。
全国首个氢能全产业链一体化数据采集和监测平台正式启用

全国首个氢能全产业链一体化数据采集和监测平台正式启用

近日,张家口市召开了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和监测中心工作启动会,全市相关车企、加氢站、制氢厂企业负责人参加,会上对数据采集范围、接入要求和接入标准进行明确,安排部署接入工作。2021年将正式建成投产,实现对加氢站、制氢厂、燃料电池车辆运行数据的采集,对氢能站、厂、车辆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对张家口市氢能产业推进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与应用推广效应。
德国将建欧洲最大“绿氢”工厂

德国将建欧洲最大“绿氢”工厂

全球氢能产业在2020年快速发展,特别是用可再生能源制取的“绿氢”成为多国首选的未来绿色燃料。有统计显示,去年全球宣布了总额超过1500亿美元的“绿氢”项目。日前,德国大瀑布电力公司、荷兰皇家壳牌公司、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和德国汉堡市政供暖企业 汉堡暖气公司签署了改建项目合作意向书,计划在原汉堡燃煤电厂所在的 莫尔堡 建造一个拥有100兆瓦容量电解槽的超级“绿氢”工厂,未来有望跻身欧洲最大的“绿氢”电解工厂之列。
我国科学家在水煤气变换(WGS)制氢研究中取得进展

我国科学家在水煤气变换(WGS)制氢研究中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报官网获悉,作为清洁能源的典型代表,氢能备受推崇,但由于其化学性质活泼,制取、储运过程的效率和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产业界和学术界。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马丁团队与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石川团队、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周武团队等的联合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