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上演真实“商业谍战”大片 LG化学起诉SKI窃取其商业机密

2019-05-05 15:06  来源:高工锂电网  浏览:  

韩国两家动力电池企业LG化学与SK Innovation的商业竞争开始矛盾激化升级。

海外媒体报道称,本周一,LG化学针对SK Innovation发起一系列诉讼,主要指责其通过雇佣其员工来窃取锂电池相关核心技术。

这些诉讼由LG化学及其美国子公司LGCMI共同发起,并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同时提起诉讼。

LG化学的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称,SK Innovation从LG化学雇佣了高级工程师和关键环节的工作人员,从而获得LG化学锂电池商业机密,而作为商业机密窃取的直接后果,SK Innovation已开始向LG化学的客户和国际车企销售锂电池。

另一家海外媒体做了更详细的报道,SK Innovation在LG化学公司锂电池部门雇佣了77位技术员工和相关人员,这些员工中有数10名曾参与LG化学的锂电池研发、制造、组装以及质量测试。这些员工不仅公开密谋窃取LG化学商业机密,同时还利用这些信息在SK Innovation进行就业时的交易。

更为细节的报道称,一名员工在SK Innovation的简历中插入了LG化学关于电极制造过程的关键技术信息。另外一些员工在转向SK Innovation之前从LG 化学的数据服务器下载了400到1,900个关键技术文档。

而巧合的是,当这77名员工从2016年底开始离职到了SK Innovation,到今年年初,SK Innovation的合同中EV电池供应总量增加了14倍以上。

据此,LG化学在诉讼中提出,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美国市场禁止SK Innovation的电池,并向特拉华州地方法院提起诉讼,寻求赔偿和禁止泄露商业机密。此外,LG化学甚至还提出,要求禁止SK进口制造和测试电池的设备进入美国。

作为韩国两家同样走软包路线的动力电池企业,LG化学与SK Innovation之间的诉讼和商业竞争从今年开始逐步走向前台。

事实上,今年早些时候,韩国最高法院裁定支持LG化学,并对2017年SKI招聘的五名LG化学员工实施两年禁令,以彰显他们对商业机密泄露以及两家公司技术能力差距的担忧。尽管得到了韩国政府的裁定,但有消息称, SK Innovation仍然在继续挖走LG化学的员工。

此外,诉讼的背后,更多的是双方在商业领域“贴身”的竞争与角逐。

在此之前,SK Innovation并没有对于LG化学构成太大的威胁,从装机量来看,2018年,LG化学位居全球第四,而SK Innovation排在十名开外。

但这种格局正在变化,去年底,大众对外称,已经选择SKI为其基于模块化电动工具包(MEB)平台的电动汽车供应电池。SK Innovation将主要为北美地区供应电池,并向集团在欧洲生产的纯电动汽车供应部分电池。

要知道,在此之前,大众的核心动力电池供应商一直都是LG化学,SK Innovation的入局让其顿感危机。

就在不久前,有报道称, LG化学放出消息称,其不排除将采取向大众汽车停止供应电动车用锂电池的手段,同时,还传出其将甩开大众,在德国独立建造电池“超级工厂”。

然而,LG化学的威胁似乎让大众更加意识到导入更多供应商的重要性,就在最近,大众称将在中国和SK Innovation以及另外一家中国电池企业共同建立一个电池公司。而这或许也正是为了多元化的动力电池配套做准备。

而在成为大众供应商之后,SKI就加快了在配套大众工厂的产能布局,3月,其在佐治亚州的第一家美国工厂正式举行奠基仪式。

该工厂将分两期建造,预计到2025年的年产能将达到20GWh,第一阶段年产能为10GWh,工程将于2021年完工 ,SK Innovation将向大众美国工厂供应电池,到2025年完成,其产能将达到20GWh。同时,根据订单量,该工厂产能可以扩展到50 GWh。

除了在北美的工厂建设提速,SK Innovation位于欧洲匈牙利的工厂也在同步启动,和美国工厂进度一致,匈牙利新工厂将于2021年完工,并将从2022年开始向欧洲汽车制造商大规模交付电池。

产能紧逼LG化学的同时,在客户定位和选择上,SK Innovation紧盯的也是LG化学的现有客户,包括戴姆勒、保时捷、现代、起亚等客户,双方的重叠型性正在越来越高,而这也让LG化学感受到强烈的“窒息”。此外,这种直接的竞争,在中国市场也正变的越来越明显。

涉及利润丰厚和敏感技术的全球巨头之间的法律斗争并不罕见,积极捍卫任何真实或可察觉的商业机密威胁,这个无可厚非,但这背后,更为值得行业关注的是,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正在变的更加惨烈,LG化学与SK Innovation的诉讼,在此之前,已经在数码锂电池领域多次上演,可预见的是,在动力锂电池领域,这样的案例将会越来愈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动力电池与底盘高度集成是大势所趋?

动力电池与底盘高度集成是大势所趋?

在不久前落下帷幕的第十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宁德时代中国区乘用车解决方案部总裁项延火透露,该公司将于2025年前后正式推出高度集成化的CTC(Cellto Chassis)电池技术。
2021年预测储能锂电池行业发展迎来重大利好

2021年预测储能锂电池行业发展迎来重大利好

2021年锂电池新能源行业“牛”转乾坤可期。锂电池的火热就不用多说了,锂电池在传统领域主要应用于数码产品,在新兴领域主要用于动力电池、储能领域。电池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机会仍然被各大机构长期看好,可以预见,2021年电池新能源行业多个细分行业将迎来高成长发展新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我们一定要考虑新的电池,钠离子电池就是首选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我们一定要考虑新的电池,钠离子电池就是首选

目前,在钠离子电池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推进速度等方面,中国企业都处在国际领先地位。中国有机会引领钠离子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钠离子电池产业化。
两会前瞻 | 盘点两会代表的储能 +新能源汽车提案

两会前瞻 | 盘点两会代表的储能 +新能源汽车提案

碳中和、碳达峰确定目标下,在此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锂电池发展迅猛。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围绕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储能相关的提案也备受关注。
两会前瞻 | 网易丁磊:推动新能源汽车电池标准化

两会前瞻 | 网易丁磊:推动新能源汽车电池标准化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在今年两会提案中围绕数字文化强国建设和重点民生建言献策,涉及数字文旅高质量发展、数字音乐文化传承、新能源汽车电池标准化等多个方面。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