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跃居世界第一,中国新能源下一步要怎么走?

2019-08-22 11:42  来源:第一财经  浏览:  

中国新能源,与航空母舰、高铁等成为新时代中国闪亮的名片。中国是世界新能源发展最快的国家,短短十年内,完成了从新能源起步到世界第一的过程。2011年中国风电装机46GW,光伏装机仅2GW;与当时世界可再生能源的领头羊德国相比,同年的德国已经有风电装机29GW,光伏装机24GW。截至2018年,中国风电装机达到221GW,光伏装机约为176.1GW,而德国风电约为59.3GW和光伏45.4GW,截至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中的风电及光伏发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16.2%。2018年起,政府的新能源发展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快了去补贴进程,在目前产能大幅过剩的情况下,中国新能源大规模平价上网或提前实现。

中国特色的新能源发展之路

中国新能源发展依据中国实际国情,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新能源发展面临几个特点与困难:第一,中国能源需求总量巨大,急需新能源发展与能源转型,也需要发挥创新开拓与自力更生精神。第二,中国新能源发展需要解决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与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以及支持经济发展需要等错综复杂的矛盾。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其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环境早已得到改善,新能源与传统能源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中国经济体量庞大和发展具有惯性,新能源既要替代传统能源,为缓解环境压力做出贡献,又要与传统能源一起满足不断扩张的能源需求。第三,中国新能源资源禀赋与总体能源需求存在区域倒置现象,这导致在发达国家可以顺利运用的(如分布式光伏)新能源发展路线在中国难以复制。

以上种种既是困难,也是发展机遇。因此新能源发展路线非常重要,我国需要目光长远、效率优先,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充分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本国实际制定政策,确保发展方向正确。

中国新能源发展始终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集中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充分调动了产业积极性,高效地解决一些新能源发展的集中性问题。

中国新能源发展中遇到过三大难题:一是发展初期的成本问题。中国政府的解决方式是坚持产业规划发展,在政府政策支持下规模化发展基础制造业,通过规模经济实现大幅度成本降低。二是2012年左右的光伏遭遇国外市场萎缩与限制,政府及时启动了庞大的国内装机计划,避免了光伏制造业的崩溃,有力支持了国内光伏产业链的发展与整合,为今天光伏产业的世界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国外光伏巨头的接连陨落。三是解决近两年来凸显的弃风弃光。弃风弃光是全世界新能源发展的共同难题,2015年开始中国弃风弃光现象引起重视后,政府通过高效的调控手段,合理统筹了新能源发电行业、传统发电行业、电网以及用电侧企业调配、消纳电力资源,至2018年这一现象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中国新能源发展充分发挥了中国赖以立国的制造业优势。中国新能源发展,特别是国内市场发展晚于发达国家,起步时技术并不先进,补贴也相比不算高,发展模式不明晰。但是,中国新能源产业没有囿于这一短期困难,以规模化生产成本优势为切入点,从整体培育与适度竞争的角度解决这一根本难题。以光伏为例,中国制造使得光伏组件成本十年间下降了90%,突破了40余年来发达国家的学习成本曲线。从规模优势、成本优势起手,尔后积累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最终实现市场优势,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惊人的发展速度也更加坚定了政府与产业的信心。

政府新能源补贴重点需要改变

中国的新能源发展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一条可以参照学习的发展路径。中国新能源的成功说明了只要政策得当,如中国一样环境压力大的发展中国家地可以发展好新能源,甚至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发达国家特别是一些欧洲国家前几年的新能源发展一定程度上传递了一个信息:新能源是富人的游戏,社会需要负担起高昂补贴来换取新能源的发展空间。以德国为例,发展新能源以来,其平均居民电价基本上翻倍,电价构成中仅可再生附加这一项就超过了中国的平均电力价格,这样的发展路径是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和难以选择的。中国相对低成本路线的成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印度等同样面临资源约束与环境困扰的大国提供了样本。

随着新能源成本的快速下降,目前的政府支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新能源补贴的重点需要改变,今后发展的矛盾焦点是电网修改等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将补贴的重点转向储能、微网、分布式和电网稳定性,以应对新能源装机大幅增加对电网的技术和成本的影响。由于将来并网成本将是新能源平价上网的主要障碍,倘若平价上网和低价上网项目建设未能与配套的电网衔接好,将不能很好地大规模开展。

另外,实现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以及就近直接交易需要智能微电网的支持。而且,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点,将使并网难度随着新能源的规模扩大而强化。因此,为了平价上网和低价上网项目建成之后能够顺利并网运行,政府新能源补贴的重点应该转向储能、微网分布式和电网稳定性上。而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多能互补、能源微电网等还可以整体提高能源效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2016-2020年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2016-2020年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图表:图22:2016-2020年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储能牛年牛”转乾坤可期 百亿级投资项目频现

储能牛年牛”转乾坤可期 百亿级投资项目频现

进入2021年,电池头部企业扩产步伐仍未见止步。记者根据公开信息粗略统计发现,前两个月宁德时代、中航锂电、蜂巢能源、亿纬锂能、欣旺达等电池企业纷纷加码投资,其中更有百亿级投资项目频现,前两个月统计在内的企业公布投资金额总额已达796.37亿元。
哈萨克斯坦政府正在推动落实《绿色经济转型构想》

哈萨克斯坦政府正在推动落实《绿色经济转型构想》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哈萨克斯坦的国家战略。2009年哈通过了《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法》,成立可再生能源融资结算中心,为相关项目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全国各地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建设了一大批风力、水力、生物质和光伏发电站。
海南首个“风光储充换”集中式充换电站投运!“新能源+充电设施”一体化!

海南首个“风光储充换”集中式充换电站投运!“新能源+充电设施”一体化!

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25日介绍,海南首个“风光储充换”集中式充换电站近日投运,可放大风、光、储多能互补效应,提供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和协调控制解决方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能源+充电设施”一体化建设运行模式。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高规格发布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对各地区、各部门准确把握发展新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经济发展加快注入绿色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意见》明确要求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这是实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