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供应挑战近在眼前,建立有效的氢能供应体系已成当务之急

2019-05-17 14:14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  

我国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愿景是,2030年实现百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上路行驶。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每年百万吨级的氢燃料需求。作为让燃料电池汽车“跑起来”的源头产业,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国内氢能产业已经从原来的小规模示范,进入到产业规模示范阶段,下一步的目标是商业化运行。

但规划只是一方面,实际落地还有一段路程要走。加氢难、加氢站运营不力的消息不时传出。氢供应挑战近在眼前,建立有效的氢能供应体系显然已成当务之急。

产能没问题,储运卡脖子

从氢气源头来看,我国氢总产量规模居世界前列,且制氢路径多元,其中包括大量工业副产氢、化工制氢,以及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业内人士指出,“氢供应体系的源头没问题。”

中国地质大学可持续能源实验室主任程寒松进一步介绍了我国产氢情况:“我们做了一些基本统计,中国现有的工业副产氢,大约可供60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使用。如果把不能上网的电,用来电解水制氢,仅弃风这一项可以供100万辆车使用;弃光电制氢可供140万辆车使用;弃核电制氢也可供1600万辆车使用。总而言之,中国根本不缺氢。”

既然氢气制取已成规模,各方也正大力推进加氢站建设,那么加氢到底难在哪儿?

业内人士表示,现阶段根本问题在于储运环节发展滞后。氢气体积能量密度极低,其运输成本远超石油及天然气等传统燃料。之前,氢气应用并没有形成规模,在我国主要限于工业领域应用,运输成本和能效问题没有引发关注。然而随着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兴起,氢商用需求增加,氢能产业规模经济与技术进步导致制氢成本下降,运输成本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表示,现在的氢能技术,比如储氢、运氢等,大多都是多年前的工艺,需要技术上的更新,因为这些工艺的能效偏低,成本偏高,并不理想。

液氢储运成关注焦点

储运降本和能效提升,无疑已成行业关注焦点。而此时,液氢体现出来的种种特性,使其得到更多业内人士关注,行业内推广液氢的呼声越来越高。

众所周知,氢输送之所以效率低,是因为储氢密度太低。目前输送氢的主要方式一般是输送储存的氢。如果储氢密度提高了,输送效率自然也能提高。相关数据显示,液氢虽然储存要求很高,但能量密度比高压气态氢多出75%。中船重工第七一八研究所制氢设备工程部总工程师薛贺来曾指出:“低温液态储氢在质量密度和气体密度方面,都较有优势。”

在成本上,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金林表示,不管用何种方式制氢,液态氢的储运在成本上都要比压缩氢气占优势。同时,液氢加氢站高压储存和增压器设备紧凑联系在一起,占地面积会小很多,液态氢的加氢站建设成本也要比气态加氢站成本低。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外液氢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从液氢的储存到使用,包括加氢站建设都有比较规范的标准。目前全球约400座加氢站,液氢储氢型加氢站占比接近40%,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

瓶颈问题仍待解决

尽管液氢优势惹眼且有发展样板可做参考,但碍于国内液氢技术方面存在瓶颈,而且缺少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政策规范,令不少企业心存顾虑。

在技术瓶颈方面,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家在液氢技术、液氢工厂、相关产业化上几乎都是空白。”

“目前的氢能技术落后于燃料电池技术,需要全链条各环节氢能技术有新的突破,比如说液化需要进一步降低能耗。”欧阳明高指出。

法规政策方面,首先整个氢能相关法规都有待完善。高金林指出“因为我国没有相应标准法律法规以及管理办法,所以现在制氢、运氢以及加氢站的审批相当困难,手续相当复杂,几乎没有相应政府部门负责审批工作。”

而且让企业更介意的一点是,液氢运输没有法律法规护航,上路难。“液氢不比天然气危险,但我国能源法里只有天然气的管理办法,没有氢的管理办法,导致氢运输、特别是液氢运输无法进行审批。还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是,液氢不在危险货物的编号之列,没法申请上路运输,也没有相关部门接受申请。但在一些发达国家,液氢和汽油一样,作为燃料在公路上进行运输。”高金林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两会热点 | 换电声声不绝、氢能热度不减,新能源汽车产业痛点仍待解决

两会热点 | 换电声声不绝、氢能热度不减,新能源汽车产业痛点仍待解决

自去年9月开始,我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时间表,到目前,全国2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已经提出2021年将研究、制定碳达峰方案,各企业也应声而动。而聚焦汽车产业层面,新能源汽车、氢能、新能源消纳、充换电基础设施等成为近年来的发展重心。
丰田燃料电池(FC)系统将于今年春季上市销售

丰田燃料电池(FC)系统将于今年春季上市销售

丰田公司日前宣布,已开发出一种将燃料电池(FC)系统封装成小型模块的产品,并打算在2021年春季或以后开始销售该产品。新的FC模块将可被开发和制造燃料电池产品的公司利用,应用范围广泛。这些应用包括实现卡车、巴士、火车、船舶和固定式发电机的可移动性。
提前发明了120年的电池,终于获得了人们的认可!

提前发明了120年的电池,终于获得了人们的认可!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19与20世纪之交时,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一款可以产生氢气的电池。而在120年后的今天,这款电池终于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在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的一条碎石路上,一辆电动汽车从行人身边飞驰而过。车子宽敞的内部空间显然令一些人惊诧不已。它的速度是当时传统车型的两倍,卷起的尘土高高扬起,使街上拉车的马匹忍不住皱了皱鼻子。
景春梅:国内氢能产业发展出现了虚火现象

景春梅:国内氢能产业发展出现了虚火现象

“30多个地市发布氢能源规划,各地出现很多氢能产业园,有遍地开花的倾向,而且规划的氢能产业规模达到上万亿元,产业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的风险日益增加。”
丰田开发出封装式燃料电池系统模块

丰田开发出封装式燃料电池系统模块

2月26日,丰田汽车公司表示,已开发出一款封装式燃料电池系统模块,希望在汽车行业向电动汽车转型之际,扩大这种零排放技术的使用和普及范围。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